於是,我的父母就跟著那位老鄉來到了另外一條大街上。他們找到一個不太礙事的地方鋪開場地後,那人又敲起鑼來。
敲了一會兒,人們都圍了上來。那人便一抱拳向大家說:“朋友們,同誌們,老鄉們:今天我和我這位大哥一文一武初來貴地,想為大家獻上一套節目,希望大家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說完,他又像剛才一樣表演了一套鐵砂掌,然後又向大家介紹我父親:“老鄉們,我這位大哥從小就跟著瞎子學說書,得到了不少民間藝人的真傳,現在請他為大家表演節目。”
我父親心想,這地方人多,如果說長篇大論一定會耽誤時間,還可能會影響那位老鄉下一個節目的表演。於是,他就想到了說書帽。
沒聽過說書的人可能不知道書帽是什麼意思。那書帽就是說書的在開始說長篇之前說的一個帶有詼諧幽默色彩的小故事。
想到此,我父親就站直身子,拿起鼓槌,敲了兩下,對著眾人說道:“我先為大家獻上一個書帽。話說古時候有個員外非常喜歡吟詩答對。而他膝下隻有一個寶貝女兒。
眼看那女兒隻長到一十八歲,員外打算為他招女婿。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凡是不能吟詩答對之人免談。要想當他的女婿,必須要對上他的考題。
有一天,有三個年輕人自告奮勇來見員外,說他們吟詩飲得好。那員外就把他們三個請到後院喝茶,然後拿出了考題。隻見上麵寫道:一點紅,彎似弓;成雙對,黑咕咚。
那員外讓他們看了考題後提出了條件,三個人每人必須照著這十二個字吟一首詩,哪一個吟的詩合了他的意思,閨女就跟誰成親。
卻說那三人抓耳撓腮考慮了一會兒,其中一個舉手說他的詩已吟成。員外就讓他吟來。那人看了看天空的月亮說,他以月亮為題吟了一首詩:月亮出來一點紅,升到半空彎似弓;天上的星星成雙對,牆角下麵黑咕咚。
員外一聽,點了點頭。那第一個人正自鳴得意,以為員外的女兒非自己莫屬,沒想到第二個人接口道:”員外,我的詩也吟成了。我是以院裏的桃樹為題。“
員外說:”你且吟來。“隻聽那人吟道:”樹上的桃子一點紅,桃枝長得彎似弓;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地上的影子黑咕咚。“那員外一聽也點了點頭,笑了笑,然後又問那第三位的詩可否吟成。
可那第三位卻給員外跪下了。員外見他這樣,慌忙去扶他,並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他的詩也已吟成,隻怕念出來惹怒了員外,所以想先請求他的原諒。
員外說,說好的飲食答對,管你吟的什麼,但吟無妨。那人聽員外這樣說,才敢站起身來說:”我吟的詩是以故娘為題的。“另外兩位一聽,不禁感到詫異,心道:我們都以物為題,他竟敢以人為題,而且敢以姑娘為題,真是膽大!”
而那員外也不打岔,隻微笑著聽他吟來。隻聽那人吟道:“姑娘的嘴唇一點紅,姑娘的眉毛彎似弓;俺倆結婚成雙對,洞房裏麵黑咕咚。”
剛剛吟完,那另外兩位便向員外呼喊道:“員外,這家夥真大膽,竟在這裏胡言亂語,趕快把他趕出去。”可是,那員外竟不慌不忙走到第三位跟前。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還不趕快拜見嶽父大人。”
那人一聽,慌忙跪下,口中說道:“小婿拜見嶽父大人。”那另外兩人在一旁看著,隻驚得目瞪口呆。所以,我告訴各位,不論幹什麼事,要膽大,勇敢。隻有勇敢膽大了,才能成事。你們看這位膽大吧,那員外還真就看中他了。“
我父親說完這段,已累得口幹舌燥,不僅舔了舔舌頭。這時,旁邊一個學生摸樣的人遞過來一瓶水,我父親一飲而盡,然後望了望那位老鄉。那老鄉就又為大家表演了一套鐵頭功。
鐵頭功演完,我父親有開講了:”咱們再說一個員外的故事:’話說又一位員外有三個女兒,那大女兒嫁入官宦之家,二女兒嫁給一個文人,三女兒嫁給一個農民。
這日員外過生日,那大女婿和二女婿都拿來了貴重禮品,那三女婿沒錢,隻拿來了一隻雞和一隻鴨。員外一見心頭暗惱,但又不好意思表現出來,就想生辦法刁難一下三女婿。
他明知那三女婿大老粗一個,卻讓老伴跟他們說,員外今天高興,出了一道題要考考你們三個,誰答對了,就可入席,答不對就坐在廚房吃飯。然後那員外夫人又說出了題目:天上飛的是什麼,地下走的是什麼,桌子上放的是什麼?
條件是吟出來的詩要合理,要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