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智童謀略 (1)(2 / 3)

客人們聽了,異口同聲地奉承道:“田大人妙言妙語,真是不同凡響!”田氏聽了眾人的吹捧,於是更加得意了。

這時,有個姓鮑的食客帶著自己12歲的兒子赴宴會。那孩子這時忍不住站起來說道:“田大人,您的說法我不敢苟同。依我看,世界各種物類同我們是一起產生的,人也是其中一種物類。凡是物類,相互都是平等的,並沒有什麼高低和貴賤,隻是因為智力大小的不同,因而產生相互製約,相互食用的現象。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日常現象,並不是蒼天有意安排的。我們人類無非是為了生存,索取可吃的物類來享用,難道這些東西是蒼天有心為我們生產出來的嗎?”

鮑家孩子語出驚人。聽完這番話,他爸爸心中十分害怕田氏會一怒之下降罪,麵色頓時白得像張紙,手兒索索抖著,一個勁兒地拉著兒子的衣襟,叫他落座,不要再說話。

客人們聽了反響不一:有暗暗讚成的,有不以為然的,有笑小孩口出狂言的,也有一個勁兒看著主人臉色的。大家都等待著一場好戲上演。

田氏倒也氣度恢弘,聽了這番話並沒有生氣,而是寬容地對著小孩道:“你說得有點道理,可是我要請教一點:如果這大魚和大雁不是蒼天有意為人類製造的,那麼它們的味道這麼鮮美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鮑家小孩“霍”地站起,從容地答道:“田大人,蚊子叮人吸血,吃得津津有味,虎狼撕咬人肉,也吃得津津有味。難道這也是蒼天有意為它們享用美味而安排的嗎?如果按照您的邏輯推理,蒼天生出我們這些人類,原來都是給蚊子和虎狼做美食的啊!”

客人們不禁哄然大笑,心中都暗暗被小孩的一番話折服。

田氏滿麵笑容,走下主桌,畢恭畢敬地向鮑家小孩敬了一杯酒,欣慰地說:“想不到我家食客門下有此聰穎過人的孩子。哎,要做到不埋沒天下任何一個人才,是很不容易的啊!”

大謀略:選擇人才要不拘一格,不能因為年齡、身份等就埋沒人才。

甘羅十二歲出使

戰國時,秦王派遣大臣蔡澤去燕國拆散燕國和趙國的聯盟。燕王聽信蔡澤的話,叫太子丹去秦國做人質,又請秦王派一個大臣來燕國當相國。

秦國呂不韋想派張唐到燕國去。沒想到張唐拒絕說:“我曾經為秦昭王攻打過趙國,趙王非常痛恨我,命人懸賞說:‘能抓到張唐者,賞賜100裏土地。’現在去燕國一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夠去白白送死。”

文信侯呂不韋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伺奉他的是個12歲的孩子,名叫甘羅,他是有名的大臣甘茂的孫子。聽說這件事以後,甘羅就對呂不韋說:“讓我去說服他,教他去趙國。”

呂不韋此時心情十分惡劣,大聲斥責道:“走開!我親自請他,他都不肯去,難道他會聽小孩子的話?”

甘羅不服氣地說:“從前項橐7歲的時候,就可以當孔子的老師。您先別生氣,現在我已經12歲了。我要是請不動他,您再罵我也不晚哪!”

呂不韋無奈地搖搖頭,隻好說:“那麼,你就去試試吧。”

甘羅來到張唐家裏,見了張唐問道:“將軍的功勞與武安君比起誰大?”

張唐說:“武安君南邊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北邊打敗了燕國和趙國,每戰必勝,每攻必取,不知打了多少回勝仗,奪到了多少座城池,我哪兒比得上他呐?”

甘羅又問:“那麼文信侯的權力跟應侯範雎的權力比起來,哪個大呐?”

張唐說:“當然是文信侯的權力大。”

甘羅說:“應侯範雎要攻打趙國,武安君不願意去,離開鹹陽七裏就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親自請您上燕國當相國,將軍卻堅決不幹,我還不知您將死在什麼地方呢!”

張唐一聽大驚失色,慌忙叫人整理行裝,準備出發。

甘羅對呂不韋說:“張唐已準備出發去燕國,可他還有點怕趙國,請丞相借給我五輛車子,讓我上趙國替他疏通疏通。”

沒過幾天,甘羅到了趙國。趙襄王到城外迎接秦國派來的外交官。

甘羅問:“燕太子丹上秦國做人質,大王知道嗎?”

趙王說:“知道。”

甘羅又問:“張唐去燕國當相國,大王知道嗎?”

趙王說:“也聽說了。”

甘羅說:“大王既然都聽說了,就應當明白貴國所處的地位。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是燕國對秦國信任的表現;張唐去燕國當相國,是秦國對燕國放心的標誌。秦燕兩國友好,就是為了夾擊貴國,以擴展敝國河間一帶地方。這樣看來,貴國未來的命運可是岌岌可危啊!我不忍心看到趙國的百姓生靈塗炭,為了避免戰爭,您還不如將靠近河間的5座城割讓給秦國,我回去求求秦王,不讓張唐去燕國,並送還燕太子,跟他們斷絕友好關係,咱們兩國結成友好鄰邦。如此強大的趙國去收拾那樣弱小的燕國,您所得到的哪裏僅僅是失去的五座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