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小事,一經傳開,全國軍民無不鼓舞。人們都認為越王對小小青蛙的勇氣都如此敬重,何況對他的部下呢!因此人人都在戰鬥中勇往直前,奮勇殺敵,樂意為他效死。
最後,越國終於戰勝吳國。
大謀略:在上位者一個真心讚許的眼神或動作,可以使部屬感到理解、信任、體貼和關懷,可以激起“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感,那麼想要成就的事業,有什麼辦不成的呢?
衛靈公納諫行善
有一年冬天,衛靈公下令調集民工在宮中挖一個大池塘。天氣嚴寒,百姓勞作非常辛苦,但卻敢怒不敢言。
大臣宛春知道了這件事後,便勸諫衛靈公:“天氣如此寒冷,還要興辦工程,恐怕會損害老百姓。”
“我不覺得天很冷呀。”衛靈公不以為然地說。
宛春說:“國君您穿著狐皮裘,坐著熊皮席,屋裏又有火爐,當然不會覺得冷了。而現在老百姓的衣服捉襟見肘,破舊不堪,鞋子壞了都來不及修補。您是不覺得冷,而百姓卻感到冷得很!”
衛靈公稱讚地點點頭道:“你說得很好,我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
宛春告退後,侍從們都在一旁勸說道:“國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為宛春勸諫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這樣做會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這恐怕對國君您不利吧!”
衛靈公對此不以為然,淡然一笑地說:“你們太過慮了,怎麼會這樣呢?宛春不過是魯國的一個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對他的了解還很少。現在我要讓老百姓通過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樣,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嗎?”
大謀略:一個人要想取得很多人擁護的話,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品德,沒有仁德的人必然會眾叛親離的。
扁鵲怒責秦武王
名醫扁鵲拜見生病求醫的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處指給扁鵲看,扁鵲要求動手術進行根治。
這時武王身邊的一名侍臣說:“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麵,眼睛下邊,動手術不一定好得了,而且將會使耳朵變聾,眼睛變瞎。”
武王把侍臣們的話告訴扁鵲。扁鵲氣憤地把醫具扔在了地上,說:“大王跟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療,卻又讓不懂醫術的人來壞事。假如用這種辦法去管理國家的政事,那麼,大王一次失當的舉動就足以叫秦國滅亡啊!”
大謀略:謀事必須擇人,不可以不看對象。裝腔作勢,油腔滑調者,不足與謀正事,“當心小人”應該是你時時謹記在心的律條。
威公痛哭曉國危
蔡國的威公關起門來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淚都幹了,血都流了出來。
他的鄰居從牆外看見他這副傷心樣子,就問他說:“你為什麼哭得這樣傷心呢?”
威公答道:“哎,我們國家就要滅亡了,我怎麼能不難過呢?”
鄰居奇怪地問道:“你怎麼知道呢?”
威公解釋道:“因為我聽說,病得快要死的人,良醫也束手無策;快要滅亡的國家,再高明的謀略對它也不起作用。我曾多次勸諫我們的國君,國君都不采納,所以我知道國家快要滅亡了。”
鄰居聽了威公的話,立即采取行動,不久全宗族的人都搬到楚國去了。
經過幾年,楚王果然起兵討伐蔡國,而威公當年的鄰居則身居楚國的將軍,帶著士兵回來征討,俘虜了很多人。
這時,他忽然想到:“會不會有兄弟老朋友在俘虜中呢?”他仔細一查看,果然看見威公被綁在俘虜群中。
於是,他走上前去詢問威公:“既然你早就知道蔡國會滅亡,為什麼不趕快逃往,竟然落到這個地步呢?”
威公慨然答道:“我為什麼不落到這個地步呢?我聽說過:能說的人是能做的人的仆役,能做的人是能說的人的主人。你能行動,我能談論,所以你是主人,我是仆人,我怎麼會不落到這個地步啊!”
威公這位鄰居就去向楚王求情,把威公給放了,並和他一起到楚國去為楚王效力。
大謀略:先知而不行者,等於後知;後知而先行者,等於先知。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爭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掌握先機,因此才能稱雄於當代。
馮諼智助孟嚐君
戰國時,孟嚐君在齊國擔任相國。跟以前相比,孟嚐君變得更加富有了,養的門客最多達3000人。他為了養活這些門客,就向他的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貸。一年過後,由於薛城的收成不好,貸款的人都無力償還利息。孟嚐君就把自己的門客召到一起,問道:“有誰能夠替我到薛城去收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