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術解(2 / 3)

嶽季方書法高簡,旁通雕繢。嚐戲畫蒲萄,遂稱絕品。

周文安[洪謨]嚐手製《旋璣玉衡圖》,以木代之,規劃精巧。

沈石田每營一障,長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風趣冷然。使覽者若雲霧山川,集於幾上。

王敬夫將填詞,以厚資募國工,杜門學按瑟琶、三弦,曲其技而後出之。康德涵於歌彈尤妙,每敬夫曲成,德涵為奏之。

豐道生坊家蓄古碑刻既富,一一臨摹,自大小篆、古今隸、草,無不明了。其中年得意處,殘篇小碣,人驟見之,莫以為今人。

周伯器[鼎]界畫烏欄,信手與目,未嚐折紙為範,而毫發不爽。

梁辰魚善度曲,囀喉發響,聲出金石。昆有魏良輔者,造曲律。世稱昆山腔者,自良輔始,而辰魚獨得其妙。

祝希哲少度新聲,傅粉登場。即梨園子弟,自謂弗及。書法自《急就》迄虞、趙,上下千年,具臻神妙。

楊忠湣受樂於韓苑洛,閉戶耽思,夢舜授以黃鍾,遂合呂律試樂之。日有九鶴,飛集於庭。

諸生汪宗孝有義概,好拳捷之戲,緣壁行如平地,躍而騎屋,瓦無聲。已更自簷下屹立,不加於色。偃二丈竹水上,驅童子過之,皆股栗,乃身先往數十過,已複驅童子從之。

馮子履備兵雲中,屬彝酋那吉人市操強弓,請與戲下士角射。公曰:“吾與若射。”鹵射利近,乃特選其侯。公連射皆中,酋盡輸其衣裘鞍馬。已乃前其侯,使自射而賞之,複盡予所奪,酋大愧服去。

方子振八歲知弈,時於書案下置局布算,專藝入神。年至十三,天下無敵。

西洋人利瑪竇,精曆象推算、勾股圭測之術,規玻璃為眼鏡,燭遠者見數百裏外物,顯微者能鑒疥蟲毛爪。範銅為小鍾,以繩貫懸之,機關相輸軋,應時自叩,周十二辰,刻漏不失。他所製器,皆機巧眩人,從來未有。

企羨

楊鼎鄉薦,聞陳祭酒敬宗之賢,乃求入南監。不攜一僮,躬執爨事。

楊仲舉[翥]講道胥溪,生徒日眾。楊文貞自廬陵來,邂逅求館。公叩其中而善之,乃告主人曰:“吾不足為若師,當求我所師者事之。”遂辭去。

文清初授禦史,文貞當國,令人邀文清一識麵。文清謝以糾劾之任,無相識理。一日,楊於班行中識之,曰:“薛公見且不可得,況可得而屈乎?”

楊東裏一日新修廳事,戒家人亟治具。往邀楊仲舉過飲,曰:“門戶初辟,必一君子先行。”

張益初與夏昹同年,俱喜作文寫竹,後累見益作《石渠閣賦》出己上,遂不複作文;益見昹竹妙絕,亦不複寫竹。

張司馬悅任留都,雖中官皆敬禮之。守備陳某嚐設席,獨延公置上坐,子弟問:“更召何入?”曰:“他人那可同此席?”

賀給事欽聞陳白沙議論,歎曰:“至性不顯,寶藏猶埋。世即用我,而我奚用焉?”即日解官歸,執弟子禮。既歸,肖白沙小像,懸於家。有大事,必谘啟而行。

劉閔恭日無二粥,身無完衣,而處之裕如。徐貫、劉大夏每拜其門,輒曰:“今之顏子。”

耿文恪[裕]為禮書時,嚐謂人曰:“吾暮自部歸,必過三原王公門,見蒼頭每持秤市油。吾雖貧,入仕未常市油,見之不能無深愧。以是每過,輒麵城而行。”

陳粹之按察豫章罷歸,無以朝夕,月廩於公三石。南州人過者,輒望其閭而拜。

有朝鮮使,於鴻臚寺見舉人劉甲,問知其貫,曰:“是劉公鄉人耶?公起居何似?”劉問故,曰:“吾聞中國李西涯、劉東山久矣!”後劉公遠戍安南,使貢者問廣令曰:“劉司馬遠戍西鄙,得毋恙否?”

嶺南人遊國學,北中人士必問之曰:“遊白沙先生門否?”以一字一墨為驗,而因以輕重其人。

蔡虛齋友寧永貞、孫九峰,拜何椒丘,願為弟子。既又友儲殖庵、楊月湖,好古獨信,貞風淵軌,使人躁息妄消。

徐健嚐與白良輔論學,不合而罷。比曉,白詣徐,叩門揖曰:“吾中夜乃思得之,始知吾子賢予遠甚。”

邵二泉寶雲:“論名臣,於正統、景泰間,劉忠湣敦君臣大義,章恭毅明國家大紀,於肅湣建社稷大功;皆願為執鞭,而不可得!”

許襄毅[進]謂邢知州曰:“吾遙知關西有二高,一為華嶽,一為雍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