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方欲刑人,而劉伯溫適入,亟語之夢。以頭有血而土傅之不祥,將以應之。伯溫曰:“頭上血,眾字也;傅以土,得眾得土也,應在三日。”上為停三日待之,海寧降報至。
景中丞遊太學,同舍生有秘書,景假閱,約一宵還。已乃故負約,同舍生怒,遽訟之祭酒。景曰:“清私稿耳。”因背誦徹卷,不遺一字。問生,茫然莫對,祭酒吒生。及出,以書還之,曰:“以子過珍秘,聊特相戲耳。”
徐武功嚐築一堰,下木石則若無者。因叩一僧,僧無答,第曰:“聖人無欲。”有貞悟目:“僧蓋言龍有欲也。下當有龍穴,龍惜其珠,惟鐵能融珠。吾有以製之矣!”乃熔鐵數萬斤,沸而下之。龍一夕徙,而決口塞。
辛未會試,江陰袁舜臣題謎詩雲:“六經蘊藉已久,一劍十年在手。杏花頭上一枝,恐泄天機無口。一點累累大如鬥,掩卻半床何所有。完名直待桂冠歸,本來麵目君知否?”劉瑊一見曰:“此‘辛未狀元'四字也。”瑊即是科榜眼。
沐陽伯金忠征閩寇,周鼎參幕下。有四明章文仲來謁,曰:“聞幕下周伯器奇才,願與之角。”沐陽出《南征百韻》詩,朗誦一過,兩人各書一通,不遺一字。
平潮馮汝弼,與諸子避倭。假宿東園候報,因拆二字,作口號雲:“曲川地可耕,長刀砍低樹。元來腹有文,軍口三十去。”令諸子合之。其三子敏效,年十五,應聲曰:“是‘剿寇'二字。”明日得報大捷。
屠長卿束發操觚,睥睨一世,長篇短什,信心矢口。常戲命兩人對案,分拈二題,各賦百韻,咄嗟之間,二章並就。與人對弈,口誦詩文,書嚐不逮誦。
博識
永樂間,西域進獨腳異鳥。上以問解大紳,對曰:“此名商羊,左肋有肉鼓,右肋有肉鍾。發鼓則舞,考鍾則嗚。”試之果然。
宣宗閱畫,見龍有翼而飛者,以問三楊,不能對。時陳繼官卑在下列,出前對曰:“龍有翅曰應龍。”問所出,曰《爾雅》。驗之果然。
處士王淮,博極群書。嚐與湯公讓[胤勣]遇於吳興蕭寺,以辨博相誇詡,對語移日,不相下,及征青陵台事,各舉其二。淮問:“公讓止此乎?”複舉其一,曆曆口誦無遺。公讓歎服,語太守嶽璿曰:“柏原行秘書也。”
弘治中,有熊入西直,諸司請備盜,何孟春曰:“宜慎火。“已而乾清宮災。同列問孟春:“何以知其火?”曰:“宋紹興己酉永嘉災,亦先有熊入自南液。州守高世則曰:‘熊於字為能火'。予偶憶及,不幸而中耳。”
康德涵殫精曆數,尤妙刀圭。用六壬、太乙占事知來,往往輒驗。惟薄博弈不為。
楊用修登第時,楊三南疏三事,詗之,皆生平所未了。用修從容酬對,本末融貫。三南歎曰:“真才子”
武廟一日閱《文獻通考》,問天文注張為何星,欽天監悉莫能對。遣內使問翰林,楊用修曰:“注張,柳星也。《周禮》‘以注鳴者',注釋‘注'為‘咮',鳥喙也。南方諸(朱)鳥七宿,柳為鳥之喙也。《史記律書》‘西至注張',《漢書》‘柳為鳥喙'。”因取二書示內使以複,同館歎服。
泰陵一日遣中涓問李西涯:“龍生九子,其名狀雲何?”涯以詢編修羅屺,屺疏以對:“一曰囚牛,好音,以飾胡琴;二曰睚眥,好殺,以飾刀首;三曰嘲風,好險,以置殿角;四曰蒲牢,好鳴,以刻鍾鈕;五曰狻猊,好坐,今佛座獅子是也;六曰霸下,好負重,今以負碑;七曰犴狴,好觸邪,今畫獄門;八曰贔屭,今以鏤碑緣;九曰蚩吻,好吞,今殿脊獸是也。”
唐應德於學無所不窺,天文、樂律、兵刑、地誌,以迄弧矢、勾股、壬奇、禽乙、刺槍、拳棒,靡不精心扣擊,究極原委。
豪爽
高皇帝親祀曆代帝王,各獻爵畢。獨於漢高增一爵,曰:“我與公,不階尺士而有天下,比他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