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賞譽(1 / 3)

高帝嚐語廷臣:“古之人,太上為聖,其次為賢,其次為君子。若宋濂者,事朕十九年,未嚐有一言之偽,誚一人之短,寵辱不驚,初終靡異,匪直君子,抑亦可以為賢。”

劉誠意豪放負氣,不屑用世。孫丹陽[炎]守處州,恒苦招致,不得。乃移書陳天命幾數千言,劉不答。逡巡就見,置酒與飲,論古今成敗,滾滾不休。劉乃歎曰:“基自以為勝公,觀公議論,基何敢望?”

太祖每麵試舉子,輒親定高下注選。至方孝孺,獨不注,曰:“異人也,吾不能用,留為子孫光輔。”

王待製[禕]死節時,仲縉年才十三,從宋太史學。太史奇之,名其齋曰“繼誌”。

宋太史謂詹承旨[同文]:“酒酣耳熱,捉筆四顧,文氣絪縕,從口鼻間流出,頃刻盈紙,爛爛成五采。”

吳宗伯口小時能文,識之者曰:“此兒玉光劍氣,終不能掩。”

楊文貞目陳一德為“純明程伯子,灑落邵堯夫”。

世目曾子啟[棨]文章如源泉混混,沛然千裏;又如園林得春,群芳爛然。

楊文定[溥]初應試鄉舉,胡若思典衡,見其文曰:“異日必能為董子之正言,而不效公孫弘之阿曲。”時以若思為知言。

王紳曰:“薛德溫直內方外,果敢自取,得許子平仲之傳。”

蒲州衛述,學於河津,忠信無詭,能透金石,可謂不愧師承。

李南陽嚐曰:“皋陶言‘九德',王翱有其五:亂而敬,擾而毅,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彭惠安[韶]讚九皋曰:“淡然無欲,不識薑姬,而況苞苴,孰我敢施?古‘三不惑',於公見之。”人謂確論。

吳元博未遇時,受知徐武功[有貞]。人或從武功乞墓表,武功曰:“若欲名宦為觀美耶?抑藉文以傳耶?”答曰:“發潛闡幽,固將為親不朽。”武功曰:“若爾,何乞我為?吳寬秀才,足永爾親矣!盍往求之?”

鄒汝愚謫雷州,吳獻臣方尹順德,敕邑民李煥,於古樓村建亭居之,扁曰“謫仙”。

王濟之年十六,隨父遊京師,讀書太學。一時先達名流,屈年行求為友。值塚宰王九皋新逝,葉文莊曰:“失一王翱,得一王鏊,安知非後來九皋?”

葉文莊見夏季爵[時正]文,謂:“如春空層雲,動含雨意;及其穎脫,又如簇繭抽絲,秋鶴引吭。”

世稱邱文莊不可及者三:自少至老,手不釋卷,好學一也;詩文滿天下,不為中官搦管,介慎二也;曆官四十載,僅得張淮一園,邸第始終不易,廉靜三也。

邱文莊文章流布遠邇,即席限韻,動輒千言。士林稱其瑰奇跌宕,如壯濤激浪,飛雪迸雷。

南京祭酒陳敬宗,與北監李時勉,聲譽矯矯,世稱南陳北李。

陳伯獻口稱林文安[瀚]曰:“賤者即之,不知其貴;卑者即之,不知其尊;不肖者即之,不知公賢智;非意相幹者即之,始知公凜然莫可犯。”

錢寧鬻鈔浙中,方良力諍不得,遂疏乞致仕。大理寺丞黃鞏,以書賀之曰:“宇宙數百年,不可無此一舉;內外百執事,不可無此一人;丈夫生世如朝露,官爵如雨泡,不可無此一著!”

黃孔昭在文選,留意人才,澄清自任。謝方石雲:“見其喜,則知賢者之得進;見其憂,則知小人之不得退。”

孫太初過江,人未有知者。方寒溪一見,大為延譽。太初詩調既豪,精神朗異,聲望遂崇。

李空同以袁海叟[凱]為詩家冠冕,顧東橋[鄰]以空同為詩家武庫。

湯公讓[胤勣]歌詩,豪放奇崛,援筆揮灑。人比之風雨晦冥中,電光翕焱,人多為之奪氣。

開封婁良,少與賈恪齊名,諺曰:“婁良賈恪,氣如山嶽。”

桑民懌[悅]一覽成誦,千言不草。人謂其氣陵五侯,目空百代。真文陣之健兒,人群之逸驥。

董中峰[玘]有女,欲得佳婿,曰:“吾女奇甚,裏中兒卒無當者。”甬川尚書[張時徹]過中峰,從容言曰:“富貴所不可知,芝草琅玕,陳生束其人乎?”中峰即艤舟甬江之上,呼視之,親為期日遣焉。

升庵楊公,嚐與李雲陽對坐終目,出語人曰:“見李生如臨水月。”

陳翁某,愛其女,不輕字人。-日,從群兒中瞰吳國倫,得之曰:“兒雖遊於鬥雞蹴踘間,儼然丈夫之度。”

王伯穀[稚登]與裏中少年遊,恒邑邑若三日新婦。後遇鳳洲先生,酬應忘疲,歎曰:“終日跨蹇驢,不越數堠;一乘飛黃,便自千裏。”

閩人傅汝舟,與侯官高濲,詩學齊名,時人語曰:“高垂腹,傅脫粟,言齗齗,中歌曲。”濲早善屬詞,不樂製舉業,每謂章飾比偶,猶之去須眉以傅粉黛。洗意爵祿,結居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