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氣象農諺(1 / 3)

第二節?氣象農諺

一、氣象時令

早在上古時期,麵對春夏秋冬變幻無常的陰晴雨雪,人類就開始注意觀察自然氣象和四季時令的變化和規律,並以歌謠、諺語等形式加以表述。如《詩經》就有“上天同雲,雨雪紛紛”、“習習穀風,以陰以雨”等為數不少的佳句。後世如元末婁元禮的《田家五行》,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清代粱章钜的《農候雜占》,還有明清以來各種方誌筆記等文獻,都記錄了大量的自然氣象物候和四時節令諺語。閩台方言中關於自然氣象物候和四季時令的熟語同樣豐富多彩,為數眾多,在各類熟語中占據相當的比例和重要的位置。如閩台沿海地區常年飽受台風之苦,民間因此流傳許多關於台風的熟語。這些方言熟語是海峽兩岸人民根據自己長期的生產和生活經曆,通過觀察和實踐總結概括出來的經驗之談,具有鮮明的中國東南地區傳統農業和海洋文化的區域性特征。這些熟語作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經驗知識,不但長期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勞作和生活起居,甚至至今為止對預報本地區的天氣,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以下分別從自然氣象物候和時令節氣兩個部分加以敘述。

(一)自然氣象

雨後日頭,出館拳頭

【注】閩中等地諺語。喻指雨後的太陽非常熱。

初三初四,月牙起蒂

【注】閩中等地諺語。起蒂:露出一點兒。農曆初三初四為上弦月。

二十彈彈,月出半暝

【注】閩中等地諺語。彈彈:月光照射。半暝:半夜。農曆二十,月亮在半夜升起。

月生毛,水蜀河

【注】閩中等地諺語。蜀:一。月亮帶暈,兆大雨。

東虹日紅西虹雨

【注】閩中等地諺語。虹出現在東方,預示晴天;出現在西方,預示下雨。

早虹雨滴滴,晚虹雨斷滴

【注】閩中等地諺語。晚虹:傍晚的彩虹。斷滴:一滴也沒有。雨過之後,太陽光照射在懸浮空中的水滴上,產生的折射分解了太陽光的光譜,形成彩虹。早晨太陽在東方,虹出現在西邊天空,說明降雨雲係處在西邊,它將繼續東移,很快就帶來降雨。傍晚見晚虹,說明雨雲已在東麵,它將繼續東移,將轉晴天。

虹出牛山門,大水流田園

【注】平潭民間諺語。牛山門:當地地名。虹出此,兆示大雨到。

春天伲囝麵,拉屎戴鬥笠

【注】閩中等地諺語。伲囝麵:方言,小孩的臉。小孩喜怒無常,喻指春季天氣晴雨不定。舊時設在戶外的廁所多半是露天的。春季乍晴乍雨,如廁時就可能突然下起雨來,戴上鬥笠總是保險些。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

春天後奶麵,蜀日變三變

【注】閩中、閩南等地諺語。後奶:後娘。麵:臉,指臉色、表情。意為春天的氣候陰晴不定,忽冷忽熱,忽風忽雨,讓人捉摸不定,好像後娘的臉色一樣,常常變化莫測。

春霞無出三日雨

【注】閩中等地諺語。無出:不出。春季有霞則三日之內必定下雨。

日頭彈晝,大雨就遘

【注】閩中等地諺語。日頭:太陽。彈:方言,照射。晝:方言,中午。遘:方言借用字,到。陰雨天的中午出太陽,預示大雨將至。春夏之交,中午強烈的太陽光使雲層上部蒸發,而下部上升氣流又較弱,二者結合,可出現雲破天開,太陽直照的情形。但陽光使地麵溫度迅速升高,上升氣流加強,雲層再度彌合,就又繼續下雨,而且往往下得更大。

月光照濫地,罔遢罔有味

【注】閩中等地諺語。濫:方言,濕。罔……罔……:方言,越……越……。遢:方言,下(雨)。有味:有趣,此處引申為“起勁”。陰雨天夜裏放晴,預示第二天還會繼續下雨。因為在久雨之後的夜晚,地麵變冷了,而高空卻沒有變化,相對之下,成了上暖下冷的穩定狀態,這時可能雲開見月。到了第二天,地麵溫度上升,破壞了夜間暫時穩定的狀態,加上空氣中水氣本來就多,又會下起雨來,而且可能比前一天下得更大。

下雨夾雪,沒停沒歇

【注】閩中等地諺語。若雨夾雪,時間將會持續很久。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注】閩台各地諺語。氣象學把雷雨分成鋒麵雷雨和熱雷雨兩類:由冷暖空氣會合形成的鋒麵雷雨常是先雨後雷,持續時間長,雨量大;由局部地麵受熱不均形成的是熱雷雨,常是先雷後雨,持續時間短,雨量小,有時地麵未濕透就雨過天晴了。

東眨一,西眨七,南眨笊笊流,北眨無蜀滴

【注】閩中等地諺語。眨:此處指打閃電。笊笊流:如笊籬漏水般的流水。無蜀滴:一滴也沒有。閃電的地方就是下雷雨的地方,但超過20公裏的距離,就聽不到雷聲了。由於福州高空盛行偏西氣流,雷雨將從西南方向朝東北方向移動,所以可以從閃電的方向來估計雨情:東麵打閃有一分雨,西麵打閃則有七分雨,南麵打閃大雨如注,北麵打閃本地則可能根本沒雨。

熱過頭,雹拍頭

【注】閩中等地諺語。拍:打。夏天落雹之前,往往特別悶熱。

大,回南倒大

【注】閩中等地諺語。

:方言俗字,不。倒:反而。台風“回南”時暴雨成災,其凶險往往更甚於台風登陸時。??

南風發暴,鮮魚無對倒

【注】閩中、閩東等地諺語。發暴:刮大風。無對倒:方言借用字,形容捕到的鮮魚多得沒有地方倒。海上刮大風,魚出於生理本能會迅速地集遊,形成“十尺水,八尺魚”的密集魚群,因此漁民在大風前後抓緊捕撈,往往大有收獲。

蜀雷鎮九

【注】閩中等地諺語。蜀:一。

:台風。台風“回南”時帶來暴雨,雷聲響過之後,風雨迅速減弱。

響雷易晴,悶雷難晴

【注】閩北、閩西等地諺語。意為雷聲沉悶兆示久雨。

雷打立夏,沒水洗耙

【注】閩北、閩中等地諺語。意為立夏日下雨,此後就會幹旱。

鬥柄東,天下春;鬥柄南,天下夏;鬥柄西,天下秋;鬥柄北,天下冬

【注】閩北等地諺語。此諺指北鬥七星移動的方向,兆示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鬥柄指北鬥頂上的三星。

犁星沒,水生骨

【注】閩北等地諺語。犁星:即天狼星。十一月後,天狼星漸沒於地平線下,天氣就開始寒冷了。

暝晡紅霞,沒水煎茶;天光紅霞,大水流柴

【注】閩北、閩東等地諺語。喻指早霞兆雨,晚霞兆晴。

清早出紅霞,雨淋癩蛤蟆;傍晚火燒天,日曬龍王殿

【注】閩北順昌等地諺語。意為早霞主雨,晚霞主晴。

星兒疏,晴一圩,星兒密,晴一日

【注】閩北建寧等地諺語。意為天上星稀,將有四五天的晴日,星星密,隻有一二天的晴日。

雲行東,車馬通;雲行西,雨淒淒;雲行南,趕笠麻;雲行北,好曬穀

【注】閩北建寧等地諺語。趕:建寧方言,即戴。笠麻:鬥笠。以天上行雲來預測晴雨。

日頭鬼,做大水

【注】閩北建陽等地諺語。日頭鬼:長期下雨,突然出一會太陽。意為若是如此,會有洪澇災害。

春雨寒,冬雨暖

【注】莆仙等地諺語。春天天氣轉寒,冬天天氣變暖,都是下雨的征兆。

春山頭,冬樹尾

【注】莆仙等地諺語。春天霧氣高至山頂,冬天霧氣低至樹梢,都是下雨的預兆。

春霜雨,冬霜晴

【注】莆仙等地諺語。山區春天見晨霜兆雨,冬季見晨霜則兆晴。

東躡三下晝,西囁無雨屆

【注】莆仙等地諺語。囁:眨眼,這裏指閃電。三下晝:三個下午。屆:到。

夏天閃電在東邊,將有幾個下午會下雷陣雨,閃電在西邊,則不會下什麼雨。

初三十八曬,山裏嫂阿笑咯咯

【注】莆仙等地諺語。曬:方言借用字,大晴天。每月初三、十八日若是晴天,本月必少雨多晴。舊時山裏的婦女可以高興地挑柴進城賣和購貨。

日畫,雨大;月畫,日大

【注】莆仙等地諺語。日畫:日暈。月畫:月暈。夏季日暈兆雨,月暈兆晴。

布田寒,薅草抖

【注】莆仙等地諺語。布田:插秧。抖:訓讀字;發抖。早稻插秧、薅草前後,雖已是暖春,但仍常有寒流。

日生耳,雨落三日內

【注】莆仙等地諺語。日生耳:指日暈。日生暈,三日內雨落。

雷敲晝,雨現屆

【注】莆仙等地諺語。敲晝:指中午時候響雷。屆:方言借用字,到。夏日如在中午打雷,將下急雨。

雷敲秋,鋪袋企顛丟

【注】莆仙等地諺語。鋪袋:麻袋。企顛丟:方言借音詞,倒立狀。秋天打雷,預兆幹旱,糧食將大幅減產。

西北天開鎖,午後見日頭

【注】莆仙等地諺語。在陰雨天看到西邊天上雲層消散,預示天氣很快轉晴。

東虹日頭西虹雨

【注】莆仙等地諺語。彩虹出現在東方兆晴,在西方則兆雨。

跑馬雲,風台臨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意為天上雲亂飛,台風即到。

秋見馬在跑,台風在海哮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馬在跑:指馬尾雲在天上疾飛。意與上條類似。

海水發腥臭,台風隨時到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海水發出一種特殊的腥臭味,兆示台風將臨。

紅雲日出生,勸君莫遠行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如果在清晨日出的時候,天邊有大片的紅霞,往往是台風即將來臨的預兆,不要在這樣的日子出門遠行。

雲行東,雨無蹤;雲行西,幔棕簔;雲行南,雨綿綿,雲行北,好曬穀

雲交雲,雨淋淋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意為低雲移動方向不一致,或與地麵風向不一致,都是天氣轉壞的征兆。

四十九日烏,見著大日箍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大日箍:形容太陽的圓形,這裏指太陽。在連續長久的陰雨天後,終於見到了大太陽。形容在久盼之後得遂心願,喜出望外。

虹下雷雨,晴朗可期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彩虹高懸,雷雨頓起,但天氣可望在幾日內轉晴。

西虹吃雨,東虹水淹路

【注】閩南漳州等地諺語。意為西虹主晴,東虹主雨。

日圍箍,曝草埔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草埔:指用稻草編織作為床墊用於禦寒的草墊子。如果太陽被大團的雲環繞,當天一定十分炎熱,可以暴曬厚厚的草墊子。

西北雨,落蛤過車路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車路:指馬路。夏天從西北向東南方向的驟雨,往往下雨的時間很短,範圍也有限,甚至隔一條馬路就沒有雨了。

早日不成天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如果太陽在早上出得太早,那當天的天氣就不會晴朗。

春報頭,雨那流;冬報尾,雨那泄

【注】閩南等地諺語。所謂“報頭”,乃指刮北風。春天一轉西北風,就會下雨。冬天西北風轉暖,最終亦會下雨。

日笑罩,雨那漏

【注】閩南等地諺語。罩:方言借用字,中午。意謂春天早上陰雨,中午突現陽光,隔會兒就會再下雨。

春雨寒,冬雨暖

【注】閩南等地諺語。春月陰寒主雨,愈寒雨愈多。冬月溫暖也主雨,愈暖雨愈不休。

北海哮風,南海哮雨

【注】閩南等地諺語。北邊的海有嘯聲,主起風;南邊的海有嘯聲,預示著天會下雨。

日暈主雨,月暈主風

【注】閩南等地諺語。太陽如出現圓暈,主雨;月亮如出現圓暈則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