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閩台熟語的結構、修辭與特征
一、結構形式
如上所述,熟語是漢語言詞彙係統中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其形成與發展的曆史由來已久。熟語也是閩台各地方言中的一種特殊的表達形式,其主要內涵包括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一般而言,熟語中的諺語是民間百姓口頭長期流傳的現成語句,它反映了人們對各種自然環境、社會文化、日常生活和民俗事像的認知和經驗,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精辟詞語。大致說來,每一條諺語基本上都可以反映人們在某一方麵的認知或經驗。諺語的語言簡明生動,易記易懂,便於長期流傳。慣用語或稱俗語,是人們相沿習用的一種通俗的口語表達方式。具有語句結構的慣用語,其風格特征和表達方式與諺語很相似,但其性質則不盡相同。一般而言,諺語大多是用以表述某一方麵的生活經驗,其本身往往包含有某些具體的思想內容。慣用語則是廣大民間相沿習用的一種通俗的表達方式,是一種修辭手段,隻有運用於特定的對象之中,才能體現出具體的思想內容。慣用語多半以生動俚俗和詼諧的比喻或借代式的描述,創造出一種鮮明的形象,引起生動的聯想,從而使人理解其中蘊含的意義。有關社會人情世故或生產生活經驗的慣用語,往往運用方言俚語表達,顯得生動有趣而又富於哲理。閩台各地民間此類慣用語數量眾多,流傳廣泛。歇後語是現代漢語詞彙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分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一般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諧音、暗喻、語義雙關、借代、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段,達到幽默、含蓄而又不失精辟的表達效果,以使後半部分得到全句意義的闡發。在具體運用中,對於一般民間都熟知的歇後語,可以隻說出前半部分,而有意“歇”去點明涵意的後半段,以讓聽者自個心領神會。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歇後語具有一般詞語所沒有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隻要運用恰當,就能使平淡無奇的語言變得妙趣橫生,感人至深。莆仙等地方言中還有一種形式顛倒的歇後語,即雙關部分,實際含義在前,描述在後,結構比較獨特。閩台各地有關社會人情世故等內容的歇後語亦多幽默精辟,生動有趣,富於哲理,其中不乏精華。以下擇要列舉各地民間常見的一些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並加以分析。
(一)諺語
田園日日去,親戚淡淡行
【注】閩台民間著名諺語。它告誡人們要勤於勞動工作而少去應酬,長期以來被廣大民間視為警世良言而廣為流傳。?
爸有奶有,不如自家有
【注】閩中、閩南和台灣等地諺語。喻指要自力更生,不依賴外援。
金厝邊,銀鄉裏
【注】閩台等地諺語。遠親不如近鄰,強調鄉鄰關係的重要性。
食果子,拜樹頭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果子,即果實。意為飲水要思源。
做酒磨豆腐,到老不敢稱師傅
【注】閩北政和等地諺語。民間釀酒做豆腐技術難度較大,稍不注意就會出差錯,因此一般人都不敢自吹自擂。
牛仔出世十八跋
【注】閩台等地諺語。跋:跌倒。初生牛犢要經曆多次的摔倒才能長大。喻指人從小就要經曆艱苦磨煉,之後才能成才。
偷掠雞也著一把米
【注】閩台民間諺語。掠:抓。喻指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
手裏沒把米,呼雞都不理
【注】閩中、莆仙等地諺語。意為做任何事手上都必須握有實力,這和“有錢講話丁當響,沒錢講話沒人聽”等諺語的意思相似。
生米煮成飯
【注】閩台各地諺語。喻指木已成舟,無可挽回。
好馬不食回頭草
【注】閩台各地諺語。喻指人誌堅不惜本位。
拍蛇拍七寸
【注】閩台各地地諺語。拍:打。七寸:指蛇的要害部位。喻指處理問題要切中要害。
俖柴始做得家私
【注】閩南、台灣等地閩南語諺語。家私:指家具。質量低劣的木材,不能用來製造家具,亦即朽木不可雕。喻指對本性不好的人不能寄予厚望,委以重任。
雞卵密密也有縫
【注】閩南、閩中等地諺語。雞卵:雞蛋。喻指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秘密。
雞啄蚶,打損嘴
【注】閩南等地諺語。蚶殼往往是緊閉的,雞啄不入。喻指徒勞無功。
請賊看牛稠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牛稠:牛欄。請賊來看守牛欄,牛的下場可想而知。喻指敵我不分,引狼入室,結果隻能是自討苦吃。
食匏無留種
【注】閩南和台灣等地諺語。匏:匏瓜,果實比葫蘆大,在農村通常做水瓢用。吃匏瓜時卻不留種子,以致第二年無法再種匏瓜,當然也就沒有水瓢可以用。喻指做事隻顧眼前不考慮將來,必有後患。
龜笑鱉無尾??
【注】閩南和台灣等地諺語。烏龜譏笑鱉沒有尾巴,而烏龜的尾巴也很短。喻五十步笑百步。
一麵是溝,一麵是圳
【注】閩南和台灣等地諺語。形容左右為難。
田螺痛尾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痛尾:吃田螺時,先要把尾部敲破才能吸出肉,所以民間俗說是“痛尾”。喻指在做了錯事後非常痛心和悔恨。
秀才人情紙一張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與窮秀才往來,他答謝的禮物往往隻是詩、畫而沒有錢物。比喻人情似紙不值錢。
懸樹吹著風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懸:方言借用字,高。樹越高,越容易被風吹到,與樹大招風之諺類似。喻指地位高的人容易招來各種閑話、嫉妒甚至暗算。
樹身豎得正,不驚樹尾風
【注】閩南等地諺語。喻指問心無愧,不怕謠言誹謗。
一回賊,百回賊
【注】閩南、台灣等地諺語。隻要做過一次賊,以後無論哪裏遭賊失竊,他一定都是被懷疑的對象。比喻事關人品、道德方麵的惡劣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消除。
未曾食豬肉,也識豬行路
【注】閩台民間諺語。喻指雖然不完全熟悉某件事情,但多少也了解一些。
(二)慣用語
十八歲會見二十四代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喻指吹牛瞎侃,不懂又愛裝懂。
嘴舌沒骨會拍死人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嘴舌:舌頭,此喻指讒言。拍:打。喻指讒言往往會害死人。
半斤黃瓜四兩嘴
【注】閩中、閩東等地慣用語。黃瓜:黃瓜魚。小黃瓜魚頭大身子小,此處喻指和譏諷耍嘴皮的人,與福州民間熟語“隻吃個嘴”類似。
沒水泅九鋪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舊製一鋪10裏,沒有水都可以泅遊90裏,此處略帶貶義地喻指某人機敏厲害,處事有方。
走到呂宋加納巴
【注】閩南、台灣等地慣用語。走:閩南話為逃跑之意。呂宋加納巴,菲律賓的地名,喻遠方。此句喻指逃之夭夭,不知逃到哪裏去了。
時受受,受得牛姆大拉尿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時受受:福州方言借用字,誇來誇去之意。牛姆:母牛。意為過於誇獎某人,反而適得其反。
好心乞雷拍
【注】閩中、莆仙、閩南等地慣用語。乞雷拍:給雷打。喻指好心沒好報。
羅漢請觀音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按佛教說法,羅漢有“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而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隻有一人,羅漢請觀音,顯然是主多賓少。形容客人少而陪吃一大群。
老狗會記千年屎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譏喻人經常嘮嘮叨叨地追憶往事。
牛麵前讀契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意為對牛彈琴,和“鴨仔聽雷公”等熟語類似。
養鼠咬布袋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喻指吃裏扒外。
呂洞賓,顧嘴莫顧身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呂洞賓,八仙之一,以衣著邋遢聞名於世。此處借以譏人隻貪圖吃喝而不顧其他。
開飯店,驚大吃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譏諷不必要的擔心。
鹽甕自生蟲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喻指內部生變出奸細。
上半暝肖雞,下半暝肖鴨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暝:夜。喻指反複無常或沒有主見。十二生肖中並無鴨之屬,此為戲謔之語。
見了先生就看命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先生:此指算命先生。喻指饑不擇食,盲目行事。
算盤掛心間拍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拍:撥打之意。喻斤斤計較,精於盤算。
好頭好麵臭股腔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股腔:屁股。譏喻中看不中用,表裏不一。
牛過溪,厚屎尿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厚:多。譏喻某人囉裏囉嗦,令人生厭。
皇帝牛食麥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從皇帝打噴嚏講到牛吃麥苗,喻指漫無邊際的胡侃。
看儂辦碗菜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儂:人。碗菜:此指菜肴。喻指勢利眼,分等次待人。
心急馬倒退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喻指心越急,辦事越不順利。
暗蜂叮家蠟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暗蜂:一種鱉甲蜂,紫黑色,體細長,是蟑螂的天敵。家蠟:福州方言借用字,即蟑螂。喻指一物降一物。
紅蟻扛蒲蠅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紅蟻:螞蟻。扛:合力抬。蒲蠅:蒼蠅。喻指齊心協力完成艱難的工作。
撮毛鳳凰不如雞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撮毛:拔了毛。喻指落魄之人處境艱難。
龜莫笑鱉,鱉莫笑龜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莫笑:不要譏笑。喻指半斤對八兩,互不譏笑。
猴戲未做,猴脾先起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猴脾:猴脾氣。起:發作。喻指恃才使性子,讓人頭疼。
嚇蜀嚇,變昵鴨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嚇蜀嚇:喝罵一聲,也作“喝蜀喝”。蜀:一。變昵:福州方言借用字,變成了。喻指怯懦者經不起威嚇。
羊死目未克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克:福州方言借用字,閉。喻指死不瞑目。
老鼠會變水牛姆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帶有貶義地喻指弄虛作假,由小變大,由少變多。
眚盲貓搦著死老鼠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眚盲:瞎。搦著:捉到。喻指純屬巧合地偶爾撞上。
牛囝未棬鼻
【注】閩台各地慣用語。牛囝:牛犢。未:還沒有。棬鼻:穿鼻環。喻指年輕人沒吃過虧,不曉得世事厲害。
雞角囝未大先叫更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雞角囝:小公雞。未大:還沒長大。叫更:公雞打鳴。喻指世事未諳的小孩子,卻在成年人麵前逞能說大話。
老蜞行下暝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老蜞:沙蠶的一種,身體細長扁平,色斑斕,白天躲在灘塗泥沙中,夜間出來活動。行:行動。下暝:下半夜。喻指習慣於夜間活動或勞作的人。
坎爿囝也中墊桌骰
【注】閩中、閩東等地慣用語。坎爿囝:碎瓦片。桌骰:桌腳。喻物有所用。
細空出大螃蟹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細空:小窟窿。喻指在不起眼的地方卻出現驚人的景象。
雞角囝鬥大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雞角囝:小公雞。鬥大:因互不服氣而爭鬥。喻雙方互相爭鬥,互不示弱。
毛豬犬也刣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刣:方言俗字,宰殺。毛:方言借用字,沒有。沒有豬,隻好把狗拿來殺。喻指事出無奈,隻好退而求其次。
老虎複來,草鞋帶複斷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複:又。喻指危急之中又加險情,險象環生。
搦豬上架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搦:方言借用字,捉。喻指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製服對方,使之就範。
郎機炮拍矍矍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郎機炮:舊稱大炮。拍:打。矍矍:麻雀。喻大材小用。
柱珠生白蟻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柱珠:花崗石雕製的柱礎,通常為圓形或鼓狀。喻指身體一向很結實的人突然生了病。
雷公困落眠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雷公:雷神,民間傳說中的懲惡之神。困:方言借用字,睡。困落眠:睡熟了。喻指壞人還沒有受到懲處,正義沒有得到伸張。
拾豬屎碰著豬病瀉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碰著:遇上。病瀉:腹瀉拉稀。喻指運氣不好,碰得很不巧。
豬刣白講價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刣白:宰殺牲畜並褪毛去內髒。刣:方言俗字,宰殺。喻指先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迫使對方接受不合理的條件。
細姨過厝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細姨:小姨子,妻之妹。過厝:舊指娶親花轎抬過門。娶妻子卻娶到小姨子,喻指張冠李戴,生米煮成了熟飯,隻能將錯就錯。
新人蜀過門,媒儂丟過牆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新人:新娘。蜀:一。媒儂:媒人。丟:拋。喻指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好心乞雷拍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乞雷拍:反而遭雷打。乞:被。拍:擊,打。喻指好心沒好報。
和尚寺借篦梳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和尚光頭無需梳子,喻指求助於人卻找錯了對象。
和尚頭,頂橄欖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喻指物品疊置得很不穩當,隨時可能跌下來。
道士拍死道士聲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拍死:打死。道士聲:道士的腔調。喻指萬變不離其宗。
暴乍梅香做夫人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暴乍:福州方言借用字,破天荒第一回。梅香:舊時婢女的常用名,借代泛指婢女。喻指舊時身份陡然升高的下等人。
衣裳溪乞儂拖去拭屎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衣裳溪:衣服下襟。溪:方言借用字,下襟。乞儂:被別人。喻指平白無故地當了冤大頭。
三叔公,拉長屎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拉長屎:拉屎的時間很長。喻指某人辦事拖拉。
甕底摒橄欖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摒:倒出。喻指說話爽直,如從壇甕裏倒出橄欖,一點也留不住。
毛瘤討雞胲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毛:方言借用字,沒有。雞胲:胲,方言借用字,雞嗦饢。喻指自找麻煩,自添負擔。
有風颮起,就有梨囝拾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風颮:台風。起:發生。梨囝:小梨兒。喻指在亂中獲利。
鑼摜過山拍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摜:提。過山:隔著山頭的遠處。喻指有本事的就到外麵去炫耀。
猛猛鼎炒花生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猛猛鼎:燒得很熱的鐵鍋。猛:火旺。形容手腳麻利,動作快。
蜀槌拍兩橛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蜀槌:槌子擊打一下。拍:擊打。橛:段。與“一石二鳥”的意思類似。
長長暝,十八更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暝:夜。十八更:誇張說夜長,漫漫長夜。喻指來日方長,凡事無須著急。
買炮仗,別儂放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炮仗:鞭炮。別儂:別人。喻指替別人花冤枉錢。
關門拍遢鎖,搬厝拍遢姆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拍遢:福州方言俗字,丟失。搬厝:搬家。姆:老婆。喻指瞎忙了半天,卻丟失了最重要的東西。
水流破布
【注】閩台等地慣用語。喻指走走停停,順其自然。
兩耳鼎羈草鞋鼻
【注】閩中等地慣用語。兩耳鼎:雙耳鐵鍋。羈:係。草鞋鼻:草鞋前端翹
起的部分,這裏代指草鞋。形容窮人家徒四壁,窮的可憐。
鴨卜管鵝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卜管:想要管。喻指小的要指揮大的,不自量力。
牛囝伓別虎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牛囝:小牛、牛犢。伓別:不認識。喻指涉世不深的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
半目開,半目瞌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瞌:閉上眼睛。喻指凡事得過且過,不要認真計較。與睜一眼閉一眼的說法類似。
新糞池,好拉屎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糞池:廁所。喻指貪圖新鮮,搶先使用某種新器具。
醬蝦起無浪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醬蝦:海裏一種很小的蝦。起:掀起。喻指小人物成不了大氣候。
廬鼠走鐵釘店去討食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廬鼠:老鼠。走:跑。討:找。喻指討生活選錯了地方。
豬姆見糟篤醉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豬姆:母豬。篤:方言借音字,就。喻指一看見某物就迷上了,民間一般多以此譏諷好色之徒。
廬鼠尾再揪亦無血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廬鼠:老鼠。揪:方言借用字,扯、拉。喻指榨不出什麼油水。
烏賊死嘴複卜硬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複卜:借音詞;還要。喻指麵對明擺的既成事實,還要狡辯。
豬姆遊四城門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豬姆:母豬。四城門: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喻指無所事事,四處遊蕩。
醬蝦坐橫頭位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醬蝦:海裏一種很小的蝦。橫頭位:宴會上的首席尊位。喻指小人物卻占據了重要位置。
給賊阿講無郎罷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賊阿:小偷。郎罷:父親。喻指對不知廉恥的人無可奈何。
菜頭食蜀箍,剝蜀箍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菜頭:白蘿卜。食:吃。蜀箍:一截。喻指得過且過,不做長遠打算。
大狗爬牆,細狗學樣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細狗:小狗。學樣:效仿。喻指小的跟大的學壞。
菩薩那別宮公阿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那別:隻認識。宮公阿:廟祝,宮廟中管香火的人。喻指隻認當事者或隻找當事者解決問題。
別儂豬骹做麵目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儂:人。豬骹:豬蹄。麵目:指見麵禮。喻指借花獻佛。
蜀個豬骹落落井,日日食油糜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蜀:一。豬膠:豬蹄。落落:掉落。食:吃。油糜:指豬油粥。喻指企圖一勞永逸。
趴倒跋馬蜀把沙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趴倒跋:跌倒。馬:方言借用字;用五指抓。蜀:一。即使摔倒了還要抓一把沙子,喻指任何時候都想有所得益,不甘吃虧。
帶魚目認做珠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魚目混珠,喻指辨別能力很差。
俞卜諍喻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俞:姓。卜:要。諍:爭辯。喻:姓。俞、喻二姓在莆仙方言讀音中很相近,連讀後沒有區別,故常引起猜測和爭辯。喻指想混水摸魚或爭辯得勝。
羊肉壓儂生食
【注】閩中、莆仙等地慣用語。壓儂:強迫人家。食:吃。喻指無理強迫別人接受莫須有的罪名。
行山看山勢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行山:走山路。喻指凡事要靈活機動,見機行事。
牽狗去落霜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落霜:到冰天雪地中去。喻指極不情願地去幹某件事情。
硬柴硬柴檄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硬柴:硬木。檄:木楔。民間木作卯榫結合,如果它們是硬木,再用硬木楔子加固,則很難接合得密實穩固。喻指處事硬碰硬,不知靈活處理。
頭發少,虱母佰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虱母:虱子。佰:莆仙方言借用字,多。喻指應付能力或條件差,但麻煩事卻接踵而來。
蜀頭蛄呆,攪阿蜀池水都濃
【注】莆仙等地慣用語。蜀:一。蛄呆:莆仙方言借用字,也稱“鱺”,指一種似鯰的淡水魚,性喜鑽遊。濃:渾濁。猶言“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白蹄豬不是你才有
【注】閩南、台灣等地慣用語。黑豬白蹄雖然不多見,但並不是稀有之物。喻指你有的東西,別人也可能會有,不值得大驚小怪或故作神奇。
教若會變,狗姆櫸葵扇
【注】閩南、台灣等地慣用語。狗姆:母狗。葵扇:扇子。如果對某人的教育會使他改變的話,那母狗也可以替人打扇子取涼了。比喻某人頑固不化,無可救藥。
伓怪自家麻繩短,隻怪他人古井深
【注】閩南、台灣等地慣用語。古井:水井。拿著吊桶到別人家的水井打水,不想自己吊桶的繩子太短打不到水,卻埋怨別人家的水井挖得太深。比喻有些人凡事不自我檢討失敗的原因,卻處處指責別人,將責任推到別人頭上。
骹川給人挖一孔還伓知
【注】閩南、台灣等地慣用語。骹川:屁股。自己的屁股已經被人挖了一個大窟窿,卻還沒有覺察。比喻被人暗算了,卻還蒙在鼓裏。
貓推倒涪,與狗做生日
【注】閩南、台灣等地慣用語。涪:粥汁。貓把裝有粥汁的器皿推倒,自己沒吃到,反而讓狗搶先吃掉了。形容辛苦了一場,結果卻為別人造福。
宰狗也此身,拜佛也此身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喻指不看場合地行事。
雞仔飛入手腕袖內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雞仔:小雞。喻指意外之物自己送上門來。
惹龍惹虎,不可惹著惡查某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惡查某:惡婦。喻指勿犯悍婦。
水清無大魚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喻指做人過於清高,亦無大利得。
白水煮白魚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喻指無本圖利。
戲館豬母亦會打拍
【注】閩南、閩北、台灣等地慣用語。喻指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再笨的人自然也會學得某種技藝。
多虱沒癢,多債沒想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某人負債太多,就不想清還。喻指麻木不仁或耍無賴。
鴨母跌落米缸
【注】閩南民間慣用語。喻指因禍得福。
狗吃乞食腳
【注】閩南等地慣用語。喻不如意的人,偏偏遇上不如意的事。
(三)歇後語
土做的燈籠——暗摸摸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暗摸摸:方言借用字,漆黑一團的意思。喻情況不明,兩眼一抹黑。
一嘴食胡椒——胡溜溜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喻指很會撒謊。
鵝姆對番鴨雄——不相配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母鵝與公鴨,自然無法相配。
瘦豬屙硬屎——沒錢又擺闊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形容某人打腫臉皮充胖子。
豬頭吃過耳——吃過頭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喻指多吃多占,寅吃卯糧。
土地公打屁——神氣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神仙放屁,當然是神氣。
刀切豆腐——兩麵光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略帶貶義地喻人八麵玲瓏。
剃頭店關門——唔理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唔:不。剃頭店關門,自然是不理他。
科題請親家——除了魚,還是魚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科題:舊時閩江沿岸的水上疍民,多從事漁業。他們請客,自然滿桌都是魚。
丁香蚵——罔大罔勿會值錢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丁香蚵:一種狀如火柴梗的小魚幹,以細小者為貴。罔……罔……:越……越……。勿會值錢;不值錢。
賊去關門——恰遲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去:離去。恰:太。
白麵厝掛燈籠——固做真光鮮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白麵厝:舊指娼寮。白麵:娼妓。厝:家,房子。固做:還顯得。真:很。光鮮:光彩漂亮。舊時的娼寮門前都掛有紅燈籠以為招晃。
雞姆扒糞索——毛代討代做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雞姆:母雞。糞索:方言借用字,垃圾。毛代:方言借用字,沒事。討:找。
黃瓜魚放春籽——蜀代不如蜀代
【注】閩中、閩東等地歇後語。黃瓜魚:大黃魚。放:指“放籽”,即產子。春籽:即小黃魚,狀如黃魚而較小,口味遠遜於大黃魚。蜀代:一代。民間俗認為“春籽”是大黃魚所產的幼魚,故有此說。
曲蹄頌靴——顢掰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曲蹄:舊時對閩江口沿岸水上疍民的蔑稱。頌:穿。顢掰:指身體受到束縛而行動不便的難受感覺。舊社會閩江口沿岸水上疍民,因社會地位低下而備受歧視,有不得參加科舉考試、不得在陸上建房、上岸行走不得穿鞋等歧視性規約。
毛齒食豆腐——正正好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毛齒:方言借用字,沒有牙齒。正正好:正合適。
有錢買餅當街咬——排場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排場:向他人炫耀。
蒲蠅鼻,乞食耳——野真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蒲蠅:蒼蠅。乞食:乞丐。野:方言借用字,很。真:感覺靈敏,判斷準確。蒼蠅靠靈敏的嗅覺迅速發現食物;舊時乞丐特別留心附近鄉坊人家婚喪喜慶的消息,以便及時上門乞討。
眚盲討姆——儷八大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眚盲:瞎子。討姆:娶妻,此處指擇偶。儷八:方言借用字,隻曉得,隻要。儷:隻,僅。八:曉得,知道。喻指盲目從事。
建寧府雞叫——洽遲
【注】閩中等地歇後語。洽:方言,太。建寧府:今閩北地區,包括建甌,建陽、武夷山、浦城等市縣。俗以為閩北山高日出遲。
土地公流冷汗——財多身弱
【注】閩東等地歇後語。土地公供品多,有的民間或將其作為財神加以祭祀。
廬鼠食芽油——命拚命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廬鼠:老鼠。芽油:麥芽糖。命拚命:拚著老命。由於麥芽糖很黏,老鼠偷吃它要冒著隨時會被黏住的危險。喻指冒險從事。
厝近孔子廟——狗會八字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厝:房子。八字:方言借用字,識字。與“近朱者赤”意近似。
鳥囝蹦礱糠——空腹歡喜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鳥囝:麻雀。蹦:借用字;用爪攪動翻找。礱糠:穀殼。空腹歡喜:空喜歡一場。
臭頭做和尚——生成物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臭頭:瘌痢頭。生成:天生的。
和尚食豬肝——各儂知腹內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食:吃。儂:人。腹內:心裏。喻指做了虧心事,各人自己心裏明白。
師公寫疏——私派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師公:道士。疏:對鬼神的一種陳詞。喻指不現實的允諾。
城隍廟厄豬骹——有主厄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厄:的。豬骹:豬腳。
六月烘火籠——在款不在燒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烘:烤。火籠:舊時民間冬天取暖用的一種竹編器具,內有陶缽,盛以燒紅的木炭。在:在於。款:方言借用字,裝好看的樣子。燒:方言借用字,暖和。
七果買夜壺——法蜀個嘴
【注】莆仙等地歇後語。七果:七個銅板。夜壺:尿壺。法:方言借音字,購置。蜀:一。喻指巧言善辯而別無他長的人。
梅——生六六葉
【注】莆仙等地倒裝歇後語。梅:梅花,與莆仙方言“賠’’同音。六六葉:六個花瓣的樣子。梅花共五瓣,並無六瓣。這是拒絕他人賠償要求的歇後語,說明索賠沒門。
梨——複是六月燒
【注】莆仙等地倒裝歇後語。複是:還是。六月燒:一種夏天上市的似梨水果,品質和價錢皆低於梨子。莆仙話“梨”與“來”同音,這是對說“來”的對方的笑謔倒裝歇後語。
老鼠穿草鞋——腳較大身
【注】泉州等地歇後語。喻指不配稱。
老伯公唱曲——舊調重彈
【注】泉州等地歇後語。老調重彈,詞意明了。
鹽館內秤錘——鹹澀
【注】泉州等地歇後語。泉州方言“鹹澀”與“慳吝”諧音,譏人吝嗇。
千草寮土地——守(酒)鬼
【注】台灣等地歇後語。土地:即“福德正神”土地公。守:閩南語,音同“酒”。台灣等地民間對整天沉醉酒鄉的酒徒,便可稱其為“千草寮土地——酒鬼。”
腳川挾火營——鄭青
【注】泉州等地歇後語。腳川:閩南方言,屁股。鄭青:閩南方言,裝腔作勢。喻指某人裝腔作勢。
十一升——足鬥
【注】泉州等地歇後語。舊製每鬥為十升,十一升當然是足鬥。泉州方言“足鬥”與“積鬥”諧音。“積鬥”為碰壁之意。喻指做事不順,到處碰壁。
十五仙土地排做兩畔——七土八土
【注】泉州等地歇後語。諷人土頭土腦。
老鼠鑽象鼻——小吃大
【注】漳州等地歇後語。詞意明了。
半暝看日頭——還早
【注】漳州等地歇後語。半暝,半夜。
頭殼插葵扇——出風頭
【注】閩南漳州等地歇後語。頭殼:頭上。詞意明了。
閩台兩地熟語的基本結構,除了歇後語相對固定地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加以表述之外,其他的諸如諺語和慣用語,還有不同的格式。從語句結構看,閩台民間的諺語或慣用語大致有單段、雙段和多段這幾種格式。單段式的諺語是一個完整的單句,字數一般以5-7字為多見,數量很多,流傳亦廣。例如:
路在嘴上。
銀白心肝烏。
貪財嫁老婿。
伲婿半爿囝。
有天無日頭。
裏神通外鬼。
四兩破千斤。
食酒憑間壁桌。
皇帝也有草鞋親。
千賒不如八百現。
衣裳笑破無笑補。
呼雞也著蜀把米。
得罪土地公飼無雞鴨。
在多段式的諺語中,雙段式的數量最多,在閩台各地流傳也最廣。它分為前後兩部分,各為一個分句,然後組合成一個複句。分句的字數一般是對稱的,常見有對稱句和對偶句,其中有三字對、四字對、五字對、七字對等。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形式卻是多種多樣的,例如:
1.並列式
佛是妝,人是扛。
人老精,薑老辣。
衫著新,人著舊。
人死留名,虎死留皮。
未見嚴嵩,先見嚴年。
有勢使勢,無勢討勢。
有時星光,有時月光。
坐轎是儂,扛轎也是儂。
有船無港路,有路無鄉裏。
大賊劫小賊,柔魚劫墨賊。
上山看風勢,落海看水時。
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好馬伓停蹄,好牛伓停犁。
刀伓磨就鈍,腦伓用就笨。
有蔥也辦酒,無蔥也辦酒。
看命先生半路死,地理先生毛對埋。
刣頭生理有人做,蝕本生意無人做。
2.承接式
一支草,一點露。
一下雷,天下陳。
蜀粒米,十粒汗。
儂比儂,氣死儂。
看命嘴,犬放屁。
田無溝,水無流。
一擺賊,百擺賊。
回頭蛇,咬死儂。
養老鼠,咬布袋。
大食鹹,臭骹臁。
細空伓補,大空叫苦。
拆觀音堂,起五帝廟。
麵髀無肉,不可相熟。
大狗爬牆,細狗學樣。
討親長長陣,拜堂儷兩奇。
媒儂百二頓,養囝固蜀頓。
輸人伓輸陣,輸陣碗糕麵。
細漢偷摘瓠,大漢偷牽牛。
3.選擇式
寧受天譴,莫犯眾口。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給人掃廳,毋給人叫兄。
載住糞坑厝,伓住外家厝。
4.假說式
若要好,問三老。
鹹鹽若無蟲,世間也無儂。
猴敢死,豬哥敢不無命。
無芭蕉扇,敢過火焰山?
5.條件式
錢四腳,人二腳。
人意好,食水甜。
做善善,報現現。
敢做鱟梯,伓驚滾水燙。
6.轉折式
新糞池,好拉屎。
三下咬,未見餡。
徛放債,跪討債。
其揀揀,揀儷毛尾犬。
羊羹雖水,眾口難調。
賜囝千金,伓值教囝一藝。
會算勿除,糶米換番薯。
吃大豬料,叫豬囝聲。
伲婿中秀才,不如我囝拾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