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玩熱了呼拉圈”,類似的報道在電視、廣播、報紙報道了沒幾天,向來敏感的銀川,也受到熱輻射和熱傳遞的影響,頃刻間街頭巷尾,男女老少轉呼拉圈的多了起來。五顏六色的呼拉圈轉進了鳳城人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情調,與湧動的春潮彙人一起。
我們家也不甘寂寞,買了一隻綠色的呼拉圈。當時為選什麼顏色,我與妻子還有些分歧,我喜歡紅色,因為紅色象征著熱烈,我們共產黨把“紅”當作自己的本色;她卻愛綠色,說綠色象征著生命,生命又在於運動,綠色又是春的韻律,爭執幾句後,我們還是挑選了綠色。呼拉圈一拿回家,全家便熱鬧起來了,三歲半的小女兒也跟我們爭著玩。最初,隻有我還能憑開始的慣性轉幾圈,妻子遠不如我,女兒隻會把圈放在脖子上,身子不動,憑慣性轉幾圈。我因工作需要,一個星期隻在周末回家,回來後就轉上幾圈,而她倆一有空閑就玩,還經常爭著玩。令我興奮的是,等我第二個星期回家時,女兒已經能轉幾十圈了,動作也很協調自如。聽妻子講,幼兒園老師說全班隻有女兒會玩,我聽後的喜悅不亞於她奪了金牌。有趣的是,妻子的進步卻很小,隻能憑慣性轉幾圈,與我的水平差不多,因而當她玩時,年僅三歲半的女兒倒成了她的教練,一邊指手劃腳,一邊轉身子“示範”,儼然像一個胸有成竹的“老教練”。我見此情景風趣地說:“咱們要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了,理由是我家有一個世界上年齡最小的呼拉圈教練。”說來也怪,又一個星期天過去了,當我回家時,看到她倆都玩得十分老練了,是女兒的指點還是功到自然成,我說不清楚。遺憾的是,我竟然沒有絲毫的進步,看來我也隻好請小教練了。
呼拉圈給我家增添了無窮的情趣,願呼拉圈給鳳城人民帶來更多的快樂,把我們的生活轉得更加絢麗多彩。
1992年5月5日刊登於《銀川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