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玉本來十分討厭皮匠老三這種人,故多次找他送號,都沒有理睬。皮匠老三死皮賴臉地跑了十多次,不奈意思何,就給取了一個雅號,並用一張大紅紙寫上“闌波”兩個大字,還作了一副對聯:撥開堆柴火,越燒越發;學做扠角樓,宜室宜家。”“雅號”和對聯寫好後請來幾位鑼鼓手,放著鞭炮,同街鄰一道送去,並貼在正廳堂上。皮匠老三辦了十幾桌酒席酬謝鄉親。還請來全鎮豪紳,為王先生充當陪客,大家自然是酒醉飯飽,不必細說。

飯後品茶時,一些豪紳和鄉鄰都要欣賞王先生的墨跡,大家都到正廳上去看雅號和對聯。南門劉保董稱讚雅號文雅中聽;西門宋保董欣賞雅號和對聯時,祝賀波兄要做玉宇瓊樓。唯獨北門的劉秀才一言不發,鄰居的張屠夫也暗自發笑。

觀賞完畢,客人各自歸家。街坊的一群人圍著劉秀才和張屠夫,問他們為什麼不做聲還暗自發笑。他們反問道:“你們認為雅號和對聯怎樣?”大家齊聲說:“王先生做的粑還有個癟的!”劉秀才把長袖一甩說道:“好是好,就是好笑人!”“怎麼好笑人?”劉秀才解釋道:“闌字是門裏加個東字,這明明寫的東門;波字是三點水加個皮字,這明明寫的是皮匠老三,合起來不就是東門皮匠老三嗎?什麼雅號?”張屠夫接著說:“那對聯上聯的第一個字是撥字,撥與剝諧音,下聯頭個字是學字,學與削諧音,上聯末尾的一個字是發字,下聯末尾的一個字是家字,連起來念就是‘剝削發家”大家聽了,個個都捧著肚子笑彎了腰,齊聲稱讚王先生有才,劉秀才和張屠夫也有水平。

四、巧對春聯

東界嶺有個雷老爺,家裏人財兩旺,既兒孫滿地,又家財萬貫。自己雖然讀了十多年長學,但才疏學淺。由於他有錢有勢,雷老爺十分傲慢,當地豪紳見了他,都得違心地說幾句恭維話。

每年春節,雷老爺總要在當地尋請文人為他書寫春聯,但沒有一年的春聯使他滿意。有一年,雷老爺想:年年的春聯都沒有反映出我家人財兩旺的實況,今年的春聯我要自己來作,然後再托別人謄寫。這次一定要把我家人財兩旺的實況好好炫耀一番。因此,他從正月底想到臘月三十日,好不容易才想出個上聯來,下聯他絞盡腦汁,硬是對不上來。春節到了,對聯還沒作成功,怎麼辦?雷老爺想,還是請在雷氏祠教書的王五玉先生幫個忙。

臘月二十九日,雷老爺拿著自己作的上聯到雷氏祠找到了王先生。王先生接過上聯一看是:“福祿齊來,五子十孫誰勝我。”王先生看後,二話沒說,隻是交代,請雷老爺在臘月三十日天黑前派人來取對聯,保證不誤貼春聯的時間。雷老爺聽了,喜得拱手道謝。

雷老爺在三十日下午太陽擱山的時候,派人到王先生學校去取春聯。王先生已將春聯寫好並工工整整地折疊著。春聯取回後,天已經完全黑定了。雷老爺吩咐家人立即將春聯貼在大門上,他對兒孫們說:“今年的春聯是我親手作的,比任何一年都好。”兒孫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老太爺親自勞神,我家一定更能大富大貴。”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太陽剛出山的時候,雷老爺的大門前,擠滿了看春聯的人。大家紛紛議論說:“這副春聯對得好,有才!有才!”雷老爺聽了非常高興。他便喊攏五個兒子同他一道出門去欣賞春聯,以助新春之樂。他們父子六人滿懷欣喜地走出大門,抬頭一看,隻見春聯寫道:

福祿齊來,五子十孫誰勝我。

災禍雙至,七顛八倒不如人。

雷老爺的五個兒子看了春聯,大罵他父親老糊塗了。雷老爺耳聽著兒子的罵聲,眼看著春聯的下聯,完全呆傻了,氣得啞口無言,頭昏眼黑,差點倒在門口。旁邊的鄉鄰,都接耳私語,不時地發出冷笑聲。

五、龍燈聯語

每年春節,我們鹽田河地區有玩龍燈的習慣。在舊社會,一些權貴地痞,常常借著玩龍燈的機會,敲鑼打鼓,放銃鳴炮,炫耀威風。

王家衝雖然不富裕,但在權貴麵前不肯甘拜下風,每年春節,也要玩起龍燈。有一年的正月初八,王家衝的龍燈玩到太陽下山準備回家休息的時候,在村頭碰上周圍的幾個豪霸,見龍燈沒有到他們垮子拜年賀彩,便高聲大罵:“王家衝全是些混蛋,瘟豬肉偏偏送上門,玩燈送福就過門不入……”

王家衝的人聽了非常氣憤,回村後把此事告訴了王五玉。王先生聽後,二話沒說,隻是叫人拿來一張紅紙,揮筆大書一副對聯:“我本西方慈父母,特來東土度兒孫。”吩咐將對聯貼在燈頭顯眼的地方。第二天清早,他們敲鑼打鼓,就到罵他們的那幾個豪霸的門戶“送福”。

那幾位豪霸,都出門“接福”,一看到飄蕩在燈頭的對聯,氣得肚子都鼓脹了,他們知道這是王先生有意幹的,又不好發作。隻好忍氣吞聲,忙擺祭品,磕頭放炮,以示歡迎。王五玉看見豪霸跪地磕頭,便俏皮地說:“恭喜東主,我們特來貴府送福!”豪紳們忍著內心的氣憤,皮笑肉不笑地說:“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