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遊記(1)(2 / 3)

遊監獄,在旅遊中並不多見。我佩服導遊者的良苦用心.以此教育人們:勝利來之不易,要珍惜,要奮鬥。

遊重慶大禮堂。其外形酷似北京天壇,仿照明清宮殿式而建。信步入內,頓覺豁然開朗,寬敞明亮。導遊說它高65米,座位4000個,融古典與現代建築精華於一體,氣勢雄偉,富麗堂皇。

這是對比。革命誌士用生命換來勝利,倘勝利後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愧對革命誌士。

午飯後,大家計議洗溫泉澡。驅車至南泉公園溫泳,洗去悶熱,洗淨征塵。

四時多,至重慶朝天門碼頭登遊船,是萬縣"長飛"號,王小姐送至船上,告別。碼頭正在修建,崎嶇不平,路難走。幾個小青年爭挑行李,再三謝絕,執意要挑,說定5元,上船索要10元。出門在外,息事寧人,付10元了事。

趁船未開行之機,飽覽長江兩岸風光。建築物依山而建,櫛次鱗比,錯落有致,確是名不虛傳之"山城"。

船上飲食很差。水濁。長江水混濁不清,我戲稱:長江變成"黃江"了。

汽笛長鳴,船掉頭順流而下。船動風來,大家都湧到甲板上,接受江風吹拂,領略兩岸勝景。

夜幕降臨,兩岸萬家燈火輝映長江,大家疲倦,趕早入睡。豐都鬼城7月19日上午。船到豐都。這是聞名於世的鬼城。

鬼城的由來,卻是訛傳而得。晉人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說,漢代陰長生、王方平在此修煉成仙。一些宗教信徒借傳說中的陰、王二人之姓綴附為陰王。豐都是陰王即閻王所居之地,遂成鬼城。中國的《西遊記》、《說嶽全傳》、《聊齋誌異》都寫到豐都鬼城,連外國的《天方夜譚》也虛構了豐都"陰曹地府"的故事。如此以訛傳訛,豐都再辯也無效了,鬼城之名不能移易。

世界的事情就是奇。誰都明白鬼城名稱的來曆,但誰也不去改正它,特別是豐都人。輿論可以殺人,訛傳能夠成真,這是見奇不奇之事了。豐都人幹脆搞起了鬼文化來。進豐都城先進鬼門關,用激光搞些麵目猙獰的鬼怪。豐都的標誌是一個高達十幾米的紀念碑式的方形長柱,上麵塑一鬼頭,鬼形倒很可愛。到處出售塑膠製成的鬼臉,也很可愛,套在手指上很是有趣。海丹一手就戴了五個。

豐都風景倒是不錯,我們遊了名山,俯視江城風光。也許是為了衝淡人們頭腦中陰森森的氣氛,到處是大紅橫幅標語,似不相襯。豐都給人的啟示是訛能成真,不能輕信人,凡事要深思。石寶奇寨7月19日下午。船至忠縣石寶寨,我們上山遊玩,時間限定一小時。

據史書記載:石寶寨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樓閣從石山腳下攀岩附壁,木石緊銜,蜿蜒連綿,很有特色。遊人多,我們分散各自行動。我至寨身層樓,一看時間,馬上下山。同行可能為石寶寨勝景所吸引,至寨頂古刹方回。

船已鳴笛,船上人焦急,告船家稍等。跳板險些抽開,攀爬而進。至此,趕船者滿頭大汗上得船來。

也許這樣的時間安排太倉促,如不能及時上船,隊伍分散將成憾事。大家互相囑咐,以後不能流連忘返。做事要有充分餘地,寧可早點上船等人,切莫掉隊。出門在外,有老有小,行動總有不便。凡事要爭主動,大家取得了共識。

船夜宿巫縣,候天亮遊小三峽。小峽攬勝7月20日上午遊小三峽。天剛放亮,就有遊人行動,要遊小三峽。我們跟上人群,坐上柳葉舟,開始了小三峽之行。我們遊的是巫山大寧河小三峽。巫山城位於長江和大寧河的彙合處,是四川最東的縣城。大寧河的小三峽是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小機動船柳葉舟進入龍門峽,兩岸青山,水流平緩,如人荒無人煙之境。忽然,發現山上有羊,是家養還是野羊,大家在猜測、議論。一縷炊煙告訴人們:這裏有住戶,真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家野羊之議不爭自明。大家注意的是古棧道。一個又一個的小石孑L呈四方形分兩行延伸在石崖絕壁上,我們驚歎先人的鬼斧神工之作。談到了李白"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吟詠,也說到了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實,更佩服先人的智慧和毅力。其他景物如九龍柱、熊貓洞等多是牽強附會之說,引不起遊興。

巴霧峽和滴翠峽,水流湍急,險象環生。但勝景不勝,引人人勝的倒是巴霧峽的懸棺。在蓮花峰斜對麵,距水麵四、五百米的黃褐色峭壁洞穴處,有一懸棺,用望遠鏡看更清楚。懸棺起於西周,傳至明代,是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把上千斤重的懸棺擱置於懸岩崖穴,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船回來是順流,較快。我們發現,赤日炎炎之下,有不滿周歲小孩坐於江邊沙灘上,大人在捕魚。至此,方悟出巴人之驍勇,逆境磨礪人。在這窮山僻壤中長大的人,很能吃苦耐勞。沿途也有小集鎮,人家不少。真是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任是深山再深處,也有人類在繁衍。

下午,船過葛洲壩。嶽陽"範文"7月21日上午遊嶽陽樓。嶽陽樓,湖南名勝。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膾炙人口。從初中、大專、大本都讀"範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名句,曆代傳頌。如今可一睹嶽陽樓風貌,遊興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