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遊跡(9)(3 / 3)

小說的描寫盡是因果報應。大鵬金翅明王啄死女土蝠,結下怨恨。轉生後,王氏幫助秦檜殺死了嶽飛,報應不爽。

剔去因果報應的迷信色彩,我們看到,這仍是秦檜元凶論和女人禍水論在作祟。秦檜是元凶,總得有幫凶。秦檜最親的,當然是妻子王氏。於是,王氏成了幫凶。

誠然,秦檜是宰相,殺嶽飛是趙構的旨意,殺與不殺,王氏左右得了嗎?王氏無權無職,頂多是個誥命夫人。她就是出謀劃策要殺嶽飛,秦檜不幹,能行嗎?

這個秦檜,是大奸臣、賣國賊的替名詞,他是殺嶽飛的罪魁禍首嗎?史書上說是:"十九年,劫製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忠臣良將,斥鋤略盡,頑鈍無恥,率為檜用"。這是正史對秦檜蓋棺論定。這正史是趙宋子孫修訂的,其真實性值得探究。一部南宋史,對秦檜的褒貶也反反複複。

祭嶽墳

讀小學時,老師講到秦檜殺嶽飛,咬牙切齒地說,我們現在吃的小食"油炸糅",就是"油炸檜"。你看,油炸稞兩條緊抱在一起,象征秦檜夫婦。人們痛恨奸臣,就以這種形式來表示義憤,千刀萬剮,火燒油烹,食肉寢皮,方消胸中之恨。

幼小的心靈,打下了秦檜是殺嶽飛元凶大惡的烙印。及至知天命,似覺不妥:同朝為官,宰相敢殺元帥?五·一長假,輾轉來到杭州。下午要坐飛機回廣州,隻剩半天時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66歲的秦檜病逝,宋高宗趙構封其為申王,諡"忠獻",對秦檜評價很高。1162年,趙構退位,當太上皇,其養子宋孝宗趙脊繼位,6月登基,7月便為嶽飛平反,追複嶽飛的原官職,後加封為鄂王。後人依據趙脊為嶽飛恢複名譽的事實,在這裏建了嶽墳。當時,趙構仍活著,為嶽飛平反,沒有他的同意肯定是不行的。趙構同意為嶽飛平反,透出的信息是冤殺了嶽飛。趙宋王朝對嶽飛的肯定,無疑是對秦檜的否定,但趙構至死不允許否定秦檜,以孝出名叫孝宗的趙奮也就虎頭蛇尾了。

50年後,到了宋寧宗開禧二年,寧宗剝奪了秦檜的封爵,改其諡為"謬醜"。金人不同意,二年後,又改回來。

再過50年,到了宋理宗寶祜二年,才徹底否定秦檜,剝奪一切封號,諡為"謬狠"。

秦檜狠毒殺嶽飛,遂成定論。自此,史家們才大膽地鞭撻秦檜,把殺嶽飛的滔天罪行,一古腦兒推到秦檜頭上。

其實,殺元帥嶽飛,宰相秦檜無此能耐。真正殺嶽飛的元凶,就是趙構,他是皇帝,有生殺予奪之權。

趙構為什麼要殺曠世軍事奇才嶽飛?答日:為皇位。金國南侵,徽欽二帝被擄,逶迤北去,北宋滅亡,時在公元1126年,史稱"靖康之變"。趙構是徽宗的第九子,封康王,是王室中的漏網之魚。

國不可一日無主,群臣奏請同是皇室中的漏網之魚元祜皇後.立趙構為帝。原來,金國按名冊抓徽欽及王子公主,後宮後妃一千多人,以為一網打盡趙係宗親。孰料,趙構領兵在外,元祜皇後也被廢黜在院觀當道士,冊中無名,躲過厄難。金兵撤走,元佑皇後被捧為皇太後,主持政事。

元祜太後同意立趙構為皇帝,親書"漢室之厄十世,宜光武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尚在"。意思非常清楚:漢朝傳了十代,遭王莽篡位,光武中興,重振劉漢雄風。晉獻公有9個兒子,隻有重耳當上國君,成就霸業。其意在激勵趙構要像光武帝劉秀、晉文公重耳一樣,恢複趙宋王朝聲威。

於是,趙構在宋州(今河南商丘)登基。當年趙匡胤就駐守在這叫宋州的地方,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後,定國號為宋。如今趙構在此登基,其意在昭示天下:這是龍興之地,朕是宋太祖的繼承人。當年駐軍這裏,遂有宋朝,朕在此登基,誓振宋室。

開封那邊冷冷清清,朕就在此建個赫赫炎炎的王朝吧!趙構定年號為建炎。

年號隻是一個符號,救不了趙構。五月登基定年號的趙構,九月已跑到揚州了,一報金兵南侵,趙構總是搶先逃跑。

剛到揚州,驚魂未定。入夜,趙構正在後宮耕雲播雨,突報金兵夜襲。趙構推開愛妃,翻身上馬就跑,丟下文武百官,丟下黎民百姓。"城中居民聞訊,爭相逃跑,擠死踏死不計其數,屍首狼藉,道路堵塞。"趙構經這一驚一嚇,竟致一蹶不振,雄風不再。原有的一個太子也夭折,趙構成了不健全的男人。沒辦法,隻得在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中挑一個七歲的趙伯琮為太子,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奮。

趙構一口氣跑到杭州,來到我們現在站著的這塊風光秀美之地,才發現逃跑中丟了老祖宗趙匡胤的神牌。丟百姓丟百官不要緊,丟了老祖宗的神牌可不得了,趙構假惺惺地嚎啕大哭一場,重新做了一塊神牌。其實,趙匡胤不僅丟了神牌,其帝位也早丟了。趙匡胤傳位其弟趙光義以後,趙光義既不傳弟也不傳趙匡胤的兒子,而是自傳兒子,趙構就是趙光義的嫡係孫子。

趙構的年號建炎用了4年,終於看中了山清水秀的杭州,幹脆定都杭州,改年號為紹興。

紹是繼續,興是振興之意。這不是我的臆猜,而是言之有據:紹興元年,趙構製作了"大宋中興寶"玉璽就是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