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籌錢心理學”(2 / 2)

(六)小額借款能如期歸還,對信用的建立很有幫助,這也是心理的作用。因為一般人對於小額欠款通常較會忽略,甚至對於50、100元,抱著“遲個幾天還也無所謂”的心理。所以通過小額借款便可以看出一個人還錢的態度和責任感。對於如期歸還的人,一般債權人會給予很好的評價與信任,那麼下次要借大額錢款時,便會由於你“表現在小額欠款的還錢誠意”上,而將錢借給你。這便是巧妙地運用了金錢心理術的效果。

有一個朋友.每次向人借錢,總會在約定期限的前二天歸還,而且不僅於此,答應人家的應付賬款,如貨款、房租,也都提前三天付清;這樣一來,很快得到大家的信任與好感,良好的信用資產也於此建立起來。如果能效法這位朋友,每個人所能得到的好處一定不少。

(七)在向人借錢時,撇開私人感情因素,可避免無謂的顧慮。平時素有交情的兩人,一旦有了金錢借貸關係,很可能有使得往日關係生變,因而雙方無法適應,如由平行的朋友關係轉化為高低明顯的尊卑關係。這種例子很常見,因為借者有自卑感,往往會對債主產生敏感的行為,如躲避、不自在等,而債主也會容易產生成就感,對借者有藐視行為,如防範、看守等;一旦有了上述情況發生,兩人的友誼便不易維持,甚至隨之破裂。由此見得,有了金錢借貸的人際關係,遠比正常的人際關係更難維護。

西方有句格言:“人通常由於拒絕將錢借出而喪失朋友,也因借錢出去而失去朋友。”所以,為避免外在金錢和內在自尊的抵觸,在有關金錢的借貸交易或談判時應公私分明,把個人感情因素排除,不讓尖銳的金錢關係觸及雙方脆弱的自尊,便可以免去金錢與人際關係的混淆不清,而能保持原有的朋友交情。

(八)還錢時最好使用現金,若是新鈔則更好。一般人對於現金的“喜悅”程度.無疑地高過支票或其他票據。尤其當金額不大時,當初他開票了借你,如今你卻現金雙手奉還,對於債主而言,自然有種貼心與信任。

還錢時用新鈔,或將鈔票整理好,顯然比還人皺巴巴的舊鈔,要顯得有禮貌,也表示你“心甘情願”還錢的誠意。“整齊的鈔票,放人嶄新的封袋之中,在期限前,親自雙手奉還。”

這樣子做,一定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誠懇與責任感。千萬不要忽略還錢的小細節,這也是運用到金錢心理學的一部分。

(九)在此也整理一些有關借貸原則的格言,希望能細細品味。

1.人對金錢的價值觀時常改變,尤其是身處不同情境下。

2.借巨款時,使用“分等除法”原則,將其化成數筆小額借款,分頭去借較易成功。

3.觀察人對金錢的使用價值,可衡量其心胸是否寬廣。

4.金錢交涉時,一開始能提出“寬人嚴己”的策略與計劃,便能使不利情況完全改觀。

5.人並不滿足金錢收入,而是以金錢收入來自得滿足.6.錢一旦離開債主的手便產生“失落感”,若能如期回收,會像得到“意外之財”般高興。

7.洞悉別人的金錢價值觀,則容易與人產生親密感。

8.不向人借錢,也不借錢予人,這種人恐怕不需要朋友吧!

9.有智慧者,用其一半智慧去籌錢,另一半用在“還得輕鬆不費己力”之上。

10.當向人借錢時,才明了金錢的價值與力量。

11.人有兩類,就是借人族與借出族,通常借出者比借人者的記性要好得多。

12.借錢時打躬作揖,還錢時也打躬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