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你不理財財不理你Vs.你一理財財就離你(1 / 2)

力哥說理財,簡單又好玩。上回小夥伴們算正式和金錢君拜過把子了。今後你可以很自豪的對金錢君說一句:兄弟,我懂你!這回,我們就該揭開理財君的紅蓋頭了。

為什麼你一理財,財就離你?

照例先和大家說個段子。我因為長期從事理財行業的記者工作,每當認識新朋友時,別人一知道我的工作,就會立即眉飛色舞甚至有些神秘兮兮地小聲對我說:“儂有撒消息伐?”(上海話)意思是你有沒有什麼關於股票的內幕消息。

最近這段時間不一樣了,大部分人被中國股市玩傷心了,累覺不愛了。他們更關心的是:“你說餘額寶可不可以買?有沒有風險呢?我要不要再買一點微信理財通分散一下風險呢?”

關於炒股票和餘額寶的話題,我以後再細說。這裏說這個段子,是因為我發現今天大部分中國人對理財的認知存在較大誤區。在很多人印象裏,所謂學理財就是問一位理財高人,這個股票可不可以買,那個理財產品安不安全,要是有什麼好的投資生財機會,可別悶聲發財,到時別忘了支會兄弟一聲!

很多人眼裏,理財就是投資,就是錢生錢。有點投資意識的人會把理財看成是用投資的方式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意思是你不去投資理財的話,你手裏的錢就會越來越少。

不過這些年出現一種惡搞的說法,叫“你一理財,財就離你”,一是因為過去這些年中國最大的創富機器,股市一直是吊兒郎當一副鹹魚死樣,二是因為理財市場的水太深,騙子太多,騙術層出不窮。很多人伸出手想去理財,結果卻賠了夫人又折兵,以至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如今不少吃過苦頭的投資者一聽到什麼“專業理財師”,“免費理財講座”之類的名堂,第一反應就是你丫不會是騙子吧?你丫又不是活雷鋒,八成是要推銷什麼理財產品吧?就和那些號稱免費給老年人體檢,最後騙你爸媽買一大堆沒用的保健品的坑爹銷售員一樣。那你可能會問:到底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呢?

到底什麼是理財

有兩個力哥總結的核心概念希望大家記住——

第一,理財不等於投資。

第二,理財不隻是打理金錢,更是打理你的生活。

綜合了N本理財教科書上的定義,力哥給理財下的完整定義是——

通過對現有和預期將來可以獲得的各種資源的整合管理,實現個人一生生命滿足感的最大化。

這句話比較繞口,我把其中幾個要點拆解一下,你就明白了。

首先,理財理的財富不光隻是你名下的現金、股票、債券、基金、房產等顯而易見的資產,還要考慮你很容易忽視的養老金、醫保金和公積金賬戶裏的錢,包括你家裏收藏的各種古玩字畫、郵票錢幣、紅木家具什麼的,還要考慮到你名下汽車的價值,雖然它每天都在貶值。

第二,製定理財規劃時,不光要考慮當下你有多少錢,還要考慮未來預期能獲得的新的收入和資產,比如你預計明年會加工資,或者現在在讀某個證書文憑,根據人才市場行情,預期等證書考出來跳槽時,薪酬可以翻番,再比如多少年後你買的保險可以返還你多少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