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行(1 / 1)

江夏行

唐時,鄂州亦謂之江夏郡,有江夏縣,屬江南西道。今之武昌府江夏縣是。

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為言嫁夫壻,得免長相思。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土。去年下揚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遂江水流。[一]隻言期一載,誰謂曆三秋。使妾陽欲斷,恨君情悠悠。東家西合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未知行李遊何方,[二]作個音書能斷絕。[三]適來往南浦,[四]砍問西江船。正見當墟女,[五]紅妝二八年。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淒。對鏡便垂淚,逢人隻欲啼。不如輕薄兒。[六]旦暮長追(一作“相”)隨。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七]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

[一]黃鶴樓,見《峨眉山月歌》注。《莫愁樂》古辭: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采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

[二]《演繁露》:今人謂出行資裝為行李。琦按:杜氏《左傳注》:行李,行人也。後人多據之,而訾以行裝為行李者為非是。方密之雲:使人行,必有裝,鄭當時之治行,孟子之治任是已。則以行李為隨行之物何不可耶?

[三]胡震亨注:能,善也,吳音有此。

[四]《太平寰宇記》:南浦,在鄂州江夏縣南三裏。《離騷》雲:送美人兮南浦。其源出京首山,西入大江,秋各涸竭,春夏泛漲,商旅往來皆於浦停泊。以其在郭之南,故曰南浦。

[五]《古樂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爐。詳見三卷注。

[六]沈約詩: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

[七]江淹詩:君行在天涯,妾身長別離。

胡震亨曰:太白《江夏行》及《長幹行》,並為商人婦詠,而其源似出《西曲》。蓋古者吳俗好賈,荊、郢、樊、鄧問尤盛,男女怨曠,哀吟清商,諸《西曲》所由作也。第其辭,五言二韻,節短而情有未盡。太白往來襄、漢、金陵,悉其人情土俗,因果而演之為長什。一從長幹上巴峽,一從江夏下揚州,以盡乎行賈者之程,而言其家人失身誤嫁之恨,盼歸遠望之傷,使夫諷吟之者足動其逐末輕離之悔。雖其才思足以發之,而踵事以增華,自從《西曲》奉辭得來,取材固有在也。凡太白樂府皆非泛然獨造,必參觀本曲之辭與所借用之曲之詞,始知其源流之自,點化奪換之妙;不獨此二篇為然,聊發凡資讀者觸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