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將軍歌(1 / 1)

司馬將軍歌

《十六國春秋》:陳安善於撫綏,吉凶夷險與聚共之。及其死,隴上人思之,為作《壯士之歌》曰:“隴上健士有陳安,軀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綠驄駿馬鐵鍛鞍,七尺寶刀配齊環。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百騎俱出如雲浮,追者千萬騎悠悠。戰始三交失蟲也矛,十騎俱蕩九騎留。棄我騄驄竄岩幽,大雨降後追者休。為我外援而懸頭,西河之水東河流。阿阿嗚呼奈子何?阿阿嗚呼奈子何!”劉曜聞而嘉傷,命樂府歌之。

狂風吹古月,[一]竊弄章華台。[二]北落明星動光彩,[三]南征猛將如雲雷(一作“南方有事將軍來”)。[四]手中電曳(一作“曳電”),蕭本作“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五]我見樓船壯心目,[六]頓似龍驤下三蜀。[七]揚兵習戰張虎旗,[八]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九]紫髯若戟冠崔嵬。[一○]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一一]羌笛橫吹《阿嚲回》,[一二]向月樓中吹《落梅》。[一三]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勁九垓(音該)。[一四]功成獻凱見明主,[一五]丹青畫像麒麟台。[一六]

[一]《十六國春秋》:新平王雕為太史令,言於苻堅曰:謹按讖雲:古月之末亂中州,洪水大起健西流,惟有雄子定九州。

[二]《九域誌》:江陵府有章華台。圖經雲楚靈王與伍舉登章華之台,是也。《夢溪筆談》:楚章華台,亳州城父縣、陳州商水縣、荊州江陵縣長林縣、複州監利縣皆有之。據《左傳》楚靈王七年,成章華之台,與諸侯落之。杜預注:章華台,在華容城中。華容,即今之監利縣,非嶽州之華容也。至今有章華故台,在縣郭中,與杜預之說相符。亳州城父縣有乾溪,其側亦有章華台故基,台下往往得人骨,雲楚靈王戰死於此;商水縣章華之側,亦有乾溪,薛綜注張衡《東京賦》引《左氏傳》,乃雲楚子成章華之台於乾溪:皆誤說也。《左傳》實無此文。

[三]《甘氏星經》: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軍西,主候兵。星明大而角,軍兵安;小暗,天下兵。《晉書·天文誌》: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北者,宿在北方也。落,天之藩落也。師,眾也。師門,猶軍門也。長安城北門曰北落門,以象此也,主非常以侯兵,有星守之,虜入塞中兵起。

[四]李陵《報蘇武書》:猛將如雲。

[五]倚天劍、斬長鯨,俱見前首注。

[六]《通典》: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旛幟,開弩窗矛穴,置拋車壘百鐵汁,狀如城壘。忽過暴風,人力不能製,此亦非便於事。然為水軍不可不設,以成形勢。

[七]《晉書》:王濬為益州刺史,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又畫鷁首怪獸於船首,以懼江神。舟棹之盛,自古未有。尋以謠言拜濬為龍驤將軍,監益、梁諸軍事。太康元年,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左思《蜀都賦》:三蜀之豪。劉達注:三蜀,蜀郡、廣漢、犍為也。本一蜀國,漢高祖分置廣漢,漢武帝分置犍為。

[八]《周禮》:熊虎為旗。

[九]《抱樸子》:兵在太乙玉帳之中,不可攻也。《雲穀雜記》:《藝文誌》有《玉帳經》一卷,乃兵家壓勝之方位,謂主將於其方置軍帳則堅不可犯,猶玉帳然。其法出於黃帝遁甲,以月建前三位取之,如正月建寅,則巳為玉帳,主將宜居。李太白《司馬將軍歌》雲:“身居玉帳臨河魁。”成為河魁,謂主將之帳宜在戌也。非深識其法者不能為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