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夜啼
《樂府古題要解》:《烏夜啼》,宋臨川王義慶所造也。宋元嘉中,徒彭城王義康於豫章郡。
義慶時為江州,相見而哭。文帝聞而怪之,征還宅。義慶大懼,妓妾聞烏夜啼,叩齋合雲:“明日應有赦。”及旦,改南兗州刺史,因作此歌。故其詞雲“籠窗窗不開,夜夜望郎來。”亦有《烏棲曲》,不知與此同否。《樂府詩集》:《古今樂錄》曰,西曲歌有《烏夜啼》。
黃雲城邊(一作“南”)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一]樓中織錦秦川女(一作“閨中織婦秦家女”),[二]碧紗如煙隔窗語。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一作“停梭向人問故夫,知在關西淚如雨”。又“悵然憶遠人”,一作“悵然望遠人”,“作氣問人憶故夫”。又“獨宿孤房”,一作“獨宿空堂”,一作“知在流沙”,一作“欲說遼西”)。[三]
[一]吳均詩:惟聞啞啞城上烏。
[二]《晉書》;竇滔妻蘇氏,始平人,名蕙,字若蘭,善屬文。苻堅時,活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久廻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庾信詩:彈琴蜀郡卓家女,織錦秦川竇氏妻。胡三省《通鑒注》:關中之地,沃野千裏,秦之故國,謂之秦川。
[三]魏武帝詩:惋歎淚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