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十九
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絲。[一]路岐有南北,素絲易(一作“有”)變移。萬事固如此,人生無定期。田竇相傾奪,賓客互盈虧。[二]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與險同)巇(音羲)。《穀風》刺輕薄,交道方險峨。“交道”以下皆同)。[三]鬥酒強然諾,[四]寸心終自疑。張陳竟火滅,蕭朱亦星離。[五]眾鳥集榮柯,窮魚守枯(一作“空”)池。[六]嗟嗟失畝客,勤問何所規(一作“悲、又作“窺”)。
[一]《淮南子》:楊子見達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呂氏春秋》:墨子見染素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以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以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劉子》:墨子所以悲素絲,楊朱所以泣路岐。
[二]《史記》:魏其侯竇嬰,喜賓客,諸遊士賓客爭歸魏其侯。武安侯田蟲分,新用事為相,卑下寶客,進名士家居者,欲以傾魏其諸將相。武安侯以王太後故親幸,數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趨勢利者,皆去魏其,歸武安。又《史記》:齊有孟嚐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招致賓客,以相傾奪,輔國持權。
[三]劉峻《廣絕交論》:世路險巇,一至於此。李善注:嶮巇,猶顛危也。
[四]《漢書》:灌夫喜任俠,已然諾。《後漢書》:張陳凶其終,蕭朱隙其末。
[五]章懷太子注:張耳、陳餘初為刎勁交,後構隙。耳從漢,為將兵,殺陳餘於池水之上。蕭育,宇次君,朱博,字子元,二人為友,著聞當代。後有隙不終,故時以交為難。
[六]左思詩:塊若枯池魚。
蕭士贇曰:此詩譏市道交者。太白罹難之餘,友朋之交道,其不能始終如一者,諒亦多矣。徒有一類失歡之客,勤勤問勞,亦何所規益乎!劉克莊曰:太白《古風》,與陳子昂《感遇》之作,筆力相上下,唐之詩人,皆在下風。胡震亨曰:太白《古風》,其篇富於子昂之《感遇》,儉於嗣宗之《詠懷》。其抒發性靈,寄托規諷,實相源流也。但嗣宗詩旨淵放,而文多隱避,歸趣未易測求。子昂淘洗過潔,韻不及阮,而渾穆之象尚多包含。太白六十篇中,非指言時事,即感傷己遭,循徑而窺,又覺易盡。此則役於風氣之遞盛,不得不以才情相勝;宣泄見長。律之往製,未免言表係外,尚有可議,亦時會使然,非後賢果不及前哲也。宋漫堂《詩說》:沅嗣宗。《詠懷》陳子昂。《感遇》。李太白《古風》、韋蘇州《擬古》,皆得十九首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