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1 / 1)

其五

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裏,[一]邈爾與世絕。[二]中有綠發翁,披雲(一作“千春”)臥鬆雪。[三]不笑亦不語,冥棲在岩穴。我來逢真人,長跪問寶訣。[四]粲然啟玉齒(一作“忽自哂”),[五]授以鏈藥說。銘骨傳其語,[六]竦身已電滅。[七]仰望不可及,蒼然五情熱。[八]吾將營丹砂,永世與人別。

[一]《水經注》: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二百裏,不知其高幾許。俗雲: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杜彥達曰:太白山南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各夏積雪,望之皓然。

[二]陶潛詩:邈與世相絕。

[三]謝靈運詩:披雲臥石門。顏延年詩:山明望鬆雪。

[四]曹植《飛龍篇》:我知真人,長跪問道。

[五]《穀梁傳》:軍人粲然皆笑。範甯注:粲然,盛笑貌。郭璞詩: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李善注:啟齒,笑也。

[六]《吳越春秋》:早朝晏罷,切齒銘骨。

[七]《抱樸子》:夫得道者,上能竦身於雲霄,下能潛形於川海。

[八]蒼然,忽遽貌。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劉良注:五情,喜、怒、哀、樂、怨也。陶潛詩: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