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成功,但是成功並不是偶然就能獲得的。他需要一步一步地積累才能完成。一個人的成功,來源於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努力的積累。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中間,有著遠大理想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取得輝煌成就的人卻屈指可數,這是因為大部分人往往是空有大誌,卻不懂得低下頭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一項偉大的成就都要經過必要的積累才能完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忽視眼前的小事,或者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那麼大的成功也隻會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有一個小男孩,他的父親是一家大型養雞場的場主。在他10歲那年,父親給了他50隻雞雛讓他飼養。並且告訴他,這些雞都是養雞場挑剩下的劣質仔雞,由他來養就要自負盈虧。

男孩兒非常高興,就精神百倍地開始了他的第一次經營活動。10歲的他對養雞的事一竅不通,但是他卻能認真學習和觀察。後來,在這個小男孩的精心照料之下,這些原本劣質的雞雛所產的蛋竟然比父親的良種雞所產的蛋還要多。

父親看到之後,感到非常滿意,就把養雞場的一部分交給他來經營管理。最後,小男孩管理的幾個養雞場所產生的效益都大大超過了父親經營的,從而證明了他的管理能力和銷售能力。後來,當小男孩長到19歲的時候,父親就放心地把整個家禽養殖場的經營權都交到了他的手裏。

這個小男孩名叫弗蘭克·伯杜,他成為了美國第四大家禽公司的董事長。當伯杜回憶童年的時候,這樣說道:“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卻忽略了眼下的小事。而我卻能踏踏實實地幹下去,從細節入手,從而使我對整體事物的把握更加充滿了自信。我後來的一切智慧和成就,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更加努力的結果而已。”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成功是通過對一個個小目標的完成,一個個小目標的積累而形成的。一個人要想擁有驕人的成就和輝煌的事業,就要從眼前的小事開始做起,通過小成就的疊加來完成必要的積累,隻有這樣,才能讓成功之塔顯得更加牢固和美觀。

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從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入手,認認真真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他們的意識中沒有自高自大和好高騖遠的字眼,有的隻是努力和勤奮。

王兆蘭下崗之後,決定要重新幹出一番事業來。最初,她做了一家酒樓洗手間的保潔員。保潔員的工作又髒又累,八小時工作時間內要不停地擦拭、清掃,一天下來,疲憊不堪,但是王兆蘭卻任勞任怨。由於她工作認真,就被調到商務部做了銷售員的工作。可是,當她剛剛來到商務部的時候,她所在的工作場合要停業裝修半年,她又一次下崗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兆蘭看到一家茶店招聘服務員的廣告。不過茶店的要求是年齡在18~25歲,不僅要懂英語,還要了解中國茶文化。王兆蘭前去應聘,軟磨硬泡,並極力陳述自己年齡大的優勢和好處。最後,老板勉強收留了他。

為了掌握掌握泡茶藝術,她反複操作,手上燙出了水泡;為了分辨不同品質和口味,她反複試泡試喝,喝茶使她的精神處於高度亢奮的狀態,經常夜裏睡不著覺。最終,她掌握了茶葉和茶藝的基本知識。學會了一套推銷茶葉的技巧,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被老板提升為店長。

在茶葉店的兩年時間,她不斷地提升自己。後來王兆蘭參加了第四次茶文化展和第六屆國際西湖北京茶會。她的八仙茶獲此次茶會茶藝表演一等獎。幾年後,王兆蘭與人合夥開辦了茶莊,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大部分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有的人出人頭地,有的人卻依然碌碌無為,這和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有著莫大的關係。有的人能夠麵對現實,踏踏實實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那麼,他的收獲自然也會很多。而有的人誌大才疏,隻會不切實際地幻想,卻不願意從眼前做起,自然就注定了被成功遠遠地拋棄。

當我們選擇了奮鬥的時候,不能一味地停在原地喊一些空洞無用的口號,而是應該踏踏實實地從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目標努力,獲得最後的成功。我們應該知道,越是細微之處,就越能表現出一個人的專心致誌的精神,和做大事的氣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