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行動就永遠沒有機遇(1 / 1)

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裏,有很多想做大事、渴望成功的人。但是,他們在暢想完人生的夢想之後卻並不立即采取行動,而是在現實麵前踟躕不前,當別人詢問原因的時候,他們卻找出了一大堆的理由:“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我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背景”、“不是沒有想法,而是這個社會不給我機遇”,等等。他們在這些所謂的難題麵前感到無力、無奈而又無助,用一種消極的態度去抱怨,感慨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缺乏機遇。

事實上,“缺乏機遇”隻是一些心理脆弱者的借口,是躲避現實的一個體麵說法。的確,成功是需要機遇的,但是天時地利人和這樣的條件是不可能主動走近一個人身邊的,這些機遇通常存在於一個人的行動過程中。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行動,就永遠不會有機遇的出現。

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去海邊遊玩。他除了盡情地享受著海邊和煦的夏日陽光和一望無垠的沙灘之外,還常常一個人在涼風習習的大樹底下靜靜地讀書。有一天,他無意間發現樓層越低的窗戶越顯得混亂和肮髒,而樓層越高的窗戶則顯得越明亮。他對這一現象感到非常奇怪,就問和他住在一起的一位學者。那位學者說:“原因很簡單,這都怪那些讓人頭痛的沙子,被風卷著,不停地撞擊窗戶,時間久了,窗戶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每年這裏都要更換好幾次玻璃。”

“那麼,有沒有能夠擋住風沙的玻璃呢?”年輕人好奇地問。

“沒有”,那位學者遺憾地說道,“按說製造一種這樣的玻璃並不是難事,我也想做一下這方麵的嚐試,但是卻沒有機會。”

聽到這裏,那位年輕人的心裏就對防風的玻璃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決定自己去研究。在經過了一連串的實驗之後,他發現,如果以同樣的力量來衝擊玻璃門的話,也會出現同樣的結果。這位年輕人經過長期的思考和探索,終於發明了磨砂玻璃和磨砂機器。後來,這一發明在全世界傳播開來。

風吹玻璃的現象,那位學者已經是熟視無睹了,雖然他也想研究出一種防風沙的玻璃,但是卻抱怨沒有機會,隻能停留在更換玻璃和對風沙的咒罵之中。那位年輕人不僅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很快地付諸行動,最終獲得了成功。

許多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並不是沒有創業的意念,但卻總是抱怨“機會不成熟”,其實,機會並不是在等待之中變成熟的,而是在一步步的行動之中逐漸變成熟的。許多年輕人似乎沒有明白這樣一個十分淺顯的道理,總是在“假如……”“如果……就”借口之中浪費掉了自己寶貴的青春,浪費了青年人應有的激情和熱情。實際上,這種思維就是把他們放在了失敗者的位置上,他們思考問題也多數帶有失敗者的悲觀情緒。他們不停地抱怨著缺少機會,卻忘記了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去行動所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一個人叫阿呆,一個人叫阿土。他們兩個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們兩個人一起來到了海邊,發現海中有一個島,兩個人一起看著那座島,不久,因為疲憊就睡著了。

醒來之後,阿土告訴阿呆,他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對岸島上住著一位大富翁,在他的院子裏有一株白茶花,白茶花樹根下有一壇黃金。當阿土講完這個故事之後,又歎了一口氣說:“可惜了,這隻是一個夢。如果是真的話,該有多好。”

阿呆卻並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件事情是真的。就對阿土說:“這樣吧,把你的夢賣給我好嗎?”阿土高興壞了,就把夢的權利賣給了阿呆。

買到夢的阿呆就朝著那個島嶼出發了,而賣了夢的阿土就回了家。回到家中的阿土向鄉親們講了阿呆的故事,並嘲笑他沒有腦子。

而到了島上的阿呆,果然發現那裏住了一名富翁。富翁的院子裏也果然種了許多茶樹,他高興壞了,就留在了富翁家裏做傭人。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等待院子裏的茶花開。

到了第二年,茶花終於開了。可惜,所有的茶花都是紅色的,沒有夢裏的白茶花。阿呆就又在富翁的家裏住了下來,繼續等待白茶花的開放。幾年過去了,院子裏終於開出了一朵白茶花。阿呆就在順著白茶花的樹根挖掘開去,果然挖到了一壇黃金。第二天,他就辭工回到了故鄉,成為了鄉鄰之中最富有的人。而那個賣了夢的阿土卻仍然家徒四壁、一無所有。

這隻是一個童話,卻說明了一個道理:有很多夢想是美好的,如果采取行動就會有機遇,從而獲得成功。但是,如果隻是把夢想當成夢想而存在,那麼就永遠不會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不同的做事態度產生不同的結果。有許多的人盡管有著比較好的創意,最終卻平庸了一輩子,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為自己的創意付出行動,隻是被動地等待著萬無一失的機會。而有的人經過了一係列的努力和奮鬥之後,終於讓自己的夢想成為現實,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是上帝的寵兒,而是因為他們在行動過程中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從而獲得了成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