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見寧櫟黎手上微微一顫,手中拿著的一朵珠花已然從指尖中滑落了下來,連忙安慰道:“翁主快莫要傷懷,奴婢也隻是說一說罷了,太子爺雖或許有意如此,但翁主莫忘了還有皇上,還有朝中百官大臣,說句不敬的話,即便太子爺無心再納什麼人,且眼下也還能孑然一身,房中沒個伺候的人,但他日位登大寶,後宮之中莫非竟還能空著不成?雖已有了小王子,子嗣有續,但即便不在宮中充斥三千佳麗,也總還須有一位正宮皇後相輔,否則就是大臣們,也要聒噪不休!而若論起門第身份,有誰強得過翁主去?正經的長公主之女,嫡親表妹,隻要太子爺一旦婚娶,從哪裏說,都定然是翁主的頭一份兒,萬萬少不了的!”
寧櫟黎聽她這樣說,心中雖仍是存了淡淡愁怨,倒也多少能舒懷幾分,手中停一停,拿起一盒柔朱色的胭脂蜜,用軟筆沾了些,就往唇上輕輕抹去。柔軟的毛刷尖兒剛觸在唇上,卻忽然從鏡中看見自己如花般的容顏,右手不禁就微微一顫,心裏隱隱生出一股然淒然來,就聽啪地一聲細微輕響,手中的軟筆一鬆,直掉在了梳妝台上。
侍女見狀,不明所以,隻得輕聲喚道:“翁主?”寧櫟黎垂目,拾起筆,慢慢說道:“我已經,快到二十歲了。。。”
侍女心中一酸,就已經知道了她為什麼這樣失神,女子年華易去,雖說日後那人若要成婚,按理說,想必是定然不會少了這位身份尊貴的表妹的,但那究竟要讓人等上多久?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女子韶華一縱即逝,如今鏡中的容顏雖美,但轉眼間就會青春不再,當年翁主初入宮中時不過才十五歲,如今卻已經快二十歲了,還要讓她辜負多少如花的年華,錯過多少個花開花落的季節。。。思及至此,不禁為她難過不已。
寧櫟黎收拾心情,勉強笑了笑,在唇上略微抹了一點胭脂蜜,道:“你去給我挑件衣裳罷,要清雅些的,卻也不能失了莊重。”
侍女也換上笑容,應道:“正是呢,今日不同往常,衣飾裙衫總要顯出宗室貴人的氣度,倒也不能像往日那樣素淡。”一邊說著,一邊又戲笑道:“太子爺是愛素淨的,翁主且放心,奴婢自然將翁主打扮得既不失貴女氣派,又定是清麗難言的。”說著,就開箱啟櫃,一件件地挑選,最終揀出了一身合適的衣裳,替寧櫟黎細細穿上,然後又梳了相配的發式,戴好首飾珠簪。
剛穿戴妥當,就見長公主一身華貴宮裝,掀簾而入,道:“黎兒,眼下你可是收拾好了?莫要耽擱了時辰。”寧櫟黎忙起身相迎,微笑道:“讓母親久等,孩兒已裝扮妥當了,這就隨母親出去。”說著,旁邊的侍女已拿來一件彩鶯繪枝的刺繡鬥篷,替她係上,母女兩人出了宮室,乘轎輦朝著蟠嶸殿去了。
近百支兒臂粗的金漆盤龍燭將大殿中映得燈火輝煌,百官按品級分列而坐,殿中錦繡團簇,人聲喁喁,其間鼓樂錚簫之聲悠悠而起,一眾舞伎彩袖翩然,穿花蝴蝶也似,縱情舞個不休,又有眾人彼此間推杯換盞,品賞美酒,飽啖珍肴,一派富麗華貴的景象。
景帝用金樽飲了半盞碧羅酒,然後放下酒樽,對近旁略居於左下首的長子輕笑道:“方才那一班元蒙女子進殿獻舞,竟是坦臂露足,一副有礙觀瞻之態,元蒙果然還是塞外蠻族,不如我中原禮儀之邦遠甚。”
葉孤城已換去明黃的太子正服,穿著一身白錦團龍繡袍,正坐在位間慢慢飲茶,聞言,便淡淡道:“塞外民風如此,的確迥異於中原。”
景帝頷首一笑:“之前原本朕還以為那冒赤突會是向來的元蒙人一貫模樣,羈魁狂放,今日見了,才知道卻竟有幾分中原的味道,舉止之間雖也是塞外之人的本色,但模樣卻不粗蠻,且還通曉些漢人文化,果然是有我朝宗室血脈。”☉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