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2 / 2)

兒子承認老子教訓得對,連連點頭稱是。

"英子呢?還好吧?聽你媽說,你們一向關係良好,應該這樣,婚姻嘛,就應該珍惜,兩口子相敬如賓,才能相伴一輩子,白頭偕老。還要注意人家姑娘的身體,女同誌畢竟是女同誌,不經折騰。"

見父親如此關心自己,楊元朝不由感到心裏暖洋洋的:"她沒累著,工作也順利,挺好的,一切正常。"

"寶生還好吧?他應該和你差不多大,怎麼還沒解決個人問題?方便的話,你應該多關心關心人家農村來的孩子。"楊奇兵又關心起從老家來投奔他的表外甥了。

"他呀,整個這山望著那山高,得隴望蜀,進城以後,人全變了,已經看不起農村姑娘,非要娶一個城裏姑娘不可,還非得是漂亮的。我曾勸過他幾次,可人家根本不聽,隻有任他拖著。"楊元朝如實彙報。

見父親嘮起家常,當兒子的索性一屁股坐在草坪地上,想盡量陪父親多說說話。有一點他還懂,甭管什麼人,隻要得了病,最惦記和最想看到的,首先是血脈相通的親人和要好的朋友知己,因此,他覺著,由於常年不在父親身邊,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盡可能和父親多呆會兒,讓老人家也體會體會難得的天倫之樂。

楊奇兵不再說親戚的事,盡管關心兒子:"你坐著,就不怕凍著?地上涼,別讓涼氣傷著。"

"我沒事,整個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楊元朝玩笑著,把呢子大衣的下擺捋平,墊到屁股底下,以便多少隔涼。

父子二人開始東拉西扯地閑話起來。

不知為何,當老子的,總是時不時地提起過去的往事,一會兒是紅軍長征時,爬雪山過草地的事;一忽又扯到抗日戰爭時期,打小日本鬼子負傷掛彩的經曆;再一忽,又說起跟隨劉鄧首長挺進大別山的英雄壯舉;還讓兒子頗感意外地是道及在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上,有關把他楊元朝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頗為可樂的故事,整個回憶錄。

對於自己的身世,以往楊元朝曾聽母親提起過,說自己其實是在朝鮮戰場上孕育的,母親懷孕後,由於不堪承受炮火連天的摧殘,被迫離開前線,回國生下了楊元朝。

"哎,爸,您不是老說抗美援朝打得激烈和艱苦嗎?條件又差,怎麼還有時間不忘締造下一代呀?整個戰火中的青春,革命者的浪漫史。看來,你們當官兒的,就是和普通士兵不一樣,居然冒著槍林彈雨生孩子玩,簡直太浪漫了。"兒子這樣說,是故意找樂子逗父親開心。

果然,楊奇兵的神經被刺激得興奮起來,用手胡擼著花白的頭發:"那又怎麼啦?老子當時是一軍之長,誰還管得著?再說,生孩子也不光是我一個人,別的大院兒的老軍頭都是如此,不稀奇。你們不知道,當時,軍委規定,軍以上幹部可以帶家屬,你媽當時是軍機關的正團職協理員,就在跟前兒,自然不能各自單另過啦。"

"這麼說,我是不是應該算是半拉子朝鮮人?怪不得,我打小就喜歡踢足球和吃大米、涮狗肉外加朝鮮泡菜,原來,整個有出處淵源!"

楊奇兵樂了,仿佛看到了異國他鄉,那曾經戰鬥過的三千裏江山。不過,漸漸地又嚴肅了麵孔,陷入了沉思,許久都沒有再說話。

一會兒,楊奇兵變得凝重起來,似在懷念已故的兒子,又像在托孤:"哎,你不覺著悅悅長得越來越像我嗎?"

楊元朝一愣,下意識地點點頭:"挺像,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