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3 / 3)

楊元朝以為事態得到控製,便準備把槍放回槍套。

就在這時,站在後麵的一個發小大喊一聲,及時提醒他:“元朝,小心後麵——”

楊元朝反應極為敏捷,知道後麵有人偷襲自己,本能地把身子一矮,原地打了個180度圓圈兒,意外地瞧見一個人手裏攥著一把明晃晃的利刃,已經衝到了眼前,不由他絲毫猶豫,立馬便把持槍的手縮回來,再次扣動扳機,隻聽一聲沉悶的槍響,撲上來偷襲的人應聲倒下,不過,不是向後栽倒,而是整個人重重地壓在楊元朝身上,弄了他一身血汙。

楊元朝用力一推,把中彈的人推開,站起來。

如此血腥的場麵把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對方的人更是四散飛逃而去,不消一刻功夫,便跑得無影無蹤。

此時,楊元朝來不及安慰青海和朋友們,而是趕緊查看倒在血泊中的人,不料這一看不禁大驚,因為人已經死了。

他情感事情鬧大了,不禁把心往下一沉。

此時,青海已化險為夷,急忙驚魂不定地走上來,也看出死人了,急忙小聲說:“哥們兒,趁警察沒來,趕緊撤——”

“不行!人命關天,我怎能一走了之呢?”楊元朝嚴肅地說。

“你傻呀?還不趕緊顛兒!”青海繼續催他。

楊元朝根本沒有跑的意思,他對一個還算沉著冷靜的老同學吩咐:“哥們兒,報警吧。”

隨後,楊元朝的鎮定自若和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坐下了,點起煙,雖然臉上並無多少驚慌之意,可實際上已經在琢磨嚴重的後果了。

一會兒,他想到了什麼,連忙衝一幹老哥們兒招手,待眾人雲集到他身邊時,小聲吩咐道:“咱都是發小和老同學,事情緊急,就不多說了。等待會兒警察來了,你們做證,實話實說,咱沒必要撒謊。不過,眼下得趕緊讓青海先走,讓他因為他幹到這一步不容易,得保護他。”說完,幾乎是硬推著青海先走了,躲開了這檔子在官場裏特別忌諱和紮眼的事兒。

3

3天後,楊元朝回到夢省,不過,沒有回家,先回了省公安廳。並且還不是單獨一個人回來的,而是3個人,另外兩人是聞訊後受命專程到北京接他回來的省公安廳的督察。

其實,說接他是客氣,而要說押送也未免過重,準確的含義應該是看護式的陪同保駕,既有暫時剝奪他人身自由的意思,也有擔心他出意外的考慮,總之要把他安全送回單位,再做道理。

出事當晚,北京的警察聞訊趕來後,對在場人和目擊者分別進行了詢問,當得知開槍的楊元朝竟是來參加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的正式代表,身為司局級幹部時,不敢怠慢,立刻向上麵直至公安部領導做了彙報。鑒於他畢竟身份特殊,而經過現場勘察和調查走訪,又確實證明他之所以開槍,的確是為了自衛,因為事先已鳴槍3次示警,所以隻能對他做組織和行政上的處理。

在廳長辦公室,楊元朝源源本本地向老廳長敘述了事情的全過程,隻是保留了關於青海個人的情況。

廳長聽後,麵色極其嚴峻,當時就按耐不住發火了:“你怎麼搞的?回北京就出事兒!再說,參加會議就老老實實參加,怎能隨便上賓館飯店去會朋友呢?那種地方,是你能去的嗎?人多嘴雜,來往人員也複雜,還有不發生意外的?你可好,我剛有心提拔你,給你創造條件,你就給我惹禍找麻煩,別是頭腦發熱,高興過頭了吧?”

楊元朝知道禍闖大了,但仍平靜地說:“都怪我當時不夠冷靜,可您不知道當時的情形有多危急?那個人持刀從背後襲擊我,頂多不到一米的距離,一秒鍾不到的功夫,就有可能會捅到我身上,為了自衛,我的確是不得已才開槍的,並且提前鳴槍3次。”

廳長見他說得誠懇,便多少壓住火:“我相信你說的都是事實。但你在我跟前辯解沒用,畢竟打死了一個人,不是小事。處理權在北京,不歸我們管。因此,你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哎,我問你,除了對方,那些人是不是你的朋友?”

楊元朝老實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