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臘明日謂之初歲又謂之小歲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人眾卒歲一會飮酒發陽氣故曰初歲 藝文類聚稱晉博士張亮議曰臘接也臘明日為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語也 太平禦覽稱崔寔四民月令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敬酒尊長修賀君師 又稱徐爰家儀曰蠟本施祭故不賀其明為小歲賀稱初歲福始慶無不宜又雲小歲之賀旣非大慶禮止門內

歲盡日謂之除日又謂之歲夕又謂之除夜

禮記月令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回於天數將幾終歲將更始 張衡東京賦曰卒歲大儺 晉書循吏曹攄傳歲夕攄行獄 荊楚歲時記歲莫家家具肴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飮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事文類聚稱風土記雲除夜祭先竣事男女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北齊書季冬晦日選人子弟赤幘皁褠衣執鞀鼓百二十人逐惡鬼於禁中其日戌夜三唱開諸裏門

冬至後四十六日而立春

周書時訓解立春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 桉諸書所引易通卦驗說與時訓解時有不同今以月令呂不韋等書考之當以時訓解為準 淮南王書大寒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桉天文訓所言皆本孝經緯又桉太平禦覽稱皇覽逸禮距冬至四十五日天子迎春於東堂 初學記稱孝經緯周天七衡六間曰立春 又稱易通卦驗曰立春條風至宋均注條風者條達萬物之風 孝經鉤命決曰立春勅門闌無關鑰以迎春之精 續漢書禮儀誌立春之日下寛大書製詔三公方春東作敬始愼微動作從之罪非殊死且勿桉驗皆須麥秋退貪殘進柔良下當用者如故事注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蔡邕曰卽此詔之謂也 荊楚歲時記立春之日悉剪彩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後十五日為驚蟄漢曰雨水

周書時訓解驚蟄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又五日艸木萌動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寅則雨水音比夷則 桉漢始以雨水為正月節漢書律厯誌營室十四度驚蟄注今曰雨水降婁初奎五度雨水注今曰驚蟄是也

又十五日為雨水漢曰驚蟄

周書時訓解雨水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鍾

又十五日為春分

周書時訓解春分之日元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卯中繩故曰春分則雷行音比蕤賓 周禮春分之日祭馬祖桉說文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馬龍之屬故以始登天之日祭之也 晉書禮誌武帝泰始二年正月有司奏春分祠厲殃及禳祠詔曰不在祀典除之 太平禦覽稱齊民月令日春分不殺

又十五日為穀雨漢曰清明

周書時訓解穀雨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呂桉劉歆三統厯穀雨三月節清明中與時訓解同而淮南王書等清明在穀雨之前故漢書厯律誌大梁初胃七度穀雨注今曰清明昴八度清明注今曰穀雨是也

又十五日為清明漢曰穀雨

周書時訓解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鳩拂其羽又五日戴勝降於桑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辰則穀雨音比姑洗 周書周月解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孔晁注舊作雨水春分穀雨非古法也 史記律書雲清明風居東南維 楚辭九懷季春兮陽陽王逸章句三月溫和氣清明也

又十五日為立夏

周書時訓解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五日而立夏大風濟音比夾鍾

又十五日為小滿

周書時訓解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巳則小滿音北太蔟 三禮義宗小滿為中者物之生長小得並滿故以小滿為名也

又十五日為芒種

周書時訓解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鴂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丙則芒種音比大呂 三禮義宗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穀故以芒種為名 宋書循吏阮長之傳時郡縣田祿芒種為斷此前去官者則一年秩祿皆入前人此後去官者則一年秩祿皆入後人始以元嘉末改此科計月分祿長之去武昌郡代人未至以芒種後一日解印綬

又十五日為夏至

周書時訓解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黃鍾 北堂書鈔稱孝經緯日周天有七衡夏至日在內衡 又稱春秋感精符曰冬至日成天文夏至日成地理 續漢書禮儀誌曰夏至是日浚井改水桉春秋考異郵曰夏至井水躍故於是日改水 三禮義宗夏至為宗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助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兆故謂之至也 荊楚歲時記夏至節日食糉是日取菊為灰以止小麥蠧

又十五日為小暑

周書時訓解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鷹乃學習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丁則小暑音比大呂 三禮義宗六月小暑為節者此以相形為名形大暑故謂之小暑六月之初暑氣熱未極故以小為名大暑為中者自十一月一陽爻上從地而出至此之時方始上徹陽氣並出以上大暑旣極故暑為中

又十五日為大暑

周書時訓解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未則大暑音比大蔟 通典後漢製太史毎歲上其年厯先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讀五時月令 周書周月解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

又十五日為立秋

周書時訓解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背陽之維則夏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涼風至音比夾鍾 三禮義宗七月立秋之言湫縮之意

又十五日為處暑

周書時訓解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桉月令呂氏春秋並作農乃登穀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申則處暑音比姑洗 國語處暑之旣至蝱{維蟲}之旣多

又十五日為白露

周書時訓解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元鳥歸又五日羣鳥養羞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庚則白露降音比仲呂

又十五日為秋分

周書時訓解秋分之日雷始収聲又五日蟄蟲培戸又五日水始涸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酉中繩故曰秋分雷戒蟄蟲北鄉音比蕤賓 文子曰老子為天地之氣莫大於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又十五日為寒露

周書時訓解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爵入大水為蛤又五日菊有黃華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辛則寒露音比林鍾

又十五日為霜降

周書時訓解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鹹俯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戌則霜降音比夷則 周禮正義稱韓詩古者霜降逆女冰泮而止 周書周月解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

又十五日為立冬

周書時訓解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蹏通之維則秋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畢死音比南呂桉易通卦驗立冬不周風至水始冰而符瑞圖雲立冬北方廣莫風至今考淮南王書廣莫風後不周風四十五日乃至符瑞圖說誤也

又十五日為小雪

周書時訓解小雪之日虹蔵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亥則小雪音比無射 三禮義宗十月小雪為中者氣序轉寒雨變成雪故以小雪為中

又十五日為大雪

周書時訓解大雪之日鴠鳥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壬則大雪音比應鍾 厯義疏大雪十一月節月之初氣也言大陰之氣以大水凝為雪故曰大雪

又十五日為冬至又謂之亞歲

周書時訓解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 淮南王書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鍾 續漢書禮儀誌冬至鑽鐩改火 北堂書鈔稱孝經緯冬至日在外衡牽牛之初 說文冬至鬥指子夜半時加午者也 宋書禮誌冬至朝賀享祀皆如元旦之儀又雲其儀亞於歲朝桉魏晉時則有大小之別元旦稱大會冬至稱小會亦見晉宋二書禮誌 厯義疏冬至十一月之中氣也言冬至者極也太陰之氣上於於陽太陰之氣下極於地寒氣巳極故曰冬至 北堂書鈔稱西域諸國誌雲天竺十一月十六日為冬至則麥秀十二月十六日為臘則麥熟

又十五日為小寒

周書時訓解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呴桉淮南天文訓冬至鵲始巢與時訓解稍異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鍾 三禮義宗十二月小寒為節者亦形於大寒故謂之小言時寒氣亦未是極也

又十五日為大寒

周書時訓解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 淮南王書加十五日指醜則大寒音比無射 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故謂之大十一月一陽爻初起至此始徹陰氣出地方盡寒氣並在上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也 周書周月解冬三月中氣小雪冬至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