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男人成功要懂得經營人脈(3 / 3)

記住:該讚美的時候一定要讚美,慷慨地把讚美傳給對方,對你的人生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動推銷 讓識貨貴人一眼看中你

一些在工作中鬱鬱不得誌的人常常會感歎沒有伯樂賞識自己,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在這些人感慨的時候,也許他們的人事部經理也在那歎息:我們公司人才太少!我們找不到優秀的人才!這就好像唐代的韓愈所說的,看著千裏馬,還說世上沒有千裏馬!在現代這個資訊無限發達的社會裏,不應該是伯樂尋找千裏馬,而應該是千裏馬主動站出來!

從上麵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中,你也許會得到一些啟示:在生活中,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的工作就是發現人才,所以,假如你有才華,有才能,你就有義務讓他們發現你。

對於個人來說,如果錯失這些機會,在你的事業上,你會走很多彎路。現代雖然有很多獵頭公司,但是一個人,尤其是一個資曆還不是很耀眼的年輕人,很難被這些獵頭公司看中,這時,需要的就是你自己的努力。從某個意義上說,栽培自己的人,首先應該是你自己。

因為電腦網絡的關係,大家對於關係樹這個概念應該是比較清楚的,就是說,每一種關係從邏輯上說,都有不同的層次,就好像你自己的人際關係就有不同的層次一樣,親友是一個層麵,同事又是另一個層麵。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個複雜的關係網中,曾經有一位叫顧城的詩人寫了一首詩,題目叫生活,內容隻有一個字:網。這首詩其實說得很明白,人不能逃脫這個網絡,相反,你應該主動地完善並且注意這個網絡。要以主人的身份去對待,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人失意,境況不好,你應該主動安慰,這是一個朋友的本分。

另外,從用人角度來說,伯樂是永遠存在的,而且,即使是最不願意提拔新人的人,也有衰老的一天,他也需要尋找自己的接班人,這是一個永遠不會改變的自然規律。

曾經有一位年輕的朋友,整天向我發牢騷說:他的經理是世界上最吝嗇的經理。隻想讓馬跑,從來不給馬喂草。他問我,自己應該怎麼辦?我讓他回答了三個問題,回答了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以前的抱怨也有不對的地方。

那三個問題如下:

①在你的行業中,你的工資、待遇和你的付出相比,平衡嗎?

②你和自己的老板私下裏溝通過嗎?你們對於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是否一致?

③你是否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這三個問題需要自己來審閱,不需要任何掩飾,一般來說,回答這三個問題的人,在第一個問題上,大部分都是肯定的,我想這說明大部分公司或者單位的待遇還是比較公正的。曾經有一位職工的工資很低,但是他也認為自己的待遇比較公正,因為對於這樣的工資,他自己的付出也同樣不是很高。

對於第二個問題,答案就不讓人滿意了,也許因為我們社會的傳統注重等級製度,然而在現代社會,上下級之間雖然在職務上有差別,實際上卻隻是分工不同,收入的差距並沒有大到一種階級性的差別,這一點,在很多外企以及歐美國家中都已經得到了證明,這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

相對來說,第三個問題常常能讓人清醒,牢騷滿腹的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更有感觸,因為並不是上司對我們的吝嗇。仔細想起來,自己往往沒有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中!

其實,每一天也許都會有伯樂注視著你,你的上級甚至是同事都可能會給你很多機會,關鍵是在他們麵前你是否已經表現出了你真正的實力。

所以,展現你的能力,發揮自己的實力,是做自己人際關係網絡主人的最好的辦法。

朋友是你成功路上的幫手

朋友多了路好走。成功的男人必定有很多這樣的朋友:扶助事業的朋友,能互傾衷腸的朋友,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等等。他們廣泛交友,同時也區別對待,讓朋友成為他們人生的一根“拐杖”,使他們事業有成。

朋友是好的人際關係必具的資源之一。一個人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朋友。

(1)朋友對成功男人的影響。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所交的朋友必定和他有共同之處,更能相互影響。他的朋友會影響到他的目標、行為和鬥誌。

人的行為會經由團體而改變,假如你跟一個人在一起,他很重視健康,每天運動,你發現自己不運動好像很奇怪,所以你也開始運動。你在一個高效的團隊之中,大家每天都在做有效的事情,如果你在那裏遊手好閑,你自己都會覺得很奇怪、很不自在。然後你會跟他們一樣的努力,否則,你要麼被眾人不理睬你,使你成為一名孤家寡人,要麼隻能離開這個團隊。

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力實在是非常非常大。當你了解這點之後,接下來你不妨拿出紙和筆,分析一下目前跟你最接近的有哪三位朋友,這三位朋友到底是給你正麵的影響力還是負麵的影響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秀的朋友激勵你不斷進取。有一個人,當他聽說自己的一個朋友去了哈佛,就想既然他能去哈佛,我也不比他笨,我憑什麼不能去。他辭去了自己的工作,學習一年多英語後,托福考了600多分,GRE則考了滿分2400分,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錄取。從這可以看出,如果他沒有這個朋友,他今天或許還隻是一名小小的職員。

(2)和優秀的人交朋友。愛德華·莫克6歲時,一家人迫於生計,從荷蘭移居美國。為了賺錢,他為別人擦過窗,也當過報童。如此處境的少年,卻結交了許多有益的朋友,他向他們學習工作的方法及秘訣。從報上他知道了紐約市各個著名人士,便想方設法去接近他們。

他到第五街訪問格蘭特將軍時,將軍竟要求與他共進晚餐。大人物的心態往往更平凡,樂於與人交往,尤其是善良的陌生人。

林肯總統的遺孀住在福爾布克博幹的療養院時,莫克也去訪問過。

隻有16歲的洛克,還去過波士頓,與溫迪爾共進早餐。他還幫洛克菲勒整理過書信,同他一起上劇院。不管對方是陸軍部的還是海軍部的達官顯貴,他同他們交往,毫無懼色。

別看他隻有16歲,但他的社交關係可比那些大人廣泛地多。就在他19歲那年,他創辦了一個僅有名目的報紙,大半是請名人撰稿。23歲時,他大顯身手,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報紙同業工會。他獲得了美國和平獎哈佛特廣告獎。

他的兒子上學時,他給他的忠告是:“在學校要和一流人物結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會成功……”

也許你會認為這是非常勢利眼的,甚至覺得可恥,但有一點你必須明白:把有能力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並不可恥。朋友與書籍一樣,好的朋友不僅是良伴,也是我們的老師。

(3)廣結天下英才。一個男人把自己的社交圈子擴得大一點,多結識天下的英才,這也是成大事的基礎之一。多結識天下的英才有以下幾點好處:

第一,可以了解人,認識社會。人是複雜的、社會也是複雜的。我們的頭腦不也應該複雜一點嗎?俗話說:“千人千品,萬人萬品。”我們社交圈子越大,接觸的人也就越多,就越能了解更多人的品性,有助於使人避免簡單化,克服片麵性。即使在社交中受到愚弄,甚至遭人暗算,也可以“吃一塹,長一智”,從中去吸取一些經驗教訓,這也是十分難得的人生經曆。人際交往是對頭腦的磨煉,使一個人成熟、穩重起來,還可以鍛煉觀察力。

第二,要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誰的信息最靈敏,誰才會更有機會成功。一個想成功的男人隻有生活在一個大的社交圈中,才能認識更多的人,聽到更多的事,掌握更多的信息。

第三,可以增加奮鬥的力量。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閉門造車自顧自的時代已過去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幹一番事業,除了自己的奮鬥,也需要借別人的力量,取得別人的幫助。人際關係本質上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利關係。追求共同目標,就有共同語言,就能團結起來。一滴水彙進海洋就永不枯竭,一個人融入集體就不再孤單,而會是力量無窮。

第四,可以讓他人了解你。人是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了解和信任的。隻有擴大社交圈,在更大範圍內表現自己,他人才可以了解你的為人,你的性格,你的學識,你的才能。得到他人的承認是許多男人引以為榮的成功。

對手也會將你推上成功的舞台

男人的成功需要朋友的扶持,同時,更需要競爭對手的刺激。朋友可以從感情上帶來最好的鼓勵,競爭對手則可以從理智上帶來最深的刺激。善用競爭對手的刺激,可以學到最重要的成功方法。

我們在情感上需要朋友,在知識上需要競爭對手。有一個互相比較競爭的對手,往往可以帶來長久的成長。

孟子說:“出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奧地利作家卡夫卡也曾說過:“真正的對手會灌輸給你大量的勇氣。”善待你的競爭對手,方顯男兒本色和生存的智慧。

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本來吉姆的磚廠生意非常不錯,可不久另一家磚廠的出現使他陷入了困境。

對方在他的經銷區域內定期走訪建築師與承包商,告訴他們,吉姆的磚廠不可靠,他的磚塊不好,生意也麵臨即將停業的境地。

吉姆覺得時間可以證明競爭對手的謊言,他覺得他的生意不會因此而破產。但是這件麻煩事使他心中生出無名之火,真想“用一塊磚頭敲碎那人肥胖的腦袋”作為發泄。

在一個星期日早上,吉姆聽了一位牧師講道時的主題是:要施恩給那些故意與你作對的人。吉姆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吉姆告訴牧師,就在上個星期二,他的競爭對手讓他損失了好幾份訂單。但是,牧師卻教他要以德報怨、化敵為友,而且向他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自己的理論。

當天下午,當吉姆在安排下周的日程表時,發現住在弗吉尼亞洲的一位顧客,正為新蓋一間辦公大樓要一批磚。可是顧客所指定的磚不是吉姆他們公司所能製造供應的那種型號,卻與給吉姆傳播謠言的那家磚廠出售產品很相似。同時吉姆也確信那位滿嘴胡言的競爭對手完全不知道有這筆生意機會。

這使吉姆感到為難。如果遵從牧師的忠告,他覺得自己應該告訴對手這項生意的機會,並且祝他好運。但是,如果按照自己的本意,他恨不得對手趕緊破產了。

吉姆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心掙紮,最後,也許是因為很想證實牧師那番話是否正確,吉姆拿起電話撥到競爭者的家裏。

當時,那位對手難堪得說不出一句話來。吉姆就很有禮貌地直接告訴他有關弗吉尼亞洲的那筆生意機會。

有一陣子那位對手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但是很明顯的是,他很感激吉姆不但不計前嫌,還幫他介紹生意。吉姆又答應打電話給那位住在弗吉尼亞洲的承包商。並且推薦由對手來承攬這筆訂單。

後來,吉姆得到的回報非常驚人。對手不但停止散布有關他的謊言,而且甚至還把他無法處理的一些生意轉給吉姆做。現在,他們之間的一些陰霾已經獲得澄清,吉姆的心情也很舒暢。

以德報怨、化敵為友是避免別人傷害所采用的上策。這樣,你就很容易把競爭對手變成朋友。

最好的學習,來自於和競爭對手交鋒時,被他擊中的那一刻。這並不表示因而就要故意被對手擊中。最重要的,是在被擊的那一刻,千萬不要因為痛苦、緊張、憤怒而亂了手腳,你要懂得在痛苦中品味另一種快感,終於碰到一個你無法招架的競爭對手了,可以好好揣摩一下其中的奧秘。往往傷得越重,你越有深刻的體會,越可能重新鍛煉自己,改造自己。

所以,我們被擊中的時候,不僅要沉著,甚至要冷靜到因為自己被擊中而暗暗叫一聲好。有時候,表麵上看來,你從對手身上得到的學習機會,沒有那麼直接明顯,然而,僅僅是承受他帶給你的壓力,這就是很寶貴的機會,可以對你的成長起到很大的幫助。不要隨便把競爭對手視為敵人或仇人,揉入太多情緒化的東西,隻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冷靜地觀察對方,客觀地審視自己,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交手的過程中學到東西。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並不能這樣看待競爭對手。由於對手和敵人往往隻有一線之隔,所以,對手也很容易引申成仇人。如此這般,看待對手的時候,首先就混雜了情緒。很多人會想:敵人和仇人當然是不好的。哪有向敵人和仇人學習的道理?

不少男人在遇到競爭對手的時候,首先是不屑一顧,覺得對手的實力不過如此,接下來是憤怒,最後則是不能在此人麵前提到對手的隻字片語。其實,越是敵人和仇人,可學的東西才越多。對方要消滅你,一定是傾巢而出,精銳畢到。在他們使出渾身解數的時候,也就是傳授你最多招數的時候。所以,如果你有個競爭對手,很強的競爭對手,你應該從心裏感到非常高興。就像每天都仔細盯緊這個對手,好好欣賞他,好好向他學習。

正如動物園裏的老虎,沒有了狼、獅子與競爭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庸碌無為。有了競爭對手,才會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有了競爭對手,你便不得不奮發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否則,就隻有等著被吞並、被替代、被淘汰。

許多人都把競爭對手視為是心腹大患,是異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其實隻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倒讓你時刻處於危機四伏之中,它會激發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誌。

善待你的競爭對手吧!

有時候,將你推上成功舞台的,可能不是你的朋友,而恰恰是你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