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後,歧視並未減少,老師和同學仍以那種冰冷、鄙夷的眼光看他,都覺得他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沒有教養的孩子,一個不好的家庭的孽種。於是,他變得越來越懦弱,開始封閉自我,逃避現實,不與人接觸。
就在凱特12歲那年,一個牧師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凱特聽大人說,這個牧師非常好。他非常羨慕別的孩子一到禮拜天,便跟著自己的雙親,手牽手地走進教堂。他曾經多少次躲在遠處,看著鎮上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從教堂裏出來。他隻能通過教堂莊嚴神聖的鍾聲和人們麵部的神情,想像教堂裏是什麼樣,以及人們在裏麵幹什麼。
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待人們進入教堂後,偷偷溜進去,躲在後排傾聽牧師的講話。
牧師正在講:
“過去不等於未來。過去你成功了,並不代表將來還會成功;過去失敗了,也不代表未來就要失敗。因為過去的成功或失敗,隻是代表過去,未來是靠現在決定的。現在幹什麼,選擇什麼,就決定了未來是什麼!失敗的人不要氣餒,成功的人也不要驕傲。成功和失敗都不是最終結果,它隻是人生過程的一個事件。因此,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沒有永遠失敗的人。”
凱特被牧師的這些話深深地震撼了,他感到一股暖流衝擊著他冷漠、孤寂的心靈。但他馬上提醒自己:得馬上離開,否則被人發現,又遭到取笑了。
但有一次,凱特聽得入迷,忘記了時間,直到教堂的鍾聲敲響才猛然驚醒,但已經來不及了。率先離開的人們堵住了他迅速出逃的去路。他隻得低頭尾隨人群,慢慢移動。突然,一隻手搭在他的肩上,他驚惶地順著這隻手臂望上去,正是牧師。
“你是誰家的孩子?”牧師溫和地問道。
這句話是他10多年來,最不願意聽到的。它仿佛是一支通紅的烙鐵,直刺凱特的心上。
人們停止了走動,幾百雙驚愕的眼睛一齊注視著凱特。教堂裏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正在凱特不知怎樣回答牧師的問題而著急的時候,牧師臉上浮起了慈祥的笑容,說:
“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誰家的孩子——你是上帝的孩子。”
然後,他摸著凱特的頭發說:
“這裏所有的人和你一樣,都是上帝的孩子!上帝的孩子都有心靈的自由,過去不等於未來——不論你過去怎麼不幸,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未來必須充滿希望。現在就做出決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裏來,而是你要到哪裏去。隻要你對未來保持憧憬,你現在就會充滿力量。不論你過去怎樣,這都代表著過去,隻要你調整心態、明確目標,樂觀積極地去行動,那麼成功就屬於你了。”
所以選擇良好的心態去生活,無疑是簽下一紙生命宣言:積極生活,是一個人要貫徹的生活方式,矢誌不渝。換一句話說,這就是找尋自我的定位,宣揚生命存在的目的,加上付諸實踐的行動。如此一來,未來的生活絕不可能空虛無意義。
同時,良好的態度也會改進一個人的認識和評價。慢慢地,你會愈來愈喜歡自己,並且逐漸清楚自己的目標,學會安排眼前的生活。一旦進入這樣的境界,便能獲得無限的平靜與成就感。跨過這些階段後,所處的環境和人際關係將呈現另一番景象——這是因為關注這些事的心態已經不同。從此之後,對自己和其他人的交往,由於不再懷抱特定的想法,也不再期待他人的回報,彼此間的互動關係將更為自然。
有信念就會有奇跡
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在於經驗和知識,更重要的在於他是否有正確的人生態度,人生中最小的差別是一念之差,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卻可以導致我們人生中最大的差別——成功與失敗。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是如此,許多體育比賽的勝負不止一次證明了這一點。這一念之間的區別是怎麼來的呢?完全來源於你的堅定信念。
不要小瞧了信念的作用,它可以改變險惡的現狀,造成令人難以相信的圓滿結果。充滿信心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透過那些百萬富豪成功的經曆,我們可以感受到:信念的力量在成功者的足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想事業有成,就必須擁有無堅不摧的理想和信念。
前美國足球聯合會主席戴偉克·杜根說過這樣一段話:你認為自己被打倒,那你就是被打倒了。你認為自己屹立不倒,那麼你就屹立不倒。你想勝利,又認為自己不能,那你就不會勝利。你認為你會失敗,那你就失敗。因此,環視世界的成功例子,我們不難發現一切勝利皆始於個人求勝的意誌與信心。你認為自己比對手優越,你就比他們優越。因此,你必須往好處想,你必須對自己有信心,才能獲取勝利。生活中,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是,勝利早晚都屬於有堅定信念的人。
日本八佰伴集團的總裁和田一夫,是日本商界的一位傳奇人物。和田一夫把自家的蔬菜鋪子一舉辦成了年銷售額5000億日元(合40億美元)的跨國零售集團。但是,和田一夫實施的盲目擴張戰略,也給八佰伴國際集團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在1997年,因負債額超過了1000億日元的八佰伴集團正式宣告破產。
在八佰伴破產以後的半年時間裏,日本各界都充斥著對和田一夫的批評,因此不得不使他過著隱居的生活;有時他躲在親戚家中,逃避媒體的追蹤。回憶起這段經曆,和田一夫說:“我一夜之間從天堂來到了地獄,我從家財萬貫淪落到一無所有。我至今仍然隻靠養老金過活。”
但時年68歲的和田一夫並沒有被打倒,1998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又開辦了一家小型的經營顧問公司,希望把他失敗的教訓告訴後來者。
2002年,已達72歲高齡的和田一夫來到了杭州,在杭州的電視節目中,和田一夫仍然對自己的未來滿懷了很大的希望。他說他的谘詢公司都是免費提供服務,他打算在不久後的將來開始收費,並準備在亞洲其他地區開設谘詢公司的分支機構。對於自己的資訊網站,和田一夫的計劃是在2003年前推出英文版和中文版網頁。由此可以看出,老當益壯的和田一夫還有著東山再起的願望,而且充滿了信心。
是什麼力量讓一位72歲高齡、遭遇了人生中最慘痛經曆的失敗者,還能滿懷希望地高唱我們還有明天呢?是他的信念。
隻要精神不倒,人就永遠不會倒。遇到挫折就放棄的人,正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賣自己的人。真正的勇者絕不在人生中的關鍵時刻出賣自己。
信念給人的力量實在驚人,那麼,信念為什麼能產生如此大的奇跡?心理學研究表明:信念通常總是同熾烈、執著的感情和頑強的意誌融合在一起的。作為一個男人,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很多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候,在遠未成功之時就放棄自己的信念。有許多時候,人們距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但一步之遙有些人卻沒有堅定自己的信念,結果永遠地站在失望的彼岸;而有些人卻有堅定的信念,最終品嚐成功之喜悅。
1922年的冬天,霍華德·卡特幾乎放棄了可以找到法老王圖坦·卡蒙墳墓的希望,他的讚助商即將取消讚助。卡特在自傳中寫道:“這將是我們呆在山穀中的最後一年,我們已經挖掘了整整6年了,春去秋來,毫無所獲。我們一鼓作氣工作了好幾個月卻沒有發現什麼,隻有挖掘者才能體會出這種徹底絕望的感受。我們幾乎已經認定自己被打敗了,正準備離開山穀到別的地方去碰碰運氣。然而,要不是我們最後垂死的一錘努力,我們永遠也不會發現這遠遠超出我們的夢想所及的寶藏。”
霍德爾·卡特堅定自己的信念,做了最後的努力,終於發現了近代惟一的一個完整出土的法老王墳墓。如果不是卡特堅持多挖一天,那些不可思議的寶藏也許至今仍在地下不見天日。
由此可知,信念是“永遠的萬靈藥”!而一個人培養信念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個成功的人士,在做一件事時,想像一下成功人士會怎樣處理。越是令人難以決斷的事越應如此。
不要失去應有的熱情
在一個濃霧之夜,拿破侖·希爾和他母親從新澤西乘船渡江到紐約的時候,母親歡叫道:“這是多麼令人心動的情景啊!”
“有什麼出奇的不同嗎?”拿破侖·希爾好奇地問道。
母親依舊充滿熱情,“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或許是被母親的熱情所感染,拿破侖·希爾也頓時感受到厚厚的白色霧中那種隱藏著的神秘、虛無及點點的迷惑。拿破侖·希爾那顆遲鈍的心得到了一些新鮮血液的滲透,不再沒有感覺了。
母親注視著拿破侖·希爾說:“我從沒有放棄過給你忠告。無論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不接受,但這一刻的忠告你一定得聽,而且要永遠牢記。那就是:世界從來就有美麗和興奮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動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須要對她敏感,永遠不要讓自己感覺遲鈍、嗅覺不靈,永遠不要讓自己失去那份應有的熱情。”
直到現在,拿破侖·希爾還從來沒有忘記母親的這些忠告,而且也試著去做,就是讓自己保持那顆熱忱的心以及那份熱情。
在人的一生中,做得最多最好的那些人,必定都具有這種能力和特點。即使兩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才能,必定是更具熱情的那個人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熱心一方麵是一種自發力量,同時又是幫助你集中全身力量去投身於某一事情的源泉。
在波士頓曾有一隻這樣的棒球隊,一直隻擁有極少的觀眾,支持他們的力量很弱,所以他們的表現一直很差,但是,後來他們到了密爾瓦基,這裏的市民對這個新球隊的熱情十分高漲,棒球場擠滿了人,非常關心這個隊並相信這個隊一定可以取勝。
市民們的熱情、樂觀與信賴,給了這支棒球隊極大的鼓舞,第二年就幾乎躍登聯賽的首位。仍然是原班人馬,但在這個球隊內部卻產生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們因此而發揮出從未有過的水平。觀眾的熱情給這個棒球隊輸入了新鮮血液,為他們創造了奇跡。
如果你現在仍舊沒有發現和感受到熱心的放射能力,現在的你可能會不時地受到怯懦、自卑或恐懼的襲擊,甚至被這些心理所困擾、擊倒。要知道,在人身上潛伏著一種力量,隻是並非每個人都知道和了解。許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卑感,常常低估了自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缺少熱情。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精力與忍耐力,都具有重大的潛在力量,這種自信會給予你以極大幫助。
熱愛自己,就會幫助你自己成功。
著急可以 切不可以浮躁
一個“穩”字,是成事之道。你不穩紮穩打,就會把先前付出的一切辛勞像竹籃打水一樣——一場空。
有句俗話:“浮躁能夠急死人”,這句話說得非常形象。的確,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二字,希望通過自己踏踏實實的行動換來成功的人生。同樣,任何一位試圖成大事的人都要扼製住浮躁的心態,隻有專心做事,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為什麼有不少人會精神失常?據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家的觀點,大多數情況很可能是由於浮躁或憂慮造成的。那些焦慮和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適應現實的社會,而跟周圍的環境脫離了所有的關係,退縮到自己的夢想世界,以此來解脫自己心中的憂慮。所以想成大事的男人,首先應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躁情緒。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越著急,你就越不會成功。因為著急會使你失去理智,在你奮鬥過程中,浮躁占據著你的思維,使你不能正確地製訂方針、策略以穩步前進。
隻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不會盲目地讓自己奔向一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而是踏踏實實地去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你就要朝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的接近她,千萬不要著急,心急是吃不到熱豆腐的。
如果能把浮躁的心態稍稍收斂,使它變成一種渴望,一種對成功的渴望,那麼,這種浮躁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帶著它走向成功。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成功心經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穩健工作,力戒浮躁。11歲那年,李嘉誠來到香港。到了14歲,由於父親去世,他輟學打工。再後來,舅父讓他去自己的鍾表公司上班,但他沒有去,因為他覺得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