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助機遇的翅膀飛翔(3 / 3)

當然,一些不幸的“命運”也是客觀存在的。例如,人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時代、家庭等等。身處落後地區、貧困家庭,起點是很低的,要想追上別人也很困難。機會對於窮人和富人來說是均等的,它並不嫌貧愛富,隻要你懂得去觀察,去把握,它將與你常伴。

隻要你善於把握機遇,你就能夠成為生活的強者。強者並不是起點就一定比別人高,有些人都是從最基本的做起。機會就像是路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能夠懂得自己掌握命運的人,就能夠看見這些路標,選擇自己想走的方向。而不敢挑戰命運的人,就看不見任何路標,隻會順著自然變化走下去,過著完全被動的人生。

所以,要想看見機會,第一步便是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弄明白命運與機會的關係。隻有明白了命運的多樣性,才會懂得自己原來有選擇命運走向的權力。而這種命運的多樣性,正是由偶然的機會造成的。有了機會的存在,才會開辟出不同的人生道路。

命運中充滿了機會,而機會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命運,一個機會便能完全改變你的命運,隻要你能夠發現它並把握它。

猶豫不決隻會錯失機遇

還有一個月,艾琳就要離開她生活了4年的大學校園了。這一天,艾琳接到了準備聘用她的那家廣告公司打來的電話,說現在策劃部急需一個人,如果可能的話過兩天就來上班。“唉,這可怎麼辦?!怎麼辦?!”艾琳真的為此事而感到憂心忡忡,雖然這是她向往已久的一家知名的廣告公司,可是此刻她真的沒想好到底要不要去。

這聽起來令人費解,像艾琳這樣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高興還來不及呢,她又為何猶豫不決?原來,當幸運之神降臨到艾琳身上的時候,又給了她一個小小的考驗。

艾琳的老爸在她們當地是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雖然算不上什麼官,可是上上下下門路十分活絡。女兒畢業分配,自然是老爸頭等大事,走走關係,艾琳的工作解決了,是她們當地最有名的一家大的國有企業。據說工作輕鬆,進去用不了兩年就可享受公務員的待遇。

兩份好工作,讓艾琳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留在北京意味著在這偌大的城市裏,艾琳隻有靠自己的打拚為自己謀求一席生存的空間,今後的生活麵臨的無疑是未知的困難與挑戰。而回到父母身邊,則什麼也不用自己操心。難道年輕的艾琳能夠這麼輕易就放棄自己一直以來的理想與追求?周圍的同學、朋友眾說紛紜,搞得艾琳也不知道哪個是對,哪個是錯。

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艾琳的決定卻遲遲沒有做出。最終,沒有踏進那家廣告公司的大門。

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艾琳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在父母的安排下,艾琳糊裏糊塗地進了那家大的國企。還沒過一個星期,艾琳覺得,這真的不是她想要的生活。難道她真的就這樣在這裏呆上一輩子嗎?她是不是不該放棄那家廣告公司呀?

輾轉反側很長時間,艾琳想,要不再給那家廣告公司打個電話,或許還有機會。撥通了廣告公司的電話,艾琳才明白,在猶豫不決中,艾琳已經失去了機會。

機會的流失往往在反複考慮之間,所以,機會來時,你便應打開大門迎接,以免稍有遲疑使你喪失即將到手的機會。每當麵臨一個新的機會,在斟酌得失之間,恐懼便會在你的內心裏悄然出現,阻撓你致勝的決心。這雖然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變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將慢慢累積擴大,當它爬滿你的心,且進而侵蝕你的骨髓時,就難以救治。如果你正抱持著維持現狀較輕鬆愉快的觀念,即應早日醫治,阻止病菌繼續蔓延,從而將殘留在體內的病原完全根除,以免到頭來後悔不已!

至於消除恐懼的方法,隻有從正麵迎擊,別無他法。恐懼一旦被姑息,便會常留在你的身邊,把機會從你身邊逼走。因此,為能獲得機會,就必須先消除恐懼。完成這個步驟,接下來忙不完的工作會迎麵而來,多得使你不得不從中選擇機會,會讓你沒有時間去考慮害怕的問題。

有時候,機會來得太急,反而使人心生猶豫,不知該不該接受。因此,任何人平時即應養成主動接受挑戰的習慣。若有在眾人麵前表演或發表意見的機會,應盡量掌握,一方麵克服心理障礙,一方麵訓練自己的膽識。

偉大的成功和不俗的業績,永遠是屬於少說多做的女性,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會的女性。年輕女性更應牢記,良好的機會完全要由自己去爭取。如果以為個人發展的機會在別的地方,是別的什麼因素,那麼你一定會在機會麵前碰得鼻青臉腫,麵目全非。機會其實包含在你良好的素養、學識的積累、進取的身影之中。

失敗的女人喜歡說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天時不時,地利不利,人和不和,因此好位置就隻好讓別人捷足先登,等不到她們去競爭;而有意誌的女人決不會找這樣的借口,而是靠自己的行動去贏得機會。她們深知,唯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而一旦有了機會,她們決不放棄磨煉自己、完善自己的階梯,正是順著這些階梯,她們才一步步走向理想之巔。

成功沒有秘訣,如果非要說有秘訣的話,那就是立即行動起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要掉的話,隻有隕石。你隻有行動起來,才會發現異樣的景色,才會發現原來的景色是那樣單調與乏味,也才會發現更五彩斑斕的地方其實並不遙遠。

許多女性做事都比較縝密,一件事非等籌劃到自己認為萬無一失,才開始行動,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女性尤其是這樣。其實,人算不如天算,所謂的周密計劃往往會使你坐失良機。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的目標,並非都是“生死攸關”的。而事實上,有許多本來能夠成功的事情,都在遲疑、猶豫中消失。許多女人一開始行動,步子尚未邁出,就想到消極的一麵,想到失敗,這種恐懼心理削弱了她們的自信,限製了她們的潛能,束縛了她們的手腳,使她們遇事不敢輕舉妄動,從而失去機會,流於平庸。

剛踏入社會的女人一定經常會說“這樣貿然行事,無法達到最好。”其實,人根本無法達到最好,但通過實際行動就可以做到更好。隻有行動,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積累彌補不足的經驗,也隻有行動才能使人進步。因此,最踏實的做法就是大膽向前,想做什麼就去做,既而去實現自己所向往的目標,完善自我或完善生活的目標。隻要向著你的目標大膽地行動起來,生活就會走上正軌並使自己創造奇跡。

當然,在行動中去學習,付學費也就不可避免。就像你走路,你總不能怕摔跤而不去學習走路。為此,每個成功人士都敢於嚐試、敢於冒險、敢於做前人未做過的事。其實,嚐試、錯誤,嚐試、錯誤……再嚐試直至成功,這正是學習和進步的唯一途徑。

不要猶豫,行動起來,就有了希望。隻有在行動中嚐試,改變,再嚐試……才會達到成功。有的女人成功了,隻因為她比我們行動得更早、犯的錯誤更多、遭受的失敗更多。“沒有行動的地方,就絕對沒有成功。”停止行動之日,便是完全失敗之時。

沒有機遇 就播種機遇

有一個故事說:上帝給兩個人各一粒種子,並許諾說:“三年後,誰培育出人間最大的花朵,以至我在天堂都能夠觀賞,誰就能獲得飛翔的機會。”

甲立即揣著種子出發。他發誓要找到世界最肥沃的土壤,最優良的氣候條件。

乙沒有出發。因為他覺得腳下的土地蠻不錯,隨手將種子種入土中。

兩年過去了。甲走遍天涯海角,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地,因為再好的土地都有些可疑,似乎仍有更神奇的土地在遙遠的地方召喚他。因此,他的那粒種子一直揣在懷中,無處發芽。

而此刻乙所在的地方,已是漫山遍野的花朵了。這些花朵形態各異,多姿多彩;雖然沒有一朵堪稱大花,但乙不感到失望,因為種花本身的樂趣令他欣喜不已,充滿創意,他更加投入到這項工作了。

第三年春天,上帝站在天堂的大門邊,看見人間有一朵碩大無比的花,而且乙正在忙忙碌碌。上帝還看見甲依然揣著種子到處奔波,像個投機分子。

乙抬頭看見上帝的微笑,趕忙說:“上帝呀,請原諒,我不再想飛!”

上帝感到驚詫:“難道這不是你種花的初衷嗎?”

乙說:“當初我的確是為了飛翔的欲望而種花,並為此漫天撒種,不料機會的來臨竟如此簡單而主動,它也因此在我眼中失去原有的分量。現在,我更重視種花本身,因為它是飛翔之母,它高於一切機會和欲望!”

機遇是自己播種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成功需要幻想,同時更要付之於行動,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實現自己的幻想。如果隻是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夢想著天上掉餡兒餅,而不是腳踏實地地去學習、工作,隻恐怕幻想永遠都是幻想,永遠也不會變為現實。因為我們的成功哲學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功到自然成”,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沒有人會主動給你送來機遇,機遇也不會主動來到你的身邊,隻有你自己去主動爭取。成大事者的習慣之一是:有機會,抓機會;沒有機會,創造機會。

生活中並不缺少機遇,而是缺少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的素質。如果有了很高的素質,即使生活中沒有機遇,也能創造機遇。

同樣是兩個人,麵對同樣的狀況,一個看到的是“失望”,一個看到的是“機遇”。可見,素質不高的人就是機遇擺在麵前也不知道,而素質高的人就連別人看不到的機遇也能發現。

在美國西部開發階段,曾經掀起淘金熱潮。淘金生活異常艱苦,最痛苦的是沒有水喝。人們一麵尋找金礦,一麵不停地抱怨:

甲嘀咕:“誰讓我喝一壺涼水,我情願給他一塊金幣。”

乙宣布:“誰讓我痛飲一頓,龜孫子才不給他兩塊金幣!”

丙發誓:“老子出三塊金幣!”

在這種抱怨聲中,亞默爾發現了機遇:如果將水賣給這些人喝,比挖金礦更能賺到錢。於是他毅然放棄淘金,用挖金礦的鐵鍬去挖水渠,將水運到山穀,一壺一壺賣給找金礦的人。

當亞默爾賣水消息傳出去之後,一起淘金的夥伴們都紛紛嘲笑他“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這種蠅頭小利的買賣。”後來,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饑挨餓、流落異鄉,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發了大財。亞默爾發財的機遇並不是上帝賜給他一個人的,淘金者都深感沒水喝的痛苦,人人都聽到了那一片抱怨聲,可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機遇,甚至還嘲笑亞默爾的做法。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人們往往從表麵上或者從客觀上探尋成功的原因,歸之於條件,歸之於機遇,而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質。亞默爾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沒有的敏銳的洞察機遇的素質,決定了他能夠發現、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遇。

這就是成大事者。他們通過播種,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成功。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你想體味收獲的喜悅,那麼不要羨慕別人的運氣,你想得到什麼,現在就開始為將來的收獲播種吧。常言說:“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播種機會就像蜘蛛布下八卦陣般的蛛網一樣,捕捉飛來的獵物將是指日可待。

〖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