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助機遇的翅膀飛翔
機遇對於女性成功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個環境,都有可供女人成功的發展機遇,緊緊抓住這些機遇,好好利用這些機遇,不斷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而調整自己,就有可能在社會競爭的舞台上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抓住時機是成功的關鍵
機遇不僅對男人重要,對女人也同樣重要。一個女人能否成功,往往就看其是否善於抓住迎麵而來的機會。善抓時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奪得事業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否抓住這樣的時機,不僅是一個女人成敗的關鍵,也是一個女人事業成敗的關鍵。
著名學者阿瑟·戈森曾問著名演員查爾斯·科伯恩:“一個人如果想要在生活中獲得成功,需要的是什麼?大腦?精力?還是教育?”
查爾斯搖搖頭:“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你成功。但是我覺得有一件事甚至更為重要,那就是,如果你掌握了審時度勢的藝術,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與他人的關係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們會自動找上門來的!”
審時度勢,抓住時機的確是成功的關鍵。看準時機,掌握好審時度勢的藝術,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敏銳的觀察力。時機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有時甚至在人們意料之外出現。如果不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那就不可能看準時機並抓住它。在希臘神話中,幸運女神福耳圖娜的形象是一位站在車輪上的少女,蒙著雙眼。這意味著她雖盲目,卻不是隱形的。一個人如果肯銳意進取,留心觀察,他就一定能看準“幸運”。
(2)要提高自己的預見能力。掌握好審時度勢的藝術最基本的方麵是要看準事物將會向何處發展,要知道,未來並不是一本合上了的書。大多數將要發生的事都是由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所決定的,緊緊抓住現在這個時機,采取行動,就會減少將來的麻煩,或在將來能得到好處。
(3)提高洞察力。科學的洞察力,就是俗話所說的“一眼看穿”的能力,它表現在能迅速地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對一些表麵上似乎不同的事物,能迅速地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或彼此之間的聯係。洞察力的高低與審時度勢的能力成正比。在事物未萌發時便能科學地預見其出現,是一等洞察力;在事物萌芽狀態時能正確地認識它的性質與意義,預見它發展的趨勢,是二等洞察力;事物成長起來以後才能認識它,屬於三等洞察力。很明顯,卓越的洞察力是審時度勢、看準時機的關鍵。
(4)要有自製力。看準時機的關鍵是一個“準”字,過遲的行動固然會貽誤時機,而過早的行動也往往欲速則不達。“準”字沒有靈丹妙藥。它是一種智慧與自製力的結合體。另外,也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問題的。我們的每時每刻都是與其他人共享的,每個人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因此,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對看準時機也是非常重要的。
(5)善於尋找時機。一般說來,風險和時機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風險小,許多人都會努力追求這種機會;如果風險大,許多人就會望而卻步,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少數敢冒風險者往往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好時機。因此也可以說。時機就是對人們所承擔的風險的相應補償。女人要想成功,就必須贏得時機,並對時機與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從實際出發,迎著困難上,敢於承擔風險。隻有“著重於機會,而不著重於困難”的女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機會,取得最大的成功。
借助機遇的翅膀飛翔
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有這樣的女性:她們認為機會隻不過是一筆成功的交易或一次職務的升遷等。其實這是一種狹義上的認識。這樣的淺薄認識,這樣的人生價值觀,實際上是從根本上誤導自己。其實機會涵蓋的範圍很廣,它意味著當眾人皆陷入消極的泥潭中時,你卻能積極思考出一條走出泥潭的途徑。機遇是在強大壓力之下圓滿完成任務中產生的;機遇是不受緊張、衝突和自疑的牽絆;機遇是接納自己的一切,求得內心的寧靜,達成人們的願望值並享受充滿自信的愉悅。
朝著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前進,盡量利用造物主慷慨賜予你的才華和能力,這樣不僅能抓住機遇,而且還能創造機遇。
在女人的一生中,一定會有失意和挫折的時候,但是不應該放棄,隻要堅持下去就能跨越困境。悲觀的人隻看見自己的錯誤和弱點,樂觀向上的人則專注於自己內心的力量和創造力。
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心胸開闊與樂觀,這樣你就會聽到機遇在敲門,而且是在叩你的心扉。
有些女性缺乏立即行動起來的精神,從而貽誤能夠完成目標的機會。把眼前垂手可得的成功推到下周或明年,這是一種浪費,因為你隻在眼前、今天、此刻擁有這個機遇。
那些不能踏實做事的女性,總是喜歡空想,期待明天或不久之後出現奇跡,這樣不切實際的女人的一生注定是失敗的一生。人隻有依靠自己的才華、自己的決心、自己的信念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工作,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成就。
因此,你的人生正等著你去創造,你隻需要開始享受工作樂趣即可。你擁有一切基本自由,諸如更換工作、接受教育、接受訓練、開創事業、創新產品的自由。有了自由,人人都可以按照個人的能力和夢想,去追尋成功與幸福。
作為現代社會的女性,隻要能夠敗而不餒,掌握機會,鍥而不舍,就一定能夠成功。
成敗與主觀上的準備是密不可分的,但準備是需要在良好的個人環境中進行的。那些做事功虧一簣的女性,除了毅力不足之外,還有心理承受力超過了限度,使思維角度偏移。過猶不及,懶散的無準備心態與沉重的患得患失心態是一樣的,都會把機遇弄糟。隻要能夠準確地看清他人失敗的原因,並抓住機遇不鬆手,你就能看到幸運女神扇動著潔白的翅膀降落在你的肩頭。
善做準備才能贏
機遇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一個人相信命運是可以創造的,那麼也就等於承認命運往往光顧那些抓住機遇不撒手的人。
所羅門說過:“智者的眼睛長在頭上,而愚者的眼睛是長在脊背上的。”
卡耐基有一次對一位剛從意大利回來的先生說:“同樣在歐洲旅遊,但不同的人所得的收獲是大為不同的。”心靈比眼睛看到的東西更多。那些呆頭呆腦的凝視者隻能看到事物的表象,隻有那些富有洞察力的眼光才能穿透事物的現象,深入到事物的內在本質之中去,看到差別,進行比較,抓住潛藏在表象後的更深刻、更本質的東西。
有些人走上成功之路,的確歸功於偶然的機遇。然而就其本身來說,確實具備了獲得成功機遇而抓住機遇的能力。這就是機遇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的精髓所在。
生理學家貝弗裏奇說過,機遇隻偏愛那些有準備的人。為什麼有的人眼看著機遇到來了又溜走,而有的人卻抓住了這一珍貴的機會呢?這就是因為有的人在機會到來之前無所事事,碌碌無為,而有的人卻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來迎接機遇女神。所謂準備主要是指為成功而長期進行的堅韌、紮實的知識儲備和辛勤刻苦的勞動,以及在機會到來時的全力拚搏和衝刺。一位人才學家曾說過,事業成功的三大要素是天賦、勤奮和機遇。可見,機遇固然重要,但更離不開天賦和勤奮。成功者並非天生是機遇的寵兒,大多是在經曆了奮力拚搏、曲折辛酸之後才得到機遇女神的青睞的。
居裏夫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一生共獲得了10次獎金、16次獎章和幾十個國家的106個名譽頭銜,其中有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獎。她和丈夫彼埃爾·居裏共同發現的放射性元素鐳,不僅為醫學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奠定了現代的原子物理學基礎。她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她有好的機遇嗎?沒錯!她的確有很好的機會,但這機會是她自己經過長期的準備才降臨在她頭上的。
居裏夫人的青少年時代是在不幸中度過的。她的父親是一所學校的物理學教授,母親曾當過女校校長。她本應該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生活,但當時的波蘭正淪陷為德國、俄國、奧地利的殖民地,街上到處都是俄國的警察、官吏。瑪麗就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在她5歲的時候,不幸籠罩了她的家庭。先是父親被降職減薪,因為他頂撞了俄國校長,再後來由於父親投資不慎,喪失了全部家產,家中變得四壁空空,一貧如洗。接著,瑪麗的大姐又因病過早地離開了親人。這使瑪麗一家的生活變得相當艱辛。沒過多久,瑪麗的母親又去世了,家庭再次被悲痛的氣氛籠罩著。小小的瑪麗,早早地嚐到了生活的殘酷。
以優異的成績從初中畢業以後,瑪麗做了家庭教師,那一年她才16歲。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她沒有一點怨言,反而冒著坐牢的危險參加了愛國青年的定期聚會。18歲時,瑪麗決定到偏僻的鄉下去教書,因為這樣可以多賺些錢,供二姐讀大學。
在鄉下,瑪麗不僅幹著家庭教師的工作,而且義務給一群貧苦的孩子上課,她感覺到作為一個教師是非常光榮的。除此之外,她還自學一些課程,因為她也渴望像二姐一樣有朝一日能夠坐在大學的課堂上。她決定在資助完二姐以後,自己也要上大學。這期間,她和主人家的大兒子相愛了,沒料到主人家一致反對,他們都認為她出身低賤,不配自己的兒子。初戀失敗了,瑪麗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她很想離開這塊令她傷心的地方,但她不能走,因為正在讀大學的二姐需要錢,年邁的父親需要她撫養。每想到這些,瑪麗就拚命地工作,拚命地讀書。
終於,在瑪麗做家庭教師的第六個年頭裏,二姐從大學畢業了。於是,瑪麗離開了那塊窮鄉僻壤,來到繁華的大都市巴黎。24歲的瑪麗實現了她的夙願,坐在了當時最著名、最傑出的巴黎索爾本大學的教室裏。上課時,她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一絲不苟地記筆記,她要把失去的6年光陰補回來。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瑪麗的一日三餐非常簡單,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她所喜愛的物理學上。才幾個月,原本健康、紅潤的瑪麗就變得蒼白,幾次暈倒。尤其是冬天的日子更難熬。瑪麗的住所裏相當地冷,沒有錢買煤,她隻好把能穿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把其餘的衣物壓在被子上。實在冷得受不了,她又拿起唯一的一張椅子,壓在被上。瑪麗就是這樣艱難地度過了冰冷的冬天。
為了做一項實驗,瑪麗去向一位年輕有為的法國學者請教,這位學者就是居裏先生。幾次交往以後,兩個人傾心相愛了,他們決定把精力都用在科研上,實現他們的科學夢。在居裏夫人攻讀博士的時候,她選中了鐳射線作為研究對象。這是人類一個未知領域,她下決心要闖一闖。陰冷潮濕的地下實驗室,成了她和居裏攻克科學難關的場所。居裏在屋裏專心地做實驗,居裏夫人在門口費力地攪拌著一口大鍋裏沸騰的鈾瀝青礦殘滓溶液,他們要從中提煉出一種未知的新元素。四年的奮戰,他們提煉了好幾噸殘滓,終於從中提煉出了l公厘純鐳。沒過多久,居裏先生又與醫生合作,研究出了用鐳射線治療癌的療法。
1903年12月,居裏夫婦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使人類產生了一種治療癌症的新方法和推翻當時物理學上幾種基本學說的新學科。
從一個不幸的小女孩變成一名成就卓著的女科學家,居裏夫人的成才經曆告訴我們要時刻準備著,無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也不放棄的重要性。從做家庭教師開始,瑪麗就一直在為未來做準備,為有所成就做準備。在艱難困苦的環境裏,她始終沒有放棄學習,這使她在24歲才走進大學時仍然聰慧過人。如果沒有幾年家庭教師生活的鍛煉,沒有幾年堅持不懈的學習,今天未必會有“居裏夫人”。機會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隻要你肯為自己創造條件,成功就會及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