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將主的長子,就算是蠢的像頭豬,也不用擔心這輩子生活沒有著落。隻要龐爰能夠在將主的位置上致仕,他的幾個嫡子多半會有安排。
這是國君對士大夫的優待。
就算是暴躁如趙章,也不敢壞了這個規矩。
國君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需要臣子去為自己征戰四方,為他治理國家。真要是和所有的臣子鬥離心離德了,那麼趙章還有什麼權威可言?沒有威嚴的君王,隻能成為擺設。
但是龐詡不一樣,他是從小跟隨父親征戰,不敢說學會了父親十成十的帶兵作戰的能力,也至少六成的本事讓他學去了。而且他清楚,龐氏出身於一個小家族,就是個不入流的小地主。想要將這份富貴繼承下去,對於龐氏家族來說,每一個子弟都不能懈怠。一旦家族後繼無人,他們這一輩獲得的榮華富貴,都將成為過眼雲煙,湮滅在世家大族的偏見之中。
對於這個兒子,龐爰是寄托了莫大的期望。
畢竟就算是兒子,也有親疏之分,那個喜歡更多一點,那個歡喜少一些。而龐詡被父親喜愛的原因不言而喻,他是繼承龐爰政治遺產最可靠的人選。
看到兒子準備登城,就連龐爰也有點緊張。
但是他很快就想到兒子的目的,趙軍遠道而來,沒有時間去打造哪些結構複雜,費時費力,還需要一流工匠的攻城器械。就拿雲梯來說,最好的雲梯是墨子建造的帶軲轆和伸縮的雲梯,可以在遠離城牆的時候就架設完畢,士卒將這種雲梯運送到城牆附近之後,直接能夠在雲梯中間的高台登城,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這在攻城中有一個限製,需要士卒先把護城河給填上,要不然雲梯移動不過去。
但是打造這樣複雜的雲梯,不僅費時費力,還需要手藝精湛的工匠。墨家是能做到,但這也是墨翟,擁有一支龐大工匠隊伍。但是趙軍卻沒有這等能力,趙軍還沒有如此精湛工藝的工匠。
就算是有這樣的工匠,趙軍也等不起。因為製作堅固複雜的攻城器械,耗費的時間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沒有十天半月,恐怕真不行。
而馬邑不過是橫在趙軍麵前第一個衛國重兵把守的城邑,對於作戰的雙方來說,馬邑的爭奪直接影響著整個戰爭的走向。一旦馬邑被攻克,衛公必然慌亂驚恐,不管是吞並衛國在大河以北的國土,還是繼續南下,主動權都在趙軍的手中。所以,在龐爰的計劃之中,馬邑拿下一定要快,趙軍主力絕對不能再馬邑耗費太多的時間。隻有拿下了馬邑,趙軍就能將這座城邑作為自己在大河南岸的後勤基地,從而深入衛國腹地作戰。要不然,陶丘的軍糧運送絕對是個大麻煩。
可一旦出現了意外,要讓衛國軍隊守住了馬邑,對於沒有足夠糧食,缺乏長期作戰的趙軍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
越快拿下馬邑,趙軍的優勢和主動權就越明顯。
反之亦然。
當然,要是成為第一個登城成功的趙軍將領,龐詡的功勞也足以讓他在趙軍之中獲得一席之地。成為趙軍之中冉冉升起的年輕將領中的翹楚。
“兒郎們,誰我登城!”
“少將軍威武!”
在戰場上,一個準備登城的武將,如同大馬猴似的暴露在戰場敵我雙方的視線之下,肯定是危險的信號。這對龐詡來說,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但是他別無選擇,武將,除了那種以智慧取勝的將領,依靠勇武獲得士卒愛戴的將軍不得不麵臨一個終極問題,上,還是不上?
必須上。
這是武將獲得軍威的方式,也可以說是一條捷徑。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武將可以靠著排兵布陣就能火的士兵的尊重和愛戴。
隻有帶頭衝鋒的將領,才能讓士兵獲得強的信念,因為他們的將軍在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
龐詡別無選擇,同時也很享受這種衝鋒的過程。因為他是迎著榮光而戰,同時他塑造的是軍隊的軍魂。
咚……
勾住它。
在城牆邊上,幾個趙軍士兵同心協力將一根原木製成的滾木給勾住了,頓時,引起一群士卒撲上去,手忙腳亂之餘將滾木的一頭給拉緊之後,在城頭上的衛國士卒卻支持不住了。
滾木就是一根兩頭拴著麻繩,然後從城牆上往下扔的重木,重力作用下,可以像是蓖黍米一樣,將爬在雲梯上的敵人全部掃落下去。一般來說,有兩種滾木。一種是在城頭修建巨大的架子,滾木懸掛在架子上,需要的時候放下放。另外一種是由士兵拉著放下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