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反攻輪不上衛軍,主角肯定是魏國的武卒。
但這些龐爰能看不出來嗎?
乳臭未幹的小子,這就是沙場老將龐爰對邊子白的看法。從來沒有改變過,當然,他也不會認為衛國就這麼點軍隊還能給他的大軍造成多大的威脅。他自始至終的目的就是完成國君對他的作戰要求,威脅甚至要攻克帝丘。
真要是沒有打下來也不要緊,畢竟攻克一個諸侯的國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衛國的帝丘營造三百年,比錢糧,衛國從來不會認為自己不如趙國。加上衛國屬於那種被打怕了的諸侯,天生的受迫害狂。曾經朝歌幾百年的王城都被攻破了,帝丘想要不被攻克隻有一個辦法,不停的修建,耗費巨資不停的營造。城牆不停的加厚加高,防禦設施一再擴建,就連護城河都要每年冬天挖一遍,拓寬一些,要不然衛國君臣總覺得有種這一年白過了的感覺。
可以這麼說,衛國的國都比趙國的邯鄲還要難以攻克。
就算是察覺到趙軍的反常,但邊子白還是無法確定,趙軍的真正目的。因為從進攻的點上,馬邑是衛國腹地,趙軍勢必要延長他們的補給線,才能讓大軍安穩的發動進攻。一旦馬邑難以固守,就必須增援。帝丘的中軍是不指望了,下軍倒是有可能。但公子岐已經進駐馬邑的情況下,恐怕也無法拿出太多的兵力增援。
要是平邑還沒有戰事……
恐怕,上軍就不得不放棄大片朝歌以北的國土和城邑,將兵力調去馬邑。可以說,一旦趙軍的目的是戚邑,這麼做會增加趙軍破城的難度。因為衛軍在戚邑的防禦實力會增強。但如果隻是為了衛國大河以北的國土呢?
這豈不是將大片的國土都拱手讓給了趙人?
想到這裏,邊子白也是緊張不已,這是陽謀,龐爰地陽謀。
既然是陽謀,想要破除就不那麼容易了。邊子白立刻招來應龍,給他下達了命令:“應龍。”
“末將在!”
自從當上了中大夫之後,應龍的心氣一下子高了起來。立功心切的心情在整個刀營都彌漫開來。所有人都知道,要是刀營沒有做出讓人信服的功勞,恐怕最後他們這些人多半會被冷落。最後泯然眾人而已。
但是這對於好不容易獲得衣冠身份的遊俠們能容忍嗎?
所以,想要保住這份容易和富貴,他們必須要立功,立首功。
邊子白指著輿圖上的幾個城邑道:“帶著你的人,潛入趙國,想盡一切辦法混入陶丘城內,伺機而動。”
“大人,意思讓我們燒毀趙軍的糧草?”應龍試探的問。
邊子白沉吟之後,搖頭道:“潛伏下來即可,等待破城的機會。”
應龍聽到邊子白竟然想要破城,頓時瞪大了眼睛,上軍的兵力就這麼點人,怎麼可能破城?這不是開玩笑嗎?
可邊子白卻不為所動,絲毫沒有改變心意的打算。也沒有給應龍解釋下去的想法。反而等應龍離開之後,整個人如同被抽空了一般,無力的坐在了席子上,盯著眼前的輿圖怔怔地發呆。良久,才開口詢問子弟孫伯靈:“我做了怎麼多的準備,但是龐爰僅僅是改變了一個進攻的方向,一切布置都變得毫無用處,是否很可笑?”
孫伯靈眨巴了一陣眼珠子,他雖然也很失望。當然失望的是,他沒有機會看到幾萬大軍在城下廝殺的大場麵。
但要說失誤?
恐怕真沒有看到,躬身道:“老師,弟子看來,老師能夠做的都做了。但畢竟趙軍實力強大,尤其是衛國幅員不足以,才有了如今的困局。但是弟子認為,老師做的對。如果從一開始防禦目標放在戚邑的話,結果可能更糟。”
這話在理。
邊子白不是沒有考慮過在戚邑抵禦來犯的趙軍,但是那樣一來,趙軍可以肆無忌憚的控製大河以北所有的衛國國土和城邑。
總不能還沒有開戰就陷入巨大的被動之中吧?
孫伯靈見邊子白情緒有點低落,問道:“老師,接下來我們怎麼做?”
邊子白抬眼的那一刻,似乎想到了對策,目光再一次彙聚起來,給人一種深邃的光芒:“等,等龐爰大軍攻擊馬邑之後再說。顯然,龐爰將大軍的集結點放在陶丘附近,之所以一直派遣斥候,不過是迷惑我們。不如就將計就計,讓他先得意一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