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兵之禍(3 / 3)

能讓他看得順眼的人本來就不多,公孫鞅自甘墮落卻不為所知,已經讓他深感不安。

現在孫伯靈也如此,南卓就有點受不了了。

孫伯靈依舊彬彬有禮道:“那麼請南公子繼續聽小子說軍隊和公孫叔父的事。”

“軍隊主凶,起刀兵之事,主殺戮之厄,自古哪裏有仁義的戰爭?就算是流傳的仁義之戰,對己是仁義,但是對彼豈不是殘暴?所以小子才認為軍隊是凶煞之地,既然是凶煞之地,任何仁義君子在軍隊之中就會寸步難行。”

“士卒沒有向勇之心,沒有爭勝之氣,為將者不能以善惡來對待士卒,不能以寬厚來容忍錯誤,不能以姑息來緩和矛盾。所謂雷霆之擊,非殘暴,而情非得已。陣痛之後的煥然一新,才是真正的目的。公孫叔父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說理不能讓士卒改變,於是采用了最為有效的辦法,隻不過這個辦法讓一些人失去了改過的機會。但是更多人看到了犯錯的危害,自然恪守軍紀,眼下因為犯錯而懲罰士卒,是為了在戰場上不會出現因為不遵守軍紀而導致的大潰敗。一旦大潰敗發生了,從主將到士卒都將麵臨一場無法挽回的屠殺,這才是公孫叔父的目的,他並沒有自汙,而是用他的手段讓更多人懸崖勒馬,挽救千萬人啊!”

屈辱。

南卓的內心湧現出無窮無盡的屈辱,他吃驚於自己什麼時候竟然連小孩子鬥嘴能會輸的境地了。

他什麼時候如此弱過?

可問題是,孫伯靈說的每一句話都似乎言真意切,根本就沒有可以攻擊缺陷。這讓他很難受,也很沮喪。

更可笑的是,孫伯靈竟然驗證了公孫鞅殺人,竟然是為其他人好!

這等荒謬的故事,竟然還說得通。

這讓南卓哪裏還有地方說理去!

當然,孫伯靈還有一個意思沒有說,主要是給南卓留著麵子呢?就是:公孫鞅是個聰明人,他難道看不出來用君子的一套辦法在軍隊之中,他會被吞的連骨頭渣子不都不剩,難道公孫鞅看出來了,南卓就看不出來?

這些話,南卓也是沒臉去問的。

短暫的休息之後,軍隊開始再次行軍,不過這一次在抵達目的之前都不會有休息。行軍隊列之中,軍官一個勁的催促著士卒跟上隊列,而士卒的體力也在快走了一天之後,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士卒雖然疲憊,但幾乎都不需要催促都站了起來,之後的行軍路上,臉上的笑容也慢慢隱去,變成了堅毅的咬牙堅持。

在濮水邊上,一個抱著一柄奇怪武器的中年武士,詢問在河邊抓魚的漁翁。武士灰白的頭發,額頭上還耷拉著一綹束發,要是在往日裏惠風和暢的天氣,他額頭前那一綹束發會隨著風輕輕擺動,給人一種高人誌士的氣勢。

可是如今,汗水,塵土,將這一束頭發完全粘結在一起,黏糊糊的沾在了額頭上,加上灰頭土臉的額風塵仆仆,高人的氣勢再也無法找到蹤跡。反而給人一種狼狽的感覺。

“船家,可見過軍隊路過?”

“軍隊?今天沒有見過。但是昨日傍晚的時候確實有軍隊在河畔駐紮。呼啦啦一大片人,據說好幾萬,十多年沒有見過這等大軍路過濮水了,說起來這是軍隊不錯,買了某的不少漁獲。”

“怎麼可能?昨日晚上就在此處駐紮?”

“我騙你有什麼好處?”漁夫不高興了,衛人是非常注重名譽的,對方的質疑有損於他的名譽,是個人都要鬧情緒。

武士苦笑道:“兄長休要懊惱,是小弟的不是……”

可能是漁夫今日收獲不佳,還連帶著遇到一個看著很可疑的家夥質疑他的人品,性格耿直的指出對方說話的語病:“你看著比我還老,叫我兄長合適嗎?”

武士愕然,他眼神不善的看著對方的獨木舟,還有那個在普通人眼中或許是壯碩,但在他麵前不值一提的小身板。心中冒出一個不善的念頭來:“要是老子把這老小子從河岸上踢下去,不會有人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