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魯公回答。
邊子白問:“之後鄭國就沒有再參加魏國主持的盟約了,但是鄭國從來沒有背棄過文侯時代的盟約,這是鐵定的事實。所以說,鄭國和我等諸侯都是盟友。如果盟友受到了盟友的攻擊,是否是背信棄義?”
“這當然是背信棄義,如果這不算是背信棄義,天下還有信義可言嗎?”魯公覺得自己的智商被小瞧了,表現的有點不耐煩。
子思在邊上暗暗替邊子白捏把汗,別人不知道,他可清楚這位魯公姬奮的性格是如何乖張?真要是惹怒了他,可沒什麼好果子吃。見邊子白還要問下去,子思開口道:“子白,不要賣關子,有什麼辦法還請快快說。”
沒想到魯公姬奮表現的很大度,擺擺手道:“不礙事,國相不用催促,還請邊大夫之後解釋。他年紀小,對當年的事不清楚,也情有可原。”
子思有點哭笑不得,這個魯公姬奮竟然在這個時候開始大度起來,還用邊子白年紀小來解釋,倒是挑不出什麼錯處來。
邊子白並沒有收到影響,自顧自的說了起來:“小子查閱過衛國內史府的文獻,威烈王十六年,魏侯於戚邑盟誓,韓鄭諸侯皆在;之後韓鄭交戰不斷,魏侯卻偏向韓人,並非主持公道。伺候,安王七年之後,因為子陽門人弑君,惡於諸侯,鄭國孤。但是鄭國還是我們的盟友,將魏國侍奉為盟主之諸侯,何其不幸哉?”
“這個,你是說讓寡人找魏侯,然後將文侯的盟約拿出來讓他主持公道?”魯公也不傻,大概已經猜到了邊子白想要說的意思。隻不過他還沒有看到邊子白的真正用意。
“非也!”邊子白笑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魯公去找盟主魏侯可以提一個要求,將殘害盟友的韓國剔除盟約諸侯之中。”
“這個容易,魏侯應該不會拒絕。但是如此一來,於寡人又有什麼關係?”魯公覺得邊子白的想法有點繞圈,他都有點感覺暈了。
而太子訓和公子岐更是一臉懵逼,他們原以為邊子白是要讓魏侯因為韓國背信棄義,而出兵討伐韓國。
可是一轉眼,邊子白說的並不是這個意思。
反而繞來繞去的,都是幾十年前的陳年往事,連很有耐心的魯公都覺得肚子裏貓爪子撓似的,有點上火。可是他又覺得邊子白既然說了,自然有他的道理,想來想去,還是先忍一忍,繼續問:“單憑大夫主意,要是計策能用,不防讓寡人去通融。”
邊子白舉起手指,仿佛指向天空似的故弄玄虛的味道很濃,但是他一開口,魯公等人都接連變色:“請求魏侯將韓國這等背信棄義之人開革出盟誓之列,此事魏侯是不會拒絕的,因為魏侯對韓國已經不滿了,卻被趙國拖累無法出兵。其後韓既然不在盟約保護之內,可以聯絡秦、楚發國書,邀請秦楚參加討逆的行列之中。討伐不忠。但是魏侯多半不會願意楚國參與中原事務,最後秦國必然會成為其唯一的選擇。”
“屆時聯軍隻要請求魏侯開放函穀關,魏侯礙於盟約,應該不會拒絕。”
太狠了。
魏侯可能到時候會稀裏糊塗的答應下來,然後韓就要倒血黴了。魯公看邊子白的眼神都變了,要是按照他的想法去做,那是泄私憤,很低級。可是邊子白的想法確是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上,一旦啟動,隻有韓國被打趴下了,不算完!
在場有一個算一個,無不倒吸一口冷氣!
看向邊子白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才十六歲啊!都已經壞成這樣了,要是活到六十歲,能壞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