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神童莊周(1 / 2)

“本官,太宰曹安。”

孟母很奇怪地看著曹安,歲數大了一點……不對,她是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曹安會突然跟他說這些,絳城已經到了,哪裏來說,他們應該就此分別。她自然知道曹安的身份很不一般,能坐著軒車出門的貴族,恐怕身份在鄒國也是第一等的。

孟孫氏已經是沒落的家族,就算是魯國的公族旁係,但恐怕如今也是落魄戶而已。孟母並不想自己帶著兒子成為巴結權貴的附庸,這樣兒子長大之後,將難以麵對。

恐怕也不會有什麼達官貴人能看上曾經顯赫一時的孟孫氏。

“見過大人!”

孟母道萬福,她覺得對方看她的眼神怪怪的,讓人很不舒坦。

不對,不是看他,而是看孟軻的眼神很奇怪。可是沒辦法,孟軻是亡夫唯一的血脈,絕對不能改換門庭。

曹安從軒車上下來,這種高輪馬車也就是魯國和魯國一些附庸國才會沿用。因為地盤高了之後,車行駛起來很不穩當,坐在上麵看著威風凜凜,其實並不舒服。而且上下車需要有人攙扶,不然有踩空的危險。

其實是還是當下的衣服太累贅,一不留神就掛住邊邊角角,稍不留神,就能臉著地。

“此子聰慧,但絳城無名師教導,頗為可惜……”

曹安還沒有說完,孟母的眼睛都亮了,就她現在的情況,想要讓孟軻接受完整的教育幾乎不可能,最多恐怕也就是認字而已。或許十幾年之後,孟軻可以憑認字,在城內謀取一份小吏的差事,也算對得起亡夫一家了。家貧子讀書無門,也是當下的常事。

可要是曹安招孟軻為弟子,恐怕孟軻的命運將要徹底改變。

想到自己含辛茹苦,還不知道如何將孟軻教育成人,卻因為一場意外的相遇,竟然撥雲見日般的解決了所有的麻煩。

孟母並不擔心她是否有能力將孟軻拉扯大,養大一個孩子對有些人來說,或許不容易,但是對孟母來說,不難。技術工人,在當下就是這麼自信。

可是孟孫氏可不是普通的家族,就是算是沒落了,但流淌的也是文王的血脈。孟軻絕對不能成為一個平民,至少在她此生不願意看到孟軻將來為一日三餐而奔波。因為一旦成了平民,孟孫氏隻會越來越落魄,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貴族社會中來。可是曹安不一樣,鄒國就算是不入流的小國,曹氏是鄒國的公族。要是孟軻拜在曹安的門下,他將來出仕至少不會太難。即便,鄒國的存在感很弱,到了幾乎被所有諸侯忽視的地步。

想到這裏,孟母急忙跪下,五體投地,激動道:“恩公!”

孟軻別看淘氣,但是絕對激靈,隻是小孩子心性沒有定型。不過見到母親下跪,他自然不能在邊上眼睜睜的看著。也乖乖地跪在一邊,學著母親的樣子。

曹安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因為從攀談之中,他已經知道對方正寡居在家,並且準備給丈夫守節。這種情況不多見,也不提倡,但是作為男人,恐怕真遇到這樣的好女人,少不了讚歎兩句:“快快請起。”

“快,軻,給你老師叩首!”

“別,千萬別。我沒有打算收孟軻為徒。”

……

曹安看著一臉淒涼的孟母,心頭有點不落忍,但還是解釋起來:“安,才學不足,恐讓天下智慧之士失望。但是安有一個建議,不知該不該說。”

“還請大人明示。”這時候孟母跪也不是,站也不是,好在孟軻激靈,扶著母親站了起來。

曹安這才說起來了自己的建議:“絳城太小,公族之中多是曹氏不成器的子弟,如同鄉下的土雞瓦狗,見不得大世麵。然孟孫氏後裔在魯恐不被人喜,並不適合在魯地求學。但中原還有幾座大城底蘊深厚,名流雲集,賢達聞人不計其數。安受命於魯君,列席衛公之夏日宴席,將複君命後去帝丘。”

“帝丘?”

“對了,剛才安教授令子《千字文》正式帝丘一位賢達所著,邊子是也!安還聽說衛國名士王詡也在帝丘收徒,他可是前楚令尹,地位顯赫,才學出眾。當下安不知夫人是否有謀生之術。如有,不如帶著令郎去帝丘碰碰運氣。令郎才思敏捷,雖然早慧好動,但名士收徒不拘一格,一旦被錄入門牆之內,十年之後必將名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