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神一般的操作!(2 / 3)

這個結果,讓苟變愕然。

他這是錯怪了邊子白,《吳子兵法》恐怕真沒有成書。隻不過是隻言片語的簡牘,而邊子白將整卷書給整理了出來。按道理來說,他學習的兵法是貨真價實的吳起的用兵兵法。隻不過,加入了一些邊子白的自己的文字,也不全。俗稱,夾私。

而邊子白呢?

心中大定,他怕的是王詡還有另外的藏書點,甚至將大部分的《吳子兵法》的篇章都整理出來,放在別處。可沒想到,王詡手裏也沒有多餘的,這就簡單了。至少,邊子白能夠妥善處置,至少不會被

冠以用假貨來糊弄人的小人了。

王詡根本就不在意,他手中的兵法,經過邊子白整理之後已經很完整了。缺失的內容,根本就是吳起還沒有寫而已。

不過王詡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辦法,邊子白的做法給他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思路。王詡是一個沒有從軍經曆的文士,他這個年紀也不太可能去帶兵打仗。就算有機會,恐怕也沒有那個國君會放心將軍隊讓他來指揮。而小規模的戰爭,他也不屑指揮,就算打贏了,也說明不了什麼。但是規模宏大的戰爭,恐怕真沒有那個心大的諸侯讓他為將,畢竟他連帶兵的經驗都沒有。

名將,都是在戰場上搏殺出來的人。沒有經驗,就沒有說服力。

可是,他也有一套成熟的軍事理論。用自己的名字署名的話,他發現了一個讓他很難接受的現狀,誰看啊!一個連帶戰場都沒有怎麼上過的文士,還敢寫兵法?

王詡竟然在不經意間,他發現了一條捷徑。吳起的名頭很響亮啊!是老朋友了,用下下按吳起的性格肯定不會在意的,王詡如是想到。

一條可以讓他的軍事思想廣為流傳的絕妙辦法,夾私。

反正吳起死了,死無對證不是?

他作為吳起的畢生摯友,幫忙老朋友將一生的才學整理成書,不敢說功德無量吧,至少也是情誼似海。夾帶一些自己的想法,似乎也可以。

第220章神一般的操作!-->>(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作為吳起的畢生摯友,幫忙老朋友將一生的才學整理成書,不敢說功德無量吧,至少也是情誼似海。夾帶一些自己的想法,似乎也可以。

王詡想到這裏,看向邊子白的眼神頓時堅定了起來,眼下他需要震懾住眼前的這個小家夥,不要讓他看出跡象來:“老夫和吳起是莫逆之交,以前可是經常在一起暢談,可惜英年早逝,留下的兵法也隻是剛剛起草,但是……他曾經向老夫談起過兵法如何立言。”

“願聞其詳。”邊子白無奈,誰讓他不認識吳起呢?更氣人的是,王詡和吳起的好友關係可是幾十年,之後更是在楚國共事十多年。王詡知道的吳起,肯定更加有說服力。

隻要吳起說過如何著書立說,將一身所學傾注在兵法之中,恐怕還真有過這樣的打算。

立言,不僅僅是儒門的專利,任何一個學派,都有將思想流傳下去的迫切願望。著書立說,就成了任何學派都不敢忽視的最重要的工作。可以說,一卷書,可能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畢生的智慧結晶。吳起是一個在政壇,軍事領域,都有卓越建樹的超級大牛,他真要有著作傳世的話。所有人都會奉為珍寶的,想到此處,王詡的心中就一陣興奮。

而且,吳起死的太突然,身邊根本就沒有其他人可以替代他著書立說,唯獨一個王詡可以。

王詡不但帶走了吳起這些年留下的一些簡牘,他還熟悉吳起在楚國施政的所有政令和想法。如果有一個吳起研究協會出現的話,王詡是絕對的權威,甚至是唯一的權威。

王詡見邊子白退縮了,心頭頓時暗樂,心說:“小子,和老夫鬥,你太嫩了一點。”

“圖國不外乎內政邦交,前者畜民,後者結盟,此乃內修外聯,暗合圖謀之道也!再則,天地人三者為天下至理,五行乃其演化,軍中交戰暗合其道,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製。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法,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

王詡還在侃侃而談,可是邊子白的臉已經黑了下來。

邦交也就是外交的意思,表示和周圍鄰國之間的關係往來,後世有一句話叫什麼,戰爭是外交的延續,可以說,邦交和兵法,相輔相成,才能成就霸權。要是不知道吳起為人,也沒有看過王詡著作的人,恐怕真要被信以為真,這些內容都是吳起軍事智慧的結晶了。

尼妹!

這是《吳子兵法》?你丫就不怕老朋友吳起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今晚上就來找你。他想拽住王詡的衣領,質問他,這裏麵哪一句是吳起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