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古今第一凶陣(1 / 3)

‘卻月陣’凶險嗎?

答案是肯定的啊!

這個幾乎脫胎於偃月陣的臨水而建的軍陣,有著表麵看似薄弱,但卻固若金湯的防禦能力。更加可怕的是,‘卻月陣’的殺傷力,曆史第一。

曆史上的戰例,‘卻月陣’以三千步卒抵禦十萬騎兵,斬殺三萬騎的戰績,按照人均的殺敵數量是十個。而擺下‘卻月陣’的劉裕,士卒傷亡不到一千。超過一比三十的戰損比,據對會驚嚇住所有的將領。

恐怕沒有一場戰爭會有如此恐怖的人均殺傷。雖說‘卻月陣’出現的戰爭,規模不算太大,但是其戰績恐怕真的沒有其他的陣法可以媲美。這是一個被一戰封神的戰陣,隻有在熱兵器時代才可能出現的戰損比,卻在冷兵器時代出現。

邊子白在棋盤上擺放著,有點不太滿意。畢竟是棋盤,並非是專業的兵棋推演,可以隨心所欲的擺開偌大的架勢出來。

“步兵卻敵,此陣一出,天下莫不驚色!”

病怏怏的子子蒙掙紮著爬起來,死死地盯著棋盤,心頭激蕩不已,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的崢嶸歲月之中。旌旗招展,萬馬齊鳴的大場麵,大陣仗。

指著‘卻月陣’後的‘河流’,這不過是邊子白用幾根木牘片子臨時充當的應景之物,這是戰陣中所推崇的天時地利人和諸多關鍵性要素之中的地利。而雖然在陣圖上的‘河流’上,邊子白並沒有擺放兵船,用來作為攻擊的補充。

可是子蒙覺得危機就在看似不起眼的河流之上。

“此處如有兵船往來,兵陣立刻有所延伸,如果配備以足夠的弓弩反擊,防禦壓力頓減,但是殺傷卻能持續不斷,可謂絕殺之法!”

子蒙精神奕奕的說到,對他來說,已經是重病臥床的強弩之末,可能人生的終點也將在不遠處。能夠在臨死之前,還能看到如此精妙的陣法,可謂死而無憾。

在場一共五個人,子蒙、子思兩兄弟。都是沒有見識過此陣厲害的人,所有的信息都是來源於應龍和參加作戰的子氏武士的詢問。但他們無一不是智者,能夠從簡單的信息之中,得到一些不為人知,或者說不被人重視的關鍵。

其次就是應龍,作為戰鬥的實際參與者,他對‘卻月陣’的感受很深。但他卻不懂用兵,更沒有從軍的經驗,隻是覺得‘卻月陣’出奇出現過一些慌亂,主要是抵禦第一波騎兵進攻的時候,大家都是臨時倉促上陣,難免會因為默契問題,而出現陣法上的破綻。

這種破綻,體現出當時的一次危機,要不是趙武暴起連殺數人,恐怕最終的結局難以預料。

之後,等到大家熟悉自己的職責之後,就變得容易起來。尤其是趙軍幾次攻擊之後,戰陣的壓力越來越小,這讓他頗為意外。

但應龍是沒辦法說出其中的奧秘,隻能百思不得其解。

子蒙歸結為戰陣身後的奴兵和弓兵的作用,甚至認為如果河麵上有兵船支援,攻擊力會持續增加,戰陣的威力更加彪悍。

至於孫伯靈,還在學習期間,他的年紀還不足以讓他對戰爭有一個非常詳細的了解。所以也談不上對戰陣中最犀利的殺招的洞悉。

至於邊子白,他是戰陣的使用者,甚至在他人眼裏還是創始人。誰也不會想到,邊子白是從後世來的。之所以對戰陣有所研究,源於他對官場謀略的學習,之所以對兵法感興趣,是因為他曾經天真的以為,兵法是最聰明的人玩的以生死為賭注的遊戲。要是運用在官場上,必將無往不利。

邊子白雖說當年沒機會成為人名公仆,但畢竟他給公仆跑腿,雖說是個編外人員,但還是想著有機會奉獻一把青春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