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苟老太爺發家致富的壓箱底的本事,他能夠讓所有和他做生意的人,都有一種被期待的滿足感。當然加上商人的信譽,讓他在商場如魚得水。一個人的名字,對苟老太爺來說,包含了很多的信息,身份,籍貫,從事的販賣的貨物等等
可是‘小白’……哪有人叫這破名字的?
顯然不是貴族,也不是出名的商人,他沒有理由連交道都沒有打過就記住對方。
平日裏小白長,小白短的,都已經說習慣了,不過也是在小範圍內說而已。苟老太爺顯然是不清楚小白就是指邊子白。苟變忙解釋道:“就是路姬酒肆裏收留的那個孩子,叫邊子白。”
“他可是個人物!”苟老太爺很認真的點頭讚同,要讓他這等近乎白手起家的豪商獲得認可,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讚同。這也是在戰國,講究的血脈,家族的底蘊的時代,要是後世,有錢了就能說話砰砰響的比比皆是。
但老爺子也有很明顯的缺點,比如:太勢力、功利性太明顯、缺乏一個貴族的體麵……
他評價邊子白的成功,但並不認為邊子白會對路姬有太多的看重。恩人是恩人,情誼無價這種話,苟老太爺是說什麼也不會相信的,總不至於為了報恩,就娶了路姬這個這個身份低賤的女人當正妻吧?
“變兒,你娶了路姬之後,內史令邊子白會不會對你有所倚重?”苟老太爺覺得似乎隻要自己同意了苟變和路縵的婚事,他孫子就能抱得美人歸似的。
可實際上呢?
苟變一張臉一陣紅,一陣白,期期艾艾了半天,才氣餒道:“阿翁,路姬不是孫兒想娶就能娶回來的?”
正在興頭上的苟老太爺豁開大嘴,一臉癡呆的看著自己的孫子。良久,氣咻咻道:“廢物,一個女人都搞不定,還能指望你定國安邦?”
不通情理的苟老爺子根就沒有想過,他的孫子苟變,中大夫,上軍司馬,竟然連一個開酒肆的女人都娶不回家。這肯定不是孫兒不懂風情所致,男人可以不懂風情,但是有權勢,有財富,就足以吸引任何女人。而是苟變在外騷包的方式不對導致的。
對於自己家的孫子,苟老太爺歸結為,還沒有開竅。
隨著歸途的臨近,芶家一行人距離帝丘越來越近,苟變和苟老爺子的話就越來越少,最後都沉默不語。
對於老爺子,苟變很感激。畢竟是對自己最疼愛的親爺爺,從小到大,隻要自己想要的,老爺子似乎都沒有拒絕過。僅憑借在家族之中,他因為苟老爺子的特殊青睞,就獲得其他家族成員奢望不到的資源,他就不敢忤逆老太爺做出的任何決定。
可是心底還是腹誹不已,他就是一個上軍司馬。
還是有可能因為趙軍探子大規模出現在帝丘附近,才獲得了這麼一個掌軍的機會。也就是說,有軍事威脅了,上軍將軍大宗伯南豐才想起了他。當然,啟用苟變應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國君那一關要過去,不然國君不待見他,上軍就算是想要讓他去練兵,也不太可能。
其次,他真沒有資格去做到苟老太爺期待的那樣,定國安邦。在官場時間久了,他就清楚,能夠給衛國定國安邦的人隻有一種身份,公室,或者子氏家族。
子氏家族就不說,商王後裔,商七族之一,族人遍布中原諸侯各國。
龐大的關係網,數量驚人的族人,還有比一國之力都要強大的家族勢力,是任何一個諸侯國君都無法忽視的強大力量。
一旦忽視了子氏家族的存在。
輕者政局不穩,重者可能引起國家的分裂。
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鄭伯對子氏頗為防備,造成了巨大的矛盾,無法說和。導致子氏的叛亂,直接消耗了三成以上的鄭國國力。結果就是鄭國和韓國兩個實力相差無幾的諸侯之間的力量失衡。韓國第一次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韓國一舉對鄭國的軍事行動形成了壓迫的局麵。這不得不說,子氏家族是中原各國都要非常重視的一個龐大而又古老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