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這是死仇啊!(1 / 2)

應龍看了一眼丁隻,一身黑的內宰,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喪氣感。如同冬日裏停在枯枝上的寒鴉,一張口就能讓人心神錯亂。

哼……

應龍也準備和丁隻打招呼,反而將手中的寶劍平舉到邊子白的麵前,開口道:“國相聽聞小郎君出征,賜下搖光劍,為小郎君防身。”

邊子白眼珠子轉悠了一圈,有點蒙圈。送寶劍,自己也要會耍啊!

他雖說也想要一柄傳世的寶劍,可想來想去,覺得累贅。沒錯,真沒有說錯,是累贅,而不是嫌棄青銅劍造型太難看,或是青銅劍笨重之類的原因。別看劍用玉帶扣掛在腰帶上,逼格很高,是這個時代的貴族少年裝逼利器。但問題是,腰上別著一把劍,很重,也很不舒坦,有種被人往下拉褲腰帶的驚悚感,席卷全身。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揮不動,邊子白試過,根本就無法駕馭一把青銅劍。

劍術這東西,說白了,是力量和技巧的完美配合,但需要勤學苦練。學期其他武器或許很快,但是劍術的學習確是最耗費精力,需要長期的訓練。這對邊子白來說簡直就是雞肋。跟著趙武學了幾天技巧之後,趙武嚷嚷著要抓一頭狼給邊子白實戰……那一刻,他就放棄了。狼哎,有狂犬病怎麼辦?萬一別咬了,沒有疫苗,鐵定嗝屁,他這些日子上躥下跳好不容得到的官位不就白瞎了嗎?

再說了,劍術過人有能如何?

看看趙武,苟變這樣的人,長的跟狗熊似的,手臂比他大腿都粗,拿根鐵條就以為能戰勝這樣的對手?這不是騙自己嗎?

他是說什麼也不會山戰場搏殺的主,拿著寶劍和沒拿寶劍的結果其實差不多。甚至沒有寶劍的拖累,他自信能夠跑地更快一點。

倒是弓箭可以試著學習一下,但結果也很不理想。孔子說:“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就是射箭的目的不在於射透靶子,因為人的力量是不同的,這是從古代就沿襲下來的規矩。但實際情況是,邊子白隻能拿著一張十三歲兒童使用的弓箭,卻參加十六歲少年的弓箭比賽,要臉的中大夫肯定不會自揭其短。

幹脆,射藝也不要了。反正君子六藝,沒有了射藝,還有其他五項呢。

想明白這些的時候,邊子白覺得……愛好和平的衛國似乎真的適合自己。

應龍很疑惑,搖光劍啊!

在衛國也是出名的寶劍,國相子思一直將此劍當寶貝一樣看待。可是邊子白卻傻乎乎的盯著劍看了一陣之後,說了一句讓他啞口無言的話:“寶劍贈英雄,可惜小子年幼,不敢稱自己為英雄,讓國相大人失望了!”

意思很簡單,他沒有打算當英雄,也做不了英雄,至於寶劍還是送給需要的人去吧,他用不著。或者還有一層意思,邊子白就算是出征,指揮若定就已經足夠了,沒有用劍的必要。

是身份,是地位,是高高在上的逼格,懂不懂!

應龍腦袋都快炸了,一柄無數人追逐的寶劍,竟然還有送不出去的時候。這足以顛覆了他好不容易形成的三觀。

“此乃重寶!”

應龍咬著牙說道。

可是邊子白竟然搖頭道:“小子知道,但劍乃不祥之物,主凶,小子不敢以心魔度之,隻能失之交臂。還請轉告國相,小子感激涕零,但實乃不能。”

話說到這裏,應龍真沒臉將搖光劍強送出去。邊子白可以無視一柄寶劍的意義,但是南卓真是震驚了。

搖光劍啊!

這是他在帝丘的小夥伴們看上一眼都能激動好幾天的重寶,他想象不出國相子思竟然拿出這樣的寶物送人,更讓他無語的是,作為受贈者,邊子白竟然不要。你不要,我要啊!

聽說當年鍛造此劍的時候,一抹霞光浮現劍上,才有搖光之名,劍成之後,吹毛斷發,乃衛國數一數二的寶劍。

沒有會相信子思會將搖光劍送出去,更沒有人會相信有人會拒絕搖光劍。南卓甚至很想對邊子白說:“你不要,我要啊!”

可惜,他就算是想要,子思也不會送給他。

不為別的,就憑借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南氏善守。”就會讓寶劍蒙塵,送南卓,簡直就是辱沒了這柄天下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