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如果僅僅是一項技能,在任何時代恐怕都無法成就太大的事業。
這不是故意貶低吃貨,而是因為吃貨需要耗費人生中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食材、烹飪技能、時令特產等等。而一個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某一方麵強一點,那麼在其他方麵就恐怕會弱一些。
但邊子白的吃貨經曆有點特殊,他是實在吃不下戰國貴族的標準口糧……
屬於無奈之舉。
這時代的主食基本上都是煮不爛的小米飯,或者是黍米飯。這種食物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幹。幹到一粒粒都像是小石子似的。扒拉一碗小米飯的話,就連邊子白這樣年紀的年輕人,也會經常被噎地翻白眼?
可以想象,這個時代能夠過到70歲的老頭子有多麼不容易了,其難度不亞於逆天改命。就為了吃一口順溜的,難道也錯了嗎?這也是為什麼孔子要說:“膾不厭細,食不厭精。”因為隻有這樣,似乎才能活的長久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裏人根本就不敢讓他們吃小米飯,而是用麵糊代替,但是稀的有一樣不好,就是飽起來快,餓起來也快,也是麻煩。
很簡單的解釋就是,戰國時期的吃飯,是生存;而邊子白將吃飯提高到了生活的境地。
這也是每一個品嚐過白圭蹩腳廚藝的人都仿佛有種之前的年月,他們都白活了一般的痛恨和空虛。
翌日,內史府。
宮掖裏提供的食物,說不上多精細,但至少比外麵街頭上的食物材料會好一點。也僅僅是好好一點而已。一樣會有夾在米粒中的小石子,一樣都是以將食物煮熟為目的。當然,國君和嬪妃們吃的會好一點。
可要說多好,還真沒辦法說。先秦,乃至秦漢時期的食物,太過粗糙,那是顯而易見。比如說東漢末年的漢靈帝,窮奢極欲,夠敗家了吧?可他享受的食物也就是燒餅,說出來都沒臉見人。
當然,接受不了宮廷饗食的官員也不用擔心,公卿這等高官,國君有特殊關照,至於其他官員和府吏實在不想吃宮廷提供的免費食物,可以自己帶。有人自己帶,就有人吃免費的食物。仲叔牙就是這麼一位,他的出身不好,勉強算是個破落貴族,根本就撐不起排場。
再說了,仲叔牙覺得吃免費的食物也挺好,不要錢,還管飽。
一頓飯吃一碗飯算是墊底,吃兩碗小米飯算是半飽,吃三碗以上才能舒坦地摸著肚子有滿足感的大胃王大有人在。這個時代人們肚子裏少油水,基本上各個都是大肚漢。尤其像是仲叔牙這樣練武的人,飯量更是驚人。
筷子飛快的在碗邊劃拉,不一會兒的功夫,壓的滿滿的一碗小米飯就下去了一小半,仲叔牙喝了一口菜湯,長舒一口氣,說不出的滿足。然後,繼續劃拉缽頭大小的飯碗內的小米飯。
內史府的官員都是挑食的主,從內史令邊子白開始就如此。以至於,每日宮廷給內史府準備的食物,至少能多處十幾來份出來。可即便如此,這些食物也能在頃刻間被吃光。別看仲叔牙是個官,可在宮廷裏當官,來頭大的有的是,他誰也管不了。
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有人和他搶。
當然,邊子白也不是沒有表示過,讓他吃白圭提供的食物。可是被仲叔牙拒絕了,他看似不聰明,但很識趣。邊子白已經幫了他很大的忙了,要是平日裏連吃飯都要占便宜,這就真的沒臉沒皮了。
哢嚓……
忽然,吃的歡快的仲叔牙愣住了,他感覺到嘴裏似乎有石頭崩掉的聲音。還有牙齒脆裂的響聲。
當他看著手心中一顆其貌不揚的石子,還有半顆半黑不白的牙,傻傻地發呆。
“什麼了?”
“磕到石子,牙碎了半顆。”
有人問,仲叔牙如實回答。吃飯遇到的意外多了去了,磕到石頭子是最普通,也是最常見的事了。
“這個……”仲叔牙忽然哈哈笑起來:“某吃地太快了。”
看人磕掉牙的熱鬧太小,衛國人很少有圍觀的。可是在官舍裏,閑人太多。於是就一言一嘴的說了起來。
這幾日,邊子白一直在看仲叔牙的表現。沒辦法,邊子白身上可是背著任務。而這個任務的最終受益人是仲叔牙。可能怎麼說,有點缺德了。但不出意外的話,隻要寇氏回到仲叔家,然後順利生下一個小子。仲叔牙的發達日子就不遠了。甚至可能在太子訓當政時期,一躍成為中大夫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太子對仲叔牙賞賜的更多,他的兒子就得到的更多。
如果是……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