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臭顯擺(2 / 2)

就連公孫鞅都有點自覺形穢,當他看向邊子白的那一刻,似乎有種和苟變站在一起,並且和苟變互相換了身份的錯覺。

愛美食。

愛華服。

騎大馬。

跨馬遊街的閑情雅致,沒有一個好相貌是絕對不要去嚐試。個子矮的,比如齊國的名臣晏子,據傳言身高奇矮,要是騎馬的話,有種大馬猴蹲在馬鞍子上的奇效。個子太高的也不行,沒有那種灑脫的感覺。

尤其是在戰國,戰馬也好,馱馬也罷,都不太高大的前提下,更不要盲目去嚐試。

可以,當邊子白出現在大馬麵前的那一刻,他是完美的,超脫的,附和時代審美,卻有超脫時代對美的局限的靈動。唯獨美中不足的是,衣服的布料沒有那種複雜的圖案,缺乏一目了然的貴氣。

趙武一邊扶著邊子白上馬,一邊囑咐道:“主人,我會拉著馬的韁繩,不用擔心。可是馬鞍您確認不需要更換嗎?”

“不用。”

邊子白回答的直接了當,他決定了,以後出門就騎馬。當然,得有人拉著韁繩,他怕馬匹驚了之後釀成慘劇。

趙武糾結道:“可兩個馬鐙的鞍具是女人騎的,軍中是不被允許的。”

“我又不是去行軍打仗,沒那麼多講究。安全,安全最重要。相比一個馬鐙來,我還是覺得兩個馬鐙的鞍具更加穩當。”邊子白心,你懂什麼?沒有雙腳馬鐙,沒有高橋馬鞍,那是騎兵嗎?馬匹和驢子還有什麼區別?另外他對這個時代的馬鞍子也不太滿意,太平整了,簡直就是一塊羊毛毛氈鋪在馬背上,根本起不到穩定騎士身體的作用。

戰國之後,其實在春秋末期,騎兵就已經出現,但是騎光馬比較多,也就是不用鞍具。都是效仿北方異族騎兵的樣式來組建。當時的北方異族的騎兵對於中原的戰車沒有多少辦法,因為戰車要比騎兵更加穩定,而騎兵的攻擊手段又太少,隻有弓箭騎射。

在弩沒有普及之前,弓箭的拋射進攻還是很成問題的。加上兵車上本來就兩個弩兵的位置,還有持戟武士,反倒是戰車的攻擊手段多樣,更附和各國軍隊的排兵布陣。

邊子白心翼翼地爬上了馬背,雙腳踩在馬鐙上,踩實了,才感覺到了一種久違的安全感。雙手緊抓著韁繩,不停囑咐趙武:“別撒手啊!我還不會騎馬。”然後背身對公孫鞅道:“公孫兄,準備一下我們去宮裏。”

仰著頭看著沐浴在陽光下的邊子白,宛如散發著耀眼奪目的光芒,讓他有種睜不開眼的難受。聽到邊子白叫上他,才想起已經和宮廷大總管丁祇約好,去給衛公展示新式的炊具。

公孫鞅看著另外一匹馬,內心是崩潰的,他倒是會騎馬,沒有馬鞍的那種,就是騎術一般,無法在馬上騎射。可他卻不敢上馬,因為他身上穿的是深衣。就是那種可以當罩衫一樣將身體套進去的衣服。

為什麼要穿深衣呢?

內心歇斯底裏般的吼叫,臉上的肌肉都在抖動。深衣的妙處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夏穿,風能從下貫到上的衣服。後世日本男人穿的和服有點深衣的影子。不過還是有一些區別。但主要集中在上部,衣襟不同,束腰帶的位置也不一樣。反正很受人喜歡,穿起來也簡單。但有一個缺點,平日裏也算不上是缺點,坐車不耽誤。可騎馬就變成大的缺點了,那就是深衣和連衣裙沒什麼兩樣,至少在下半部分是如此。

而且熱的時候,也沒人會選擇在深衣裏穿褲子……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公孫鞅想要騎馬的話,他要將深衣的下部撩起來,撩的太高,有傷風化……試想一下兩條毛叢叢的大腿,從街頭路過,大姑娘怎麼看?

大嬸又會怎麼看?

尤其是公孫鞅還是一個貴族,他還是要臉的。如果將深衣的下半部分直接撩到腰部的位置,騎馬倒是不耽誤了,可他下麵都光著了,更丟臉……

怎麼辦?

公孫鞅絕望的在風中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