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進宮(求收藏,求推薦)(1 / 2)

公孫鞅是個不緊不慢,卻從來不會給人感覺故意拖遝的人。他準點趕到食肆,因為窮……這很無奈,出門沒有貴族們外出必備的軺車,裝不出大尾巴狼的優越感來。其實也不是沒有,就是從老家趕來帝丘的時候,車轂,貫軸都壞了,他沒錢修而已。他倒是有一頭驢子,隻不過不好意思在帝丘騎行。陪著邊子白一起朝著衛國宮殿的後門走去。

為什麼要走後門呢?

做人不該堂堂正正嗎?

走前門啊!

可誰讓他們沒車,走路也是很累的好不好?加上時間緊任務重,邊子白剛提議,就被公孫鞅讚同了。當然,公孫鞅是不會主動提出抄近路的建議的。總的來,他和衛國幾乎所有的貴族都一樣,有一個讓人很無奈的通病,固執。固執到骨子裏的毛病,這已經不是什麼缺點,而是成為衛人身體中的一部分了。好在公孫鞅有一個優點,邊子白剛接觸整個人就感覺到了,這家夥雖然很固執,但自以為很講義氣。

衛公的私人廚房沒什麼太顯著的特點,就是大一點,寬敞一點,忙碌的庖廚多一些。

庖丁竟然是個官?

邊子白就算是有備而來,還是被自己孤陋寡聞而驚呆了。不僅如此,他終於知道為什麼楚國會削減官員之後立刻煥發出超強的戰鬥力。就衛國宮廷後廚這麼一個屁大點的地方,官員不下十個。

切肉的主管官員叫庖丁。

調醬的官員叫醬丁。

甚至還有主管主食和副食的官員好幾個,有管貼餅子的,有管糊糊的(米磨成粉製成的麵糊,有調理腸胃的效果),甚至還有管粥的都是個官。而且一下子分開來有兩個粥官,為什麼要兩個,一個管稀粥,一個管厚粥,簡直讓人無語,連熬粥的都能當官,邊子白覺得自己在衛國應該是上卿的命啊!

不僅如此,酒宴上還有管切肉的、管肉醬的、管蒸餅的、炸魚的(周禮中就有的烹飪方法)、更古怪的是還有製作豆餅的吏。簡直讓人無語,因為豆餅已經沒人吃了,每次他做好的豆餅最後都便宜了宮裏的豬狗。

酒令不是用來劃拳的,而是大官,果令也是大官,兩人的品級和在外的縣令是一個級別,三百石。想想都可怕,一個管釀酒,而且供應宗廟和宮廷的使用;另外一個管種果樹摘果子,收獲也是供應宗廟和宮廷用度。

公孫鞅還在感慨:“周之禮,浩瀚不知其徼。”意思就是《周禮》偉大到上去了,簡直就是無邊無際的存在。這和孔子感慨:“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邊子白真沒有想過舉辦一個連粥都要上雙份,一份厚實的,一份清湯寡水的宴會啊!(這還是周禮宴會的保留節目,周公旦太閑了,這種事他都管?)

對著後廚的大門,邊子白喘著粗氣,他發現了一個讓他絕望的事實,在這個時代舉辦一場宴會,他恐怕搞不定。

都華夏人喜歡吃,吃好的,吃到極致的美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從《周禮》這部禮儀百科全書裏麵,就能一探究竟。連做飯的都要分這麼精細,沒道理後世的華夏人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吃貨群體。而《周禮》是周公編著的,作為被儒家推上神壇的聖人,他留下了自己是一個大吃貨的最大證據。

“公孫兄,借一步話。”

“君子……”

“別扯你的君子了。我問你,距離宴會舉辦還有幾。”邊子白粗暴地打斷了公孫鞅唧唧歪歪地絮叨,顯得非常有攻擊性。

公孫鞅這才正色道:“八九吧!”

“準備的食材夠嗎?”

“大部分都夠了,有些比較難辦。”公孫鞅蹙眉道,按照大型地祭祀宴饗來籌辦,需要很多衛國已經沒有的食材,比如鹿肉。因為平日裏的祭祀,尤其是大型祭祀活動都有相應的活動。比如狩獵之後祭祀戰爭和先祖功績的宴饗。

顯然,臨時準備已經辦不到了。

隻能化繁為簡,要不然宴會開始後肯定抓瞎。再者了,這次宴會的主題是沒有主題,是衛公一拍腦袋臨時想出來的,在禮儀上簡便一些,也沒有關係。公孫鞅有點為難,但不得不麵對這個問題,躬身對裝扮地如同大公雞的宦官丁祇請示:“還請稟告主君,此時難全。”

“等著!”丁祇在宮殿裏和在帝丘城街頭是完全兩個人,冰霜覆臉,陰沉毫無生氣的遲暮,卻時刻睜著他那雙要吃人的眼睛。

見衛公很容易,別衛公了,在先秦時代,想要見到一國之君的願望真的不算太難。就算是一個商人,隻要送錢送對了地方,一樣能夠見到國君。當下,諸侯國中稱王的也就是楚王,而且楚國的王爵是不被任何一個諸侯國認可的,是自封的,還落下一個楚國蠻子的印象。下共主隻有一個,那就是周王。而要見到周王就更容易了,隻要有表達送錢的意願,這位下共主會表現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