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成功者,做任何一件工作,都會踏實、耐心地做到底,而不是三分鍾的熱度。在華為的《告新員工書》中,也告訴員工,不要心急,要踏踏實實地從小處做起。《告新員工書》中有這樣的話,我們摘錄在下麵:
“機遇總是偏向於踏踏實實工作者。您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工人做起,進入公司一周以後,博士、碩士、學士,以及在公司外取得的地位均已消失,一切憑實際才幹定位,這在公司已經深入人心,為絕大多數人所接受。您就需要從基層做起,在基層工作中打好基礎、展示才幹。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來做高級領導工作。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每一級台階對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不要蹉跎了歲月。
“希望您丟掉速成的幻想,學習日本人踏踏實實,德國人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您想提高效益、待遇,隻有把精力集中在一個有限的工作麵上,才能熟能生巧,取得成功。現代社會,科學迅猛發展,真正精通某一項技術就已經很難了,您什麼都想會、什麼都想做,就意味著什麼都不精通。您要十分認真地對待現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努力鑽進去,興趣自然在,逐漸積累您的記錄。有係統、有分析地提出您的建議和觀點。草率的提議,對您是不負責任,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要深入具體地分析實際情況,發現一個環節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踏踏實實、一點一滴地去做,不要嘩眾取寵。”
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優秀的員工,他們顯得與別人不同的原因,僅僅是他們願意腳踏實地,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日積月累,終會砌出成功的大廈。
而那些一事無成的人,總是因為嫌自己做的事小,整天沒完沒了地抱怨,他們以為有人憑著運氣好就可以一上來就擔當大事,卻不明白:任何人走出校門,都要從小事做起。
就拿我們身邊來說,那些提升比別人快的員工,從他們身上往往找不出什麼“規律”來:他們論學曆未必都很高,論智力也未必都是優於一般人,論出身也絕非都有什麼“後台”。至於口才、儀表、性格也都是各有千秋,參差不齊。
不過,這個“規律”還是有的,隻是不太容易被人們發現,更不容易被人們承認。其實,那些提升陝的員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願意做好經手的每一件小事,決不會因為工作太平凡就掉以輕心,敷衍了事。所以,他們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的機遇。他們相信:“工作中無小事。”
隻要你肯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把經手的每一件工作幹好,你就能培養出一種“樂於接受工作磨煉”的品質,也會使你具有不同尋常的技巧與活力。從而使你盡快地從工作中成長起來,獲得擔當重任的機會。讓世界給自己讓路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把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的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並且不止一遍。後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又從第一家重新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愛默生說:“一心朝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同樣,我們一心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又有誰能妨礙我們的上升呢?記住,不抱怨是強者的生存哲學:抱怨者永不成功,成功者從不抱怨。
失敗隻有一種,那就是半途而廢。當愛迪生有了1000次失敗經曆的時候,他堅定地說:“那根本不是失敗,而是告訴了我這l000種方法行不通。”
的確,對於堅強的人來說,所謂失敗,不過是成功到來之前的“前奏曲”。他們會堅持下去,直到整個世界都給他們讓路。
在英倫三島,有人可能沒有聽說過莎士比亞,但他肯定聽說過“霍布戴爾香腸”。
不過,這位“霍布戴爾香腸”的創始人霍布戴爾先生,沒幾年以前,還在曼徹斯特一所小學做校工呢!負責看門、拖地板、擦黑板、整理桌椅等,報酬是每周5英鎊,他的工作平凡而又充實。
可是後來,老校長退休了,新的校長上任了,為加強管理,新校長建立了新的考勤製度,要求每個教職工早晚都要在考勤簿上簽名。大字不識的霍布戴爾不會簽名,隻好回家。
失業的霍布戴爾到處求職,但是有誰需要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呢?多次碰壁之後,他想,也許我應該找一份不需要識字的工作。正巧,隔壁賣香腸的瓊斯太太去世了,家人工作太忙,準備轉讓香腸店。霍布戴爾便用自己打工攢下的積蓄,盤下了香腸店,由於他服務熱情、童叟無欺,香腸店的生意越做越好。霍布戴爾抓住時機,大做廣告,廣開分店。
最“瘋狂”的時候,霍布戴爾請來了電影公司,將自己的事跡拍成了電影——《一種香腸的誕生)),在英國各家電影院輪回放映,並雇用飛機在空中做廣告。很快,“霍布戴爾香腸”就譽滿大不列顛,同時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一位記者在采訪時問他:“霍布戴爾先生,您沒有受過教育,但是您獲得了成功。您設想一下,如果您會讀和寫,您將幹什麼呢?”
“或許還在那所小學校當看門人,一個星期收入5英鎊。”霍布戴爾笑著回答。
霍布戴爾的事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存沒有絕境,走出門去,外麵就是一片藍天。隻是有時候,潛力和成功是被逼出來的。而命運也真的很公平,在關閉一扇命運之門時,上蒼必定會為我們留一扇希望之窗。與其死守著那扇緊閉的大門怨天尤人,何不轉過身來,盡快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扇窗呢?
所以,遭遇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不應該一味地怨天尤人,因為等待你的,可能是一片更寬廣的天地。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肯不肯“逼迫”自己。學曆不等於能力,知識也不見得絕對改變命運,隻有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創造人生的奇跡。我的“不抱怨”觀點
終日愁眉不展、滿臉哀怨,其實堵住了自己通向成功和幸福之路。不如敞開心扉,直麵挫折與困難,笑對一切挑戰,開始新的生活!
工作中,如果你又一次想抱怨眼前的問題,不如試著把眼光放到將來。這樣,你會發現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值得抱怨。甚至很多倒黴事、麻煩事,如果換個角度想一想的話,也許它還意味著機會的來臨。
把抱怨和憤怒的情緒從自己的心裏“刪除”,你才有機會打開希望和信心之門。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法改變的事情上,更不要因為無法改變的事情而生氣。多看到事物美好一麵,不要生氣,不要抱怨,去增長自己的本領吧!
想做大事,必須肯從小事做起,並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把經手的每一件工作幹好,你就能培養出一種“樂於接受工作磨煉”的品質,也會使你具有不同尋常的技巧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