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80後心理(3 / 3)

“閃跳”不但對企業造成了損失,對“閃跳”者的個人發展也極為不利。跳來跳去,隨著經曆的豐富,企業管理者也看到了“閃跳”者的浮躁心態及敬業精神與忠誠度的缺失等弊端。客觀上來講,“閃跳族”因為沒有豐富的職場經驗,工作能力有限,“閃跳”後大多出現薪水越來越低的情況。

履曆豐富反被拒

不少“閃跳族”在繼續尋找跳槽機會時,往往因為豐富的履曆而被拒。這主要是由於“閃跳族”在職場上過於浮躁、短視,特別是缺乏“忠誠度”,因此越來越受到招聘單位的冷遇。

王先生去年畢業於天津某高校,剛畢業時在天津的一家網站做編輯,但他覺得網站的工作太枯燥,在去年底跳槽到上海一家傳媒公司。剛剛做了大概4個月,由於對新領導的管理方式不適應,他再次跳槽到一家醫療器械經營公司。前些天,他覺得來北京工作對長遠發展更有利,便又辭掉了工作殺向北京。他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招聘會,每次去過之後都感覺很鬱悶,因為幾乎所有的招聘人員都向他提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會在一年內跳槽3次?”而他輾轉了好幾個招聘會,都沒有收到哪怕一張“麵試通知單”。對此,招聘人員的回答是:“短時間內換這麼多公司,難免會懷疑他的能力或對公司的忠誠度。”

王先生原以為一年裏3家公司的工作經驗會讓自己就業選擇增多,會增加麵試成功的籌碼,沒想到卻成了這次應聘的“絆腳石”。

頻頻跳槽成80後“習慣”

跳槽在80後上班族中已經越來越普遍。在畢業一年的大學生中,至少1/3的人有過跳槽經曆,個別人甚至換了兩份以上的工作。而80後上班族中有47%的人表示準備跳槽,如果有好的機會就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還有13%的受訪者表示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工作不開心就立刻走人;這中間僅有14%的受訪者認為不會主動考慮換工作。可見,80後上班族對工作穩定性並不是很在意,跳槽對於其中一些人來說僅僅是因為“不開心”。這些年輕人跳槽的原因多為感覺工作待遇差、公司環境壓抑、同事素質低等,但換了新工作後,他們依然存在同樣的埋怨。

公司招聘人員張先生表示,他在招聘中常碰到類似年輕人,畢業才一兩年,工作卻換了四五家。他認為現在很多80後沒有職場規劃,他們都個性太強,一旦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就衝動地辭職跳槽,還有不少人過度浮躁,隻要能夠加薪就跳槽。個別年輕人甚至為了能增加一兩百元工資就會離開現在的公司。

工作不順心就閃人

在就業難,找工難的現狀下,一些求職者的心態卻顯得異常浮躁,許多人找到了工作卻不安於現狀,才上班一兩天,一不順心就“閃人”,有的甚至連招呼都不打。

小馮去年7月畢業後,曾先後在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商貿公司就職,但覺得這兩家公司都不甚理想,很快就辭了工。算起來,他在那兩家公司工作的時間加起來也不到兩個月。為了尋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已向3家企業投遞了簡曆。

而小霏前年7月就畢業了,在校學的是營銷專業,這個專業本來應該很好找工作的,可她卻不安心,在一家公司幹了不到幾個月就辭了職。如今已經先後換了三四個單位。對於換工作,小霏顯露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幹得不順心就走唄,有啥大不了的呀。”

“閃跳族”以80後為主流,其中又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苦,往往覺得工作不順心就立馬走人,甚至一聲招呼都不打,往往讓企業無可奈何。

一些求職者動不動就跳槽的原因與自身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8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相對較為優越,因此缺少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參加工作後遇到一些挫折就無法接受,很容易打退堂鼓。而一些80後獨立能力太差,甚至在麵試求職時就讓父母替代,工作後問題很快暴露出來。他們麵對壓力或者遇到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事,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去克服困難,而是選擇辭職走人。更有一些80後職場新人缺乏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不會處理人際糾紛,也往往容易“閃跳”。80後還有不少人心態浮躁,急於求成。他們缺乏人生目標,找工作時就比較盲目,自以為找到一份工作就“完成了任務”,工作後沒有目標,大都敷衍了事,對就職單位缺乏忠誠與感恩的心。這種人往往工作不踏實,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受到領導責備就以逃避等偏激方式解決。

其實“閃跳”不僅對企業造成極大損失,對80後的個人發展也極為不利。他們這樣做既是對企業不負責,也是對自己不負責,是對社會的不尊重,其影響是巨大的。

對一個剛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工作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首要條件就是找有工作經驗的,因為這樣公司就不用再花精力和財力對其進行培訓,這類人才工作上手快,對公司所產生的效益自然就高。另外,一個人的社會閱曆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對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是一種提升。如果一個人沒幹幾天就換工作,就毫無工作經驗可談,自然就不好找工作。

“閃跳族”在換工作的時候所付出的時間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一個人成長發展的最佳時間就是二十幾歲,其間,其職業策劃、職業生涯、社會關係、社會人脈都應該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和積累,“閃跳”者總是跳槽,其實是在浪費時間,是在揮霍自己的青春和財富,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有弊無利。另外,求職者經常換工作也會受到用人單位的質疑。如果老板看到你一年內就跳了三四次槽,肯定會對你的個人能力和表現有所懷疑。

對於越來越多的“閃跳族”,招聘單位的顧慮也與日俱增,很多公司的招聘人員都對“閃跳族”存在顧慮。不少招聘人員指出,即使應聘者很有才幹,也會懷疑他是否能為公司帶來長久的利益,因為他可能沒過幾個月就又跑去其他的公司了。

80後的思想更加開放和活躍,對於職業問題的處理似乎也更自我。加上不少人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和職場忍耐力,碰到工作不順或者工作讓其不愉悅等情況,就把跳槽當成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80後上班族切忌因為眼前利益,急於提升待遇而頻頻跳槽,這樣可能會讓自己的職場目標陷入迷茫。80後在進入職場時,應該慎重地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位,花多一點時間來積累自己這方麵的職業能力,為事業長遠發展儲備能量,不要在乎一時的利益得失。

80後求職者在報名參加麵試前,就應該對招聘單位有一個較為全麵係統的了解,比如單位的工作環境和薪水待遇等,對自己所麵試的崗位更應有所認識,弄清該崗位是否適合自己。不要等到單位工作之後才怨這怨那或者跳槽走人。

此外,就業前,求職者還應做好職業策劃,對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工作有一個打算,並做好相關準備。

80後並不快樂

80後的快樂指數,明顯比70後、60後低,他們的焦慮及抑鬱問題都比較嚴重。在80後的上班族中,73%的年輕雇員有輕度甚至嚴重焦慮,93%的人出現過中度甚至嚴重的抑鬱症狀。

按理說8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應該很陽光,但80後的年輕小夥子小鄭卻顯得很壓抑,對此,他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之前非常酷愛足球運動,但在參加工作後幾乎沒再踢過足球了,他說自己每次踢完球,看著別人都開著私家車回家,自己卻累死累活的去擠公交車,就感到心裏特別的壓抑。最壓抑的是那些開私家車的同事也都是80後,而隻因為身份和收入的不同,造成了他的壓抑和煩躁,對現實的生存狀態很不滿。

80後的不快樂是有很多原因的,最主要的應該有以下幾條:

工作的壓力

80後的壓力並非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來源於攀比和待遇方麵的差別。其實80後所從事的無論是腦力還是體力的工作強度,都遠遠小於70後甚至60後,但他們趕上了放開就業,不再包分配,沒能享受到上一代人所享受的待遇。而在一個相同工作環境內,由於種種客觀的原因,大家的收入和升遷方麵的機會差別很大,這便造成了80後嚴重的煩躁與壓抑。

贍養父母的壓力

80後大多為獨生子女,一對80後至少要贍養四位老人,這對於收入並不高的80群體來說,簡直是一座大山,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

養育子女

現在撫養教育孩子的費用很高,比十年前養幾個孩子的費用還要多。由於收入的差別,有些孩子一生下來便比自己的孩子吃的好、穿的好,這讓每一對80後父母都感受到極大的壓力,他們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卻因為自己的收入不高而難以滿足孩子的實際需求。

房和車的壓力

80後大多收入很低,沒錢買房子車子,即使勉強買了,成了房奴車奴,還貸的壓力也會讓80後的小夫婦感到無所適從,難以承受。

由此可以看出,80後群體並不快樂,甚至很多人都變得抑鬱。這就需要他們進行自我調節,製定好以後的人生規劃,調整好心態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