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百度成功的秘密有人評價道:目標明確,市場定位準確,而且頭腦冷靜,不跟風,不搶潮。每個職場人也是一樣,一定要按自己的天賦去設計自己的路。否則見賢就思齊,搖擺不定,最後等著你的就是最大的失敗,你想失敗就動搖,動搖隻有一種結果,那就是失敗,而如果不動搖,則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失敗,還有一種是成功。李彥宏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麼,他一直堅信ASP商業模式必將獲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專注的,所以他成功了,而且還會走得更遠。
願望是人們行動的出發點,一切活動都發源於願望。當你有了某種願望之後,你就會變得積極起來,你可以為客戶服務得更周到一些,對同事更耐心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細致一些,把情況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把不清楚的問題再弄清楚一些……強烈的願望能抵擋生活的風浪,沒有什麼風浪可以熄滅它們,除非生命結束。因此,要成功,必須有強烈的成功願望;要發財,必須有強烈的財富願望,這樣行動才會產生極大的毅力。
麵對失意不灰心、不氣餒
目標是一種牽引力,它可以“引誘”你朝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但是實現目標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它需要一個人持之以恒地追求,這是對一個人抗挫折能力的極大考驗。有的80後對自己目前的發展目標很明確,但是這條路卻很崎嶇,於是在追逐目標的道路上也容易陷入迷茫,這是缺乏抗挫力的表現。
大家觀看馬拉鬆比賽時可以發現,一開始競賽的參加者有幾百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賽者越來越少,而且越接近終點,堅持不下而自我淘汰的人越多,到最後的衝刺階段剩下的人甚至寥寥可數,最後的獎牌隻能屬於這些堅持不懈跑到最後仍跑在最前麵的人。
馬拉鬆比賽獎牌的獲得需要持久的忍耐力,人生的打造也需要堅持到底的忍耐力和抗挫力,在前期不管你付出多少汗水,但都屬於量的積累,隻有堅持到最後一瞬間才會實現質的突破。
電影巨星史泰龍在成名之前,生活上窮困潦倒,有一次身上隻剩下100美元,盡管如此,他一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著名的演員。
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在紐約跑了500家電影公司,但由於史泰龍的長相不太好,而且英語說得也不標準,公司都拒絕了他。這並沒有摧毀史泰龍對夢想的執著,他想隻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他又開始跑回去再一次敲響了這500家公司的大門,但又都被拒絕了,史泰龍愈挫愈勇,他展開了第三輪的應聘,向每一家公司介紹自己的專長,但又遭到拒絕。史泰龍前後加起來一共失敗了1500次。
但是史泰龍矢誌不渝,在總結碰壁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他采取了新的求職策略。他先花精力寫了一本名叫《洛基》的電影劇本,帶著作品到公司去應聘,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他仍然像以前那樣一次次地被拒之門外,但這並沒有使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在遭到1800次失敗後,一家電影公司願意支付75000美元購買他的《洛基》劇本,但不答應史泰龍擔任影片的演員,忍饑挨餓的史泰龍已經有三個月沒有填飽肚子了,但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演員夢想,史泰龍拒絕了這75000美元,這讓電影公司的老板感到異常驚訝。
一直遭受1855次拒絕後,史泰龍才如願以償地過了把演員癮,他出演的第一步影片就是他自己編寫的《洛基》,通過這部影片,人們一下子認識了史泰龍,曾經拒絕他的公司老板才發現他是一個不可小覷的人才,史泰龍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薪金。
還有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凡爾納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在尋求出版的過程中,先後遭到15家出版社的拒絕,在挫折麵前,凡爾納心灰意冷,打算把自己辛辛苦苦寫完的書稿全部燒毀。幸虧他的妻子及時製止了他的行為,並鼓勵他再嚐試一番。凡爾納終於鼓起勇氣,向第16家出版社投稿,出版社同意出版,並跟他簽訂了20年的寫作出版合同。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凡爾納的人生,他一生創下了100多部科幻小說,成為名揚四海的小說家。
成長的道路很少是一帆風順的,挫折失敗是難免的,這是對一個人耐力的巨大考驗,其實,人生中所遭遇的每一個障礙都包含著一個巨大的機遇,失敗了也要樹立重新站起來的信心;成功了也應確立新的目標,向著新的目標努力,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對於現今這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來說,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有著“空中飛人”美譽的喬丹在自己10多年的NBA生涯中,創下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在榮譽和成績麵前,喬丹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更加努力,不斷地超越自己、挑戰極限。在公牛隊訓練時,他訓練的時長是最長的,據說除了睡覺時間,他一天隻休息兩個小時,將剩餘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練球之中。正是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才使得喬丹成為體育界一顆耀眼的明星。
喬丹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職場人士學習的。隨著你能量的一次次釋放,你才會受到提拔重用,你獲得的回報才會逐漸超出你自身的價值。這一過程常常是漫長的,如果你沒有耐性,心情急躁,那你很難在別人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形象,充分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多一些偏執才能少一些遺憾
亞曆山大·格雷厄母·貝爾說:“基本上,一個人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在於他出身如何,而要看他如何造就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得到什麼、想成為什麼,接下來就是持之以恒地去追求,例如從事金融投資、科學研究、藝術、做幕後董事、出品人、職業運動員,等等,不管你想在哪個領域勝人一籌,都需要一些近乎癡狂的偏執精神,多一些偏執和執著,你的人生才會少一些遺憾。
這卻是很多80後身上所欠缺和需要鍛煉的方麵。如果隻想安心地找個養家糊口的職業,最好能端著鐵飯碗,安穩地過一輩子,永遠體會不到偏執究竟為何物。雖然許多80後也渴望成功、追逐成功,市麵上流行的成功學門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到催眠術,應有盡有。不少人花錢去聽課,可惜其間很多人的表現,聽的時候激動,回家的時候坐在車上晃動,躺到床上一動不動。總之,大部分人一個星期之後,熱鬧勁兒一過就還原,被過眼煙雲所迷惑,改變航向,信仰被風吹雨打去,精神世界的風帆內空空無幾。一次次地誘惑使其一次次的偏離自己的生活方向和內心的原則,以至於導致一些人一次次在深夜徘徊,黯然神傷,為自己的曾經懊悔不已……
隻有渴望成功、不甘心平庸的人,不管自己的身世抑或外界其他因素,才能向自己注入執著的激情,為自己想方設法多找一條捷徑。
偏執或執著就是驅除浮躁、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緊盯目標,不因一時困難而變節,不被外界環境所左右,不被更大的利益所誘惑,不為新鮮的潮流而心動。這是對一個人定力和毅力的考驗,尤其在生活壓力加大、物價上漲的當今社會,能頂住經濟上的暫時壓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顯得難能可貴。
在人生、在職場,風雲變幻、起起伏伏中,為什麼那些成功的人士能夠靜下心來做事,能夠不為外界所累?這種良好的心態隻源於他們有著明確目標與信念,源於他們對自己理想的堅持。在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看來:“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所以英特爾成了芯片業的領導者,並將領導地位保持至今。
偏執,源於自信,不自信的偏執是頑固;偏執源於堅強的意誌,否則,不是被外界的壓力擊倒,就是被自己打倒。偏執的程度如何,也決定著成果的大小。站在最頂端的那“一個”人,從來都是偏執狂。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身價超過9億美元,今天的富有就來源於他對搜索引擎的執著。在浮躁的互聯網業界,李彥宏一直是一種另類的平和心態,不急功近利、不隨波逐流,內向的他不擅長與人交往,更像是一個社會的觀察家。無論在公共社交圈還是平時的運動中,他大部分時間沉默不語,但卻一直在觀察周圍的人與事,而他認準的事一定要堅定地做下去。
雖然周圍的人當初認為搜索引擎沒有什麼前途,也有人說他不懂撈快錢、說他傻,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因為他看好了搜索引擎未來的增長,專注於此領域,會將搜索引擎做到更好。
越往上站得高,誘惑就越會洶湧而來,千姿百媚,變化萬千,使盡渾身解數生怕不能把你拉下來,雖然這也許隻是自然平衡係統中的一個小小規律。但李彥宏就這樣執著著、堅持著,幾年過去了,事實證明李彥宏的堅持是正確的。當今中國互聯網用戶迅猛地超過3億時,百度已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業務蒸蒸日上。
對於成就的取得李彥宏總結說:“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如果說創業是為了賺錢和發財,這種心態通常會使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低。而創業者如果認準了要做事做出東西來的初衷,一旦做成,社會會給你同樣的回報,財富隨之而來。”
還有中國新東方英語總裁俞敏洪,他曾說,當你決定了一輩子幹什麼以後,你就要堅定不移地幹下去,就不要隨便地換。你可以像一條河流一樣越流越寬闊,但是千萬不要再想去變成另外一條河流或者另一座高山。有了這樣的一個目標,你生命才不會搖晃,才能成事。
他的定力在北大當學生的時候,就表現了出來。俞敏洪堅持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這一打掃就打掃了四年。他每天都拎著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大家看他打水習慣了,最後還產生這樣一種情況,有的時候他忘了打水,同學就說“俞敏洪怎麼還不去打水”。
打水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堅持四年如一日為別人打水,而且毫無怨言,這也是一種定力。而往往這貌似不起眼的定力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他身上的這種定力才支撐著他把新東方做得越來越好,就是在他有機會去做房地產這一最賺錢的行業時他都沒有為之動搖。
可見,當一個人有了定力和執著時,就不會在乎沿途的花花世界,不會留戀身邊的溫柔纏綿,不去想這條路有多長,不去管這條路有多寂寞。有了這份從容,無論單身還是婚姻,無論社會是否已經承認你的價值,你都會很坦然地迎接而立之年。
對於學曆上不占優勢的中專、大專生來說,擁有定力和執著顯得更為重要。這些人工作起點低,既非名校出身也不是什麼好得不得了的專業,但隻要一直沿著正確的職業發展之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做,也能在一個領域裏辛勤耕耘而成為這個領域的專精之士,獲得與自身價值相匹配的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