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做對事,首先要跟對人
80後要走出迷茫和困惑,跟對人很重要,他會是我們事業前進中的一盞明燈,直接照亮我們的職業前景,他像一個老師、一個教練、一個朋友、一個力量的源泉,可以將人生的經驗傾囊相授,教會我們少走許多彎路。否則,如果在職場上遇到一個不好的老板就好比半路遇到一隻攔路虎,讓我們的職途坎坷多蹇,前途一片茫然。
所跟的人決定著你的前進方向
職場流傳這樣一句話:成功不是取決於你所站的高度,而是取決於你所麵朝的方向。同一批進入企業的80後,資曆差不多,起跑點相差無幾,差距卻越拉越大,有的人辛勤工作了幾年毫無起色,有的人卻遙遙領先讓人刮目相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所跟的人不同,得到的牽引力不同。
有一則唐僧取經的寓言故事:
傳說,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一頭驢子和一匹馬關係非常友好,驢子主要負責在家中推磨,馬負責在外麵運貨。有一天,打算前往西天取經的唐玄奘相中了這匹馬,讓它做自己的坐騎前往印度取經。
這一去就是17年。待唐玄奘完成使命凱旋而歸時,這匹曆經重重坎坷的白龍馬也成為取經的功臣,得以加封晉爵,還被譽為“大唐第一馬”。
功成名就的白龍馬來到當年的磨坊看望多年未見的老朋友,談起了西天取經途中見到的神話般的境界,驢子聽了非常羨慕,不禁驚歎道:“太神奇了,沒想到外麵的世界如此精彩!但是,那麼遙遠的道路,你是怎樣堅持下來的呢?”
白龍馬很平靜地回答說:“其實,咱們走的距離差不多一般長,我向西域前進的時候,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我們都沒有閑著,都一樣的辛苦。隻不過是你一生一直圍著磨盤一圈又一圈地繞圈子,永遠沒有走出這個狹隘的天地,而我隻不過有幸被玄奘大師選中,在這17年裏,馱著玄奘大師朝著遙遠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所以走出了廣闊的天地。”驢子不由得自愧形穢,麵紅耳赤。
是啊,想想當初和自己同時畢業,家庭條件差不多,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大學同學,雖然都是80後,都要麵對同樣的現實壓力,誰都沒有閑著,怎麼人家就“功成名就”,自己還是老樣子呢?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我們每天、每一刻都在做這樣那樣的決定,我們可以漫不經心,也可以花些心思,成千上萬的小選擇累計起來,就決定了最終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
選擇跟人也是一門藝術。白龍馬和驢子的不同經曆如同現實中的兩類人。一類像白龍馬一樣,有幸跟對了人,每天都朝著心中的方向前進,每天都有新的收獲,自身價值也不斷得以提升;另一類就像驢子一樣,一生一直都在繞圈子,一圈又一圈,每天也沒閑著,並不是自身不努力,而是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努力;除了受苦之外,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這種重複已然阻礙了心靈的成長,扼殺了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能力始終處於同一水平線上,人生也就停滯不前。
跟對人,你會少走很多彎路
是否跟對了人,不僅會影響到一個人是否選對了前進的方向,而且還會影響到一個人前進的速度。跟對了人,才會少走很多彎路。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名牌大學的80後,才華橫溢、能力非凡,在學校他們是眾多同學仰慕的明星,步入社會他們也會因為個人獨特的魅力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然而,與此極不相稱的是,他們在職場上混得並不比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好,成就也沒有後者大,並沒什麼值得稱道的建樹。
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也許令不少人疑惑不解,究其原因,原來因為他們選擇的舞台、所跟的人不同。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於其自身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他是否擁有一個有利於成功的環境,也就是說是否跟對了人,遇上一個慧眼識才的貴人,有人幫、有人扶,對於一個人的快速成長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相反,如果跟了邪惡勢力,走上邪路,耀武揚威,逞強一時,最後也是毀在別人手裏。
所以想成就一番事業,卻又感到力不從心,覺得自己的智商和學識不夠,這沒有關係。一個人的先天智商和潛力是無法改變的,幸運的是,他所跟的人和後天的舞台環境卻是可以選擇的。道理就如同從冰箱裏取出的一塊凍肉,常溫狀態下,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解凍;放在鍋裏加熱,可能隻需要幾分鍾,如果把它拋到太陽上呢,也許一眨眼的工夫就解凍了。所以說選擇很重要,我們完全可以選擇一個有利於達到做事目的的積極正麵的人際環境。
對於各個方麵比較薄弱的80後來說,目前最急切的莫過於擺脫捉襟見肘的現狀,過上富足生活。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呢?那就是努力接近對自己有益的成功人士,選擇跟成功者在一起。他們就好比太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我們發生改變。選擇和他們一起做事,我們可以看到與他們的差距,學習和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減少時間、精力和能量的耗損,加快成長的步伐,也可以矯正我們的成長軌跡,甚至影響我們一生的成敗。
記得一位成功人士曾說,現實生活中,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如果原本有遠大抱負的你,想像雄鷹一樣翱翔藍天,就要選擇與鷹為伍,如果你站錯了隊,待在雞窩裏,選擇與胸無大誌的雞群為伍,沒人會理解你的抱負,反而會譏笑你,即使你有雄鷹一樣搏擊長空的基因,你也會像雞群一樣在安逸中喪失鬥誌,一生碌碌無為;如果你想像草原上高速奔跑的獵豹一樣目光犀利、猛烈強悍,就要學會與獵豹為伍,一起奔跑,而不要與行動緩慢、一遇上危險就隻會裝死的負鼠為伍,喪失了向上的動力,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頹廢,變得俗不可耐、消沉平庸;如果你想像狼一樣勇敢地馳騁草原,就要與狼為伍,否則野狼在羊群裏成長,也會“愛上羊”而喪失狼性。
現實生活中,一些不具備成功潛質、資質普通的人卻能取得不菲的成就,重要的原因是跟對了人。比如《西遊記》中的沙僧,智商和情商都極為普通,但是他跟對了唐僧和孫悟空,雖然受盡磨難、半生辛苦,但苦盡甘來,成為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如果他沒有跟對人,很可能就在流沙河平平淡淡了此一生。
所以,對於一無所有的80後年輕人來說,不要怕自己沒有錢,不要怕自己不夠優秀;不要怕自己沒有閱曆,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得到什麼,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所有的人生道路,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自己選擇了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也就有了什麼樣的人生。一個人今天的現狀是其幾年前選擇的結果,今天的選擇又決定著其今後的人生。成功者選擇了跟積極的人在一起,失敗者選擇了跟平庸者在一起,最終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如果你不想懶惰,就和勤奮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不想消沉,就和積極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不想懦弱,就和勇敢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變得睿智,就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借人之智,成就自己;如果你想出類拔萃,就選擇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跟對人,很可能自己的人生就此改變,少走很多彎路,甚至繞開致命的失敗。愛情、婚姻如此,家庭、事業也如此。
多與比你優秀的人打交道
世界是一個綜合的聯合體,人與人之間必須有交往,沒有誰能孤獨地度過一生,不管他怎樣努力獨善其身,其結果總要歸於失敗,否則那種生活則總是做作的、不自然的。
枝頭上葡萄累累,色香精美,都是因為從樹幹上吸收營養,樹枝本身是不能生存的。把樹枝從樹幹上砍下,其結果一定是樹枝的萎黃與枯死。同樣,一個人的力量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得以擴大。
一個人從別人那裏所攝取的能量愈大、品質愈好、種類愈多,那他個人的力量就愈大。假使他在社交上、精神上和道德上與他的同輩有多方麵的接觸,那他一定是個有力量的人。反之,假如他與人斷絕一切關係,那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孤獨的弱者。
人的身體和精神都需要各種糧食,而各種精神食糧隻有在和各式各樣的人產生的相互交往中才能取得。
和平庸、自私的人交往,容易讓人感到生活單調、乏味,形成保守、自私的精神風貌,不利於勇敢剛毅、胸襟開闊的品格的形成,隻會變得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原則性喪失、遇事優柔寡斷、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種精神狀況對於想有所作為或成為真正優秀的人來說是致命的。
相反地,如果自己身邊都是這個行業最頂尖的人才,身處其中,自己也將很快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也容易很快出成果,而且所創造的成果有可能馬上被一萬人所應用,並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與那些比自己聰明、優秀和經驗豐富的人交往,我們或多或少會受到感染和鼓勵,增加生活閱曆。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生活狀況改進自己的生活狀況,成為他們智慧的伴侶。我們可以通過他們開闊視野,從他們的經曆中受益;不僅可以從他們的成功中學到經驗,而且可以從他們的教訓中得到啟發。在和格偉大、意誌堅強的人互相交往、接觸,會不知不覺地感到自己的力量突然增加幾倍,自己的智慧會突然提高幾倍,自己的各部分技能會突然敏銳幾分,仿佛自己以前所意想不到的潛能在生命中的力量都會為他釋放出來,也使自己能夠說出或做出在一個人獨處時所不能說出或不能做出的事情來。
演講家的演講詞可以喚起聽眾的同情,因而煥發出偉大的力量,如果他對著空無一人的場合或者個別人講話,那他是絕不能生出如此偉大的力量來,正像化學家絕不能使分別儲存在各個瓶中的藥品發生化學作用一樣,新的力量、新的影響、新的創造,隻有在相互接觸和聯係中才能產生。
不斷與他人交往,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重要的是還可以增添我們的活力,仿佛發現巨大的力量。
隻要我們願意花精力,凡是我們所接觸的每個人,都能告訴我們若幹的秘密,他們都足以輔助我們的前程、豐富我們的生命。沒有人能獨自一人就發現他自己,別人才是他的發現者。
我們大部分的成就,總會和他人的幫助分不開,他人常能在無形之中把希望、鼓勵與幫助投入到我們的生命之中,常在精神上激勵我們,常使我們的各種技能更加靈敏。
身體的成長離不開各種營養,同樣,心靈的滋潤也需要各種營養,而這種營養,我們的感覺是無法察覺、不能測量的。我們從朋友處吸取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吸取,並不取之於我們的視覺與聽覺神經。
一幅名畫中最偉大的東西不在於畫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而是在這一切背後所表現的畫家的人格,以及那黏著於他的生命、那傳襲給他的經驗的總和所構成的偉大力量。
大學教育的大部分價值,都是從師生、同學間的感情交流及人格的陶冶中得來的。相互之間通過心和心的摩擦、腦與腦的碰撞,激發起個人的誌向,提高個人的理想,啟迪新的希望,並展現新的光明給他人看,最終將每個人的各種技能琢磨成器。書本上的知識是有價的,而從心靈的溝通中所得來的知識則是無價的。
如果我們不能與別人密切交往、不能培養起自己豐富的同情心、不能對別人的事情發生興趣、不能輔助別人、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不能共享別人的快樂,那不管我們的學問多麼好、成就怎麼大,我們的生命將仍是冷酷的、孤獨的、不受歡迎的。
試著與那些比你優秀的人交往,這並不是說應當去和比自己更有錢的人交往,而是說應當和那些人格、品行、學問、能力都勝過自己的人交往,使自己能盡量吸收到種種對自我生命有用的東西,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理想,激勵自己更趨向於高尚,激發出自己對事業更大的熱情來。
心靈與心靈之間,有一種超然的感應力量。這種感應力量雖然無法測量,然而它的刺激力、它的破壞力及建設力是十分強大的。假如我們常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那我們一定會受到他們的影響,降低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錯過與比我們高明的人交往的機會,實在是一種很大的不幸,因為我們常能從這種人身上得到許多益處。隻有在這種交接中,我們生命中那些粗糙的部分才會被削平,才可以將我們雕琢成器。一個能夠與啟發我們生命中最美部分的人相交接的機會,其價值要遠大於發財獲利的機會。
自己走百步,不如伯樂扶你走一步
在一個公司裏,老板是核心,是不折不扣的“靈魂人物”。老板的眼界、能力和管理方法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一個人在選公司時,老板的做事風格和為人便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判斷依據,因為剛剛接觸社會的人,就如同一張幹淨的白紙,缺乏職場智慧,所以常會有懷才不遇的困惑,隻有好的老板才能讓你在公司裏得到良好的鍛煉和發展。
一個好的老板,一般來說是一個老師、一個教練、一個朋友、一個力量的源泉,可以將人生的經驗傾囊相授,教會我們做人做事,可以少碰不少釘子、少走許多彎路,讓我們享受成功的捷徑。所以想找一個好的老板,他具有的這些部分,就會奠定我們一生成功的平台,甚至能夠改變我們一生的命運。否則,將職業命運“所托非人”,我們付出和貢獻得再多都是白搭,甚至他毫無道理的打壓,會讓我們的內心產生一種失落感,甚至產生對工作的厭倦和對心靈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