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是選擇成長型的中小市值的公司。那些大藍籌並不具備翻番的前景,我們很難相信在已經取得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基礎上,中國石油和中國移動這樣的股票還能夠取得高於市場的增長。我們要牢固把握新興市場的主題,那就是成長。這樣老郭又剔除了30隻股票,隻剩下20隻市值在50億左右且明確具有成長性的股票。
第四步是考察公司治理。毛主席說過:?“革命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竹人的因素始終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馬克思主義者注重生產力也重視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一定要選擇那些大股東沒有濫用權力、沒有關聯交易、沒有占用資金的企業,而且公司具有對中小股民公平的治理結構。這樣的上市公司不會出現大小非拋售、再融資等等現象。這樣老郭就隻剩下了不到10隻股票。
第五步就是拿起電話打給“周部長竹。他主動詢問我對有關股票的意見,甚至暗示“我沒告訴老婆,就把房子賣了,打算投資這幾個股票”。此舉意在讓我在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謹慎地替他選擇幾個我認為是穩健的股票,然後他毫不猶豫地把這幾個股票剔除出去,全倉買入剩下的3至5隻股票。他說,人都有一個傾向,你向好朋友推薦股票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以“幫他保本一為第一前提,防止今後萬一下跌而導致朋友的損失並招致責難。這樣我的潛意識就會向他推薦那些我自認為看得清楚的、感覺安全的股票,因而會錯殺了真正的大牛股。?“別人看得清楚的股票,往往是不漲的,那些你事先看不明白的股票,恰恰是飄升的龍頭。”這是老郭選股的最後一條標準。他用這條標準來排除主觀主義的影響。想起他曾經打電話詢問我對有關個股的意見,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他選股的反向指標。現在看來,郭末弱並不笨。
我相信現在老郭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一定繼續在研究馬克思主義。閑來他也記得維護我們之間的友誼,因此我經常收到他從遠離交易所的地方郵寄來的土特產。我尤其喜歡產自杭州的“郭氏”牌手剝筍,一般剝去5片包裹的筍衣之後便能享用最終的美味。
(本文寫於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