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相親:從“敗犬”到“勝犬”的一躍(1 / 1)

Part 1相親:從“敗犬”到“勝犬”的一躍

她們有收入,有學曆,有事業,卻沒有愛情;她們強勢自我,堅強驕傲,對於男人常年不屑,就算孤獨到不能自已,痛到不能呼吸,也咬緊牙關絕口不提;她們隻知封存記憶,不停奔跑,直至成為30多歲還嫁不出去的“敗犬女”。

她們生活圈子都有限,自己認識異性的途徑屈指可數:同學、同事、邂逅而已,再加一個後起之秀——網戀。

做夢是美好的,夢醒是殘酷的,“敗犬女”們一覺醒來,終於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讀書時代男女朝夕相處,但期望中的梁祝之遇卻從未出現,反而是青蛙恐龍遍地爬。

工作後呢,同事更不消說,除了一幫子大叔大媽,偶爾遇到幾個適齡未婚的,在這麼個競爭的環境裏,也全部變成沒有性別的烏眼雞。

最後好不容易在街角與誰一撞,當然以為撞得電光石火,一部長篇都市言情劇開幕了……但一棍子打回現實後,發現撞人的那位,迅速逃逸,追他不上,徒呼奈何。

在萬般無奈之下,試試網戀,可惜和你談情說愛的,不是人,隻是一隻壞脾氣的狐狸——道行太淺,還沒來得及變成人樣。

終於有好心人點撥,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相親有好處千百般:相親雙方都很清楚自己來做什麼,首先保證了是有效交流。相親既然是由人介紹的,雖不見得百分百知根知底,但多少也知道一點,信用門檻已經被人為提高,當事人設防度數可以降低一點;介紹人也不會把條件極不般配的男女硬扯到一起,這樣交易平台相當,交易成功率提高。約會強暴的危險仍然有,但絕對降到最低,他不給你麵子,難道不給張姨王姐一個麵子?

別以為討論相親就像討論銀行最新推出的一款信用卡。但其實有什麼不同?婚姻,也無非是我們人生的一樁投資項目,而相親,絕對是低成本高效率,雖然很庸俗,但那沒有人生質地的浪漫,不過是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