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卡桑結萬睿斌孫晶)甘南藏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臨夏回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3 / 3)

(三)積極培育特色產業,促進工業經濟平穩發展。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爭取引進在全國有影響的清真食品加工企業來臨夏投資。加快磚雕產業園建設,力爭全年產量達到萬平方米,產值達到1.5億元。加快實施宏良公司年產60萬標張牛皮鞋麵革生產線改造等項目。加快洮河蓮麓、康樂吉利、廣河齊家坪等13座水電站建設進度,協調做好黃河炳靈一級、洮河白馬浪等水電站項目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當年新增裝機5萬千瓦。

加快發展壯大旅遊產業,力爭完成年接待遊客249.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4億元,分別增長32%和32.6%。加快整合臨夏市工業園區和臨夏縣雙城經濟開發區的步伐,啟動籌建臨夏經濟園區的規劃編製、申報審批、機構組建等工作,初步形成園區基本框架。力爭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0個以上,到位資金22億元。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加快垃圾處理、汙水處理等項目建設進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抓好重點工業汙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加快劉化集團年產30萬噸尿素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完成萬元GDP能耗下降2.29%的目標。

(四)加強商貿流通體係建設,帶動擴大消費需求。編製出台《臨夏州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圍繞“依托藏區大市場,融入蘭州都市圈”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依托康臨高速公路、蘭合鐵路等項目建設,以臨夏市為龍頭,各縣分工合作,規劃建設一批特色比較鮮明、分工比較明確的專業市場,改造提升現有集貿市場。加快臨夏縣黃泥灣綜合市場、尹集牛羊交易市場和廣河縣三甲集皮毛交易市場前期工作進度,爭取年內完成規劃設計,立項建設。加快臨夏市富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二期擴建、東鄉達板牛羊鮮肉配送中心等項目實施進度,州糧油批發市場投入營運。改造300戶以上“農家店”,使“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覆蓋到全州8縣(市)。繼續深入開展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推廣工作。積極調整出口結構,擴大臨夏回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出口規模,盡快扭轉外貿出口下滑局麵。

(五)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已實現“兩基”的6縣(市)通過教育部的複查驗收,東鄉、積石山兩縣通過“兩基”省級達標驗收。實施好二期“兩基”攻堅、災後重建、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項目。完成州職業技術學校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和47所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建設任務。以“兩後生”為重點,完成中職招生5000人的任務。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廣河縣醫院、永靖縣醫院、臨夏縣醫院、東鄉縣醫院、積石山縣醫院二期工程年內竣工投入使用,州中醫院住院部綜合樓完成主體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爭取開工建設州彩陶博物館。加快9所鄉鎮計生服務所建設進度。繼續加大實施轉移就業工程,實現2000名大中專畢業生轉移就業。加快廉租住房項目建設進度。爭取臨夏市、永靖縣進入全省棚戶區改造規劃。加大農村危舊房改造力度,提高補助標準,爭取全年改造2萬戶。積極穩妥地實施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進一步增加城鄉低保數量,擴大覆蓋麵。

(六)深化體製改革,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壟斷行業和公用事業改革。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規範土地市場,建設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積極推進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繼續搞好行政審批製度改革。繼續推進農村經濟體製改革,完善農村土地經營製度,推進集體林權改革。

健全社會保障製度,加強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推進文化體製改革,深化科技和教育體製改革。全麵啟動醫藥衛生體製改革,抓緊製定州縣(市)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實施意見,穩步落實各項醫改措施。

積極推進“鄉財縣管”和“村財鄉管”財政管理方式改革。

(七)做好“十二五”規劃編製工作,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結合“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圍繞州委、州政府總體發展思路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開展重點問題研究。做好全州“十二五”

規劃基本思路框架研究工作,初步形成“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草案。把項目的謀劃、論證和儲備作為“十二五”規劃工作的重點,儲備一批能夠增強後勁、改善民生、調整結構、提升效益的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全國、全省的規劃。

(高永平吳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