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新趙榮蕻)隴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平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一、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9年,麵對金融危機和幹旱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計劃目標,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抓民生、促和諧為主線,以“六個集中突破”為抓手,積極搶抓機遇,主動應對挑戰,突出項目建設,強化投資拉動,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5.66億元,增長10.8%。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完成9.52億元,同口徑增長1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678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00元,增長15%。節能減排成效明顯,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全年降幅為10%;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5%和0.6%。
(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投資增速再創新高。全市上下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擴內需、保增長、促發展的重中之重,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為促進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年共實施5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059項,投資總規模達到482.5億元,當年完成投資達到208.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重大項目70項,比上年增加34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94.6億元,增長49%。全市共爭取政府投資項目547項,總投資22.8億元。其中,爭取中央擴大內需項目338項,已有平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項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0.8億元。災後重建工作有序推進,3.1萬戶農村居民住房重建和維修全部建成,642個災後重建項目中有478項建成,完成投資11億元,占災後重建任務得74.6%。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平定高速、750千伏超高壓輸供電一期及馬安路、莊蓮路二級改造已建成,西長鳳高速、西平鐵路、天平鐵路、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加快實施,平天高速、天平鐵路向北延伸線、平涼機場等重大前期項目工作有序推進。實施了平涼城區集中供熱、4個生活垃圾處理、2個汙水處理、3個供水管網改造和重點小城鎮道路及供排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建設廉租住房5876套28.65萬平方米。實施通鄉油路9條215.5公裏,通村油路、水泥路73條272.1公裏。
(三)狠抓煤電化產業集中突破,工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以煤電和煤化工開發為突破,以構建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為方向,注重發揮資源優勢,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大力推進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著力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爭取國家工業技改項目10項,總投資3.7億元。平涼電廠二期建設已被國家核準,海螺水泥、新安煤礦、陳家溝煤礦洗煤廠等項目基本建成,即將投入運營;崇信電廠、煤製甲醇、大柳煤礦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原煤總產量達到2019萬噸,發電量達到65億千瓦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1.1億元,增長10.2%。
(四)“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成效顯著。全麵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果菜、草畜等支柱產業,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發展。預計全市農業增加值完成43億元,增長8%;糧食總產量達到89.1萬噸;果品總產量達到71.2萬噸,優果率達到61%;蔬菜產量達到86萬噸;牛飼養量、出欄量分別達到100.3萬頭和33.4萬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得到加強,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重點實施了7座淤地壩、5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恢複修複等,實施人飲工程26處,解決了1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四期”防護林、重點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等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17.3萬畝,新修改造梯田14萬畝,新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麵積220平方公裏。實施農村戶用沼氣4.46萬戶、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處、標準化生豬養殖場7個、鄉鎮獸醫站61個。以工代賑新改建鄉村道路40條200公裏,解決了近6萬貧困地區群眾行路難問題;建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處,新增有效灌溉麵積1100畝;新修河堤9.6公裏,治理水土流失301公頃。積極爭取易地扶貧搬遷資金投入,對14384人實施了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