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東陳劍峰)武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定西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2 / 3)

社會事業全麵發展。抓住國家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機遇,爭取科技、教育、衛生等資金9.72億元,實施科技重點項目18個,建設初中校舍改造等教育項目300個,實施縣醫院等衛生項目298個。

人口自增率6.5‰。

民生得到不斷改善。從住房、出行、就業、看病等群眾切身利益出發,財政用於民生方麵的支出21億元,增長44.83%。

二、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按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新要求,確保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按照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新要求,確保實現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5.5%、13.5%和12.5%,二產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按照搶抓擴大內需政策機遇的新要求,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5%,進出口總額增長8%;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6.8%和13.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製在104以內;按照轉變發展方式的新要求,確保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降低2%。

為實現上述目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有:

(一)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一是加快設施農業建設步伐。實施好投資4000萬元的設施農業建設項目,新建日光溫室1000座。二是加大旱作高效農業推廣。爭取並實施投資3.9億元的農業綜合開發等4個旱作農業、灌區節水改造等60個重點水利項目。三是大力發展畜草產業。爭取並實施投資3.7億元的68個畜草建設項目。

擴充工業經濟總量。一是以“工業十大行動計劃”為重點,加快33個續建項目進度,爭取29個前期項目開工建設,推動21個竣工項目達產達標。二是以電解鋁等有色金屬為重點,實施好投資10.43億元的4個重點項目。三是以水電、岩鹽等為重點,爭取並實施投資9.5億元的19個建設項目。四是以裝備製造業為重點,爭取並實施投資2.2億元的7個建設項目,擴充工業總量。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一是積極發展節能產品和新興產業。推進隴西金太陽示範、通渭風力發電等前期工作,加快建設以低碳為特征的工業體係。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搞好臨洮等4縣區節水型社會試點和漳縣、岷縣牧區節水試點。三是嚴格執行節能減排責任製。積極爭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補助資金,加強高耗能企業和重點領域節能工作,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

節能減排目標。

(二)堅持以項目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較快發展。突出資金爭取。一是爭取國家投資。搶抓國家出台支持西部地區、支持甘肅加快發展意見的機遇,爭取政策性資金30億元以上。二是爭取信貸資金。抓住蘭州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的機遇,力爭商業銀行貸款增長10%以上。特別要抓住全省繼續發行65億元地方國債的機遇,做好資金配套。三是搭建融資平台。繼續加強與開發行、農發行的合作,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能力建設。四是定西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激活民間資本。鼓勵有實力企業家創辦小額信貸公司,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

加強前期謀劃。一是明確方向。要突出重大項目的聚集效應和對相關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謀劃一批重大項目。二是突出重點。

要結合國家投資方向和重點的變化,結合國家《西部大開發後十年規劃》的編製和實施,結合全省區域發展新戰略的實施,結合全市“十二五”規劃編製,謀劃一批重大項目。三是加大力度。力爭籌措前期經費3000萬元以上、儲備項目1600個。

加快建設進度。一是提高續建項目竣工率。圍繞73個農林水牧、137個工業交通、50個城鎮建設、75個社會事業等續建項目,全力加快建設進度,按期完成建設任務。二是增加新建項目開工數。圍繞188個農林水牧、66個工業交通、88個城鎮建設、497個社會事業等新開工項目,加快前期工作,確保按期開工。三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進四批291個擴大內需項目的建設進度。以272個在建、18個沒有開工的災後重建項目為重點,確保月底前全麵完成建設任務。

注重項目管理。一是加大問題項目整改追究力度。重點加大中央檢查組以及國家、省、市稽察檢查中提出問題項目的整改落實力度。二是加強重點環節監管。以問題多發的招投標、資金使用、程序管理等環節為重點,對問題較多項目,實行暫停審批後續項目、停撥項目資金或撤銷項目收回資金的規定。三是嚴格落實規章製度。建立項目建設廉政合同製度、項目調整先審計後調整等製度,並不斷改進項目檢查方法,確保投資效益最大化。

(三)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積極實施良種工程。利用好省財政8500萬元扶持資金,加大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和推廣,大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逐步形成能夠滿足產業發展需要的良種供給能力。